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探索

2018-10-16 10:44唐振娟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语文教学融合

【摘 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从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中应用的特点、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面临的问题与困惑等三个层面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融合 应用 《壶口瀑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100-0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今天的学生大多是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00 后”,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是他们从小开始的生活方式,他们擅长快速获取和加工信息,偏好运用图片(而非文字)进行沟通,在网络上学习时发挥得更好,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跨越数字鸿沟,在数字时代做到“入乡随俗”,适应“数字原住民”的所思所想,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中应用的特点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更要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辉煌的人类文化,尤其要了解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知识和科技动态;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需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优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加大语文课堂知识的容量、满足教学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语文教学中用到的网络视频、电影、电视、图像、音频、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等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提高注意力、感觉和知觉能力,符合“00 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语文教学情境生动、真实,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网络视频、电影、电视、图像、音频、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等这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在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重难点的突破缺少一座桥梁—— 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理解、联想、转化、迁移的过程中,需要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其建立文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等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于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领会课文的主旨。

下面以《壶口瀑布》中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从手段、优势、效果等方面谈谈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其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西部落后地区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片断 1:

通过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优化了呈现知识的方式。地图简单明了,可以迅速地传达信息,将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简明、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个知识点。文本图形化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全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在一些班级上课时不展示地图,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壶口瀑布位于哪两个省?”结果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其实课文第一句话就交代了壶口瀑布所在的地理位置:“壶口在晋陕两省边境上”。学生答不出的原因有二:一是不懂“晋、陕”是哪两个省的简称;二是作为“00 后”的学生,偏好在文本中呈现的图表。

(二)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片断 2:

文中写远观瀑布,用“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浪沫横溢……”“隐隐如雷”“震耳欲聋”“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等语句分别从视觉、听觉、感觉三个角度描写雨季的壶口瀑布。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 余米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 50 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壺沸腾。最后从 20 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 30 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形成壶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种种奇观,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又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这些文字非常传神地描写了黄河上游的水以及倾泻而下的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威力,写出了瀑布的磅礴、雄壮气势,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到过黄河,没有见过壶口瀑布,对壶口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威力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仅仅凭借文字,学生难以想象出瀑布的形态,从而无法充分感受到瀑布的雄壮气势。通过壶口瀑布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了瀑布生动的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减少了学习中的困难。视频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瀑布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这个时候,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中描写瀑布的语段,课文中的语段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看到视频时脱口而出的对瀑布的形容和描写,课文与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得到了统一。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文章的主旨,感受到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作者对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的高度赞美,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以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片断 3: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壶口瀑布》一文中,有很多描写瀑布的优美句子,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气势美,感受瀑布的气势,领会作者的情感。《壶口瀑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用录音、投影等手段把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录下来,让他们感受自己的声音,感受朗读的美,拓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班与班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这样加强了班与班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用视频呈现壶口瀑布,学生此时就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特点,再结合课文对壶口瀑布的文字描述,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貌似在游戏之余充分地把握了壶口瀑布的特点。

(四)信息技术应用贯穿于课内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片断 4:

这样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要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教学,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很难让学生读懂的。所以需要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前,通过微信群将学习任务单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任务单的内容包括:给课文的生字词注音并解释,初步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初步感受优美的句子段落,感知本文的特点等。课后,布置作业并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发送微课强调重要知识点的学习等,让学生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温故知新。这些信息手段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困惑等,在圓满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升学生课外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三、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语文课堂的容量变大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例如,信息手段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前主要起到让课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避免课堂过于单调沉闷,从而吸引学生的作用。中职学校学风不够浓厚,学生对语数英这些公共基础课重视不够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很多提升学生能力的任务就难以实施到位,因为教师给学生增加学习任务和难度,学生就知难而退。又如,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大部分仅仅具备信息化教学的初级水平,接下来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再如,课堂教学中用视频再现课文描述的事物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时,应该先看视频再研读课文,还是先研读课文再看视频?不同的顺序对于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影响如何?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效突破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信息技术需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等。

语文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才刚刚起步,从这个方面来说,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宋述强.面向数字原住民的教学变革[J/OL].http://edu.qq.com/a/20150119/053584.htm,2015-01-19/2018-7-1

[2]闫小丽.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4(5)

【作者简介】唐振娟,女,讲师,任职于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语文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壶口瀑布的美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我想去壶口瀑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