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8-10-16 10:44付香娟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阅读教学语文

付香娟

摘 要:拓展阅读对于语言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盲目的课外阅读不仅会为学生怎加负担,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厌学。本文主要从从拓展阅读的意义、内容、开展形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拓展延伸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语文;拓展阅读;阅读教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喜欢阅读,会让人变得有气质、魅力、智慧。语文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外拓展阅读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课堂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研究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十分必要。

一、拓展阅读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拓展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阅读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人文潜移默化地薰陶了学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展阅读活动对一年级新生成效最显著;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读写水平;开展课外阅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在小学阶段课文阅读量仅300篇左右,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许多名人、专家都曾经断言: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素质差的根源是缺乏课外阅读。实验显示,拓展阅读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文化积淀,拓宽视野,培育创造力,形成语文综合素养能有很大的潜力。

二、目前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阅读的度不易把握

作为语文教学的研究主体,应注重文本作为研究的基础作用,研究的方向不应脱离文本。一般认为,深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探究作品的背景、主题的意义和情感态度,从而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的价值。“广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选择风格相似性、内容相关性和相同的表现技巧,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阅读过多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倦怠;另一方面,阅读不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拓展结合不紧密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利时机,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在课堂上阅读时,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拓展阅读和教材联系不紧密,文章题材差异过大等问题。

(三)学生阅读空间不足

学生闲暇时间的存在是拓展阅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保证一定的空闲时间是讨论学生拓展阅读的前提,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这都是空谈。然而,目前小学生和中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非常有限。直接原因是校外生活的总时间是固定的,学校和家长安排的任务太多,不知不觉地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供学生自由支配。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特别是家长的补习要求,使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课余生活时间越来越少。

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拓展阅读

(一)掌握拓展要求

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语文阅读扩展的特点和教学原则。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阅读发展中的应用,加强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我们应该在课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专题阅读和综合阅读。二是掌握扩展阅读的要求。虽然课文是阅读的基本学习资源,但新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阅读量作了规定。为了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必要将文本阅读与扩展阅读相结合,以拓展阅读内容。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学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他们不仅要独立阅读,还要进行合作交流。他们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而且要积极参与“不带文字的书”的各种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随着网络和各种阅读媒体的普及,我们应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中的作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三是把握延伸阅读教学的原则。在阅读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文本为基础、以开放性为原则进行扩展阅读。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将延伸性阅读转变为自觉行为。

(二)立足教材文本

应该根据语文教材内容精心挑选,作品质量好、符合主流价值观、内容积极向上的课外拓展阅读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课文知识之外,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因此,为了丰富阅读内容,我们应该立足于教科书文本,以教科书文本为阅读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要提高阅读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文本的难点进行了阐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比较浅,综合知识不厚,在课文阅读学习中往往存在一些难题。除了教师对问题的详细解释外,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深入广泛地阅读这一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解决问题。二是在能力发展方面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扩大阅读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鲸鱼的同时,学生们对鲸鱼和海洋动物感兴趣,老师可以以鲸鱼的种类、特性和人类为保护鲸鱼而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为拓展阅读的素材。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和能力。第三,扩大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只有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了解学生的起源。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阅读想象

我们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告诉学生,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很多时候你可以因为一幅图片而想到其他的东西,而阅读也是如此。当你读一首美丽的诗时,你能带领学生回忆他们所知道的诗和他们所表达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意义。这不仅使思维产生了扩散,而且提高了阅读效果。

(四)运用多种活动提高阅读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多读、好读”的习惯,教师应在课堂上定期地进行阅读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有意识地阅读。第一,定期阅读和学习交流活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以书本为合作伙伴,使图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如果学生仅靠自己阅读,而不是与老师、学生、家长交流阅读经验和经验,就不能分享阅读的收获,使学生的语言发展成果大大降低。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教师应采用各种形式的学生喜爱的阅读和交流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学生在拓展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并检验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组织课堂阅读和交流活动时,要以教师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阅读成绩和经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第二,比赛的阅读效果。为了显示学生的阅读成绩和语言能力,教师应组织更多的閱读成绩竞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扩大阅读。例如,书籍竞赛、阅读演讲竞赛、讲故事比赛、手写体报纸竞赛、阅读体验写作竞赛等。通过各种阅读竞赛,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合作学习,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儿童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小学阅读教学的难度也高于教师的预设。因此,近年来,阅读教学的扩展成为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笔者提出了一些常见问题和提高拓展阅读质量的方法。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还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进行有针对的拓展阅读训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冯明臣.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研究[J].读天下,2016(20).

[2]蒋曙丹.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6(12).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