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

2018-10-17 01:31任志远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思政课因材施教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关键一环。“思政课”教师只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也只有变因循守旧为改革创新、变被动盲从为主动布局、变静态僵化为动态更新、变灌输理念为激发活力、变固化单一为量化多元,才能有效创新的建设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思政课” 教学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SJD710064)。

作者简介:任志远,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093

2018年4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导思想”一节中提到:“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个“更加”凸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既预示着“思政课”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来临,也将推动着“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改革,以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要增强获得感,不妨借鉴古人,激活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

“获得感”指的是主体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这种利益不仅包含物质利益,也包含精神利益,与个人的切实需求密切相关。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课程学习中取得获得感,要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就有很深的造诣,最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蕴含着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差异,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依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发展。高校“思政课”老师既要授课百人左右的教学规模,又要应对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实施因材施教是个不小的难题。以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为例,探索因材施教的创新实践。

二、贯彻因材施教,创新课堂教学

(一)变因循守旧为改革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孔子那个小国寡民的境况。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因此,“因材施教”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理念,应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特征。

对于“思政课”来说,因材施教中“因材”包括因才(学生)、因材(教材)、因标(大纲)、因需(需求)四个方面。即“材”不再单指学生个人资质,还包括学生群体特征,包含不断更新的教材大纲、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波涛汹涌的社会思潮、加速融入的国际趋势等等。“施教”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而是用正确的思想引领、创新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只有在思想上打破旧有的狭隘观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无限地接近思想政治教育初衷。

(二)变被动盲从为主动布局

创新课堂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布局主线是从注册入学学生现状出发,通过课前交流会、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邀请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以寻找新的突破点;立足现实,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配套量化升级版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积分奖励制”,两者协同、共同推进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通过学情分析,较为全面地认识高职学生“社会认知基本正确,有较强的爱国意识;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接受能力较强;政治理论缺乏,认知略有偏激;功利化趋势明显;自主学习能力偏弱”等五大特征。另一方面,“基础”课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据此,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学校道德教育特色,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职业,创新实践教学设计,强化单元教学体系,规划出一条可行的设计思路。

(三)變静态僵化为动态更新

要强化单元教学体系,使之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必须注意教学素材的实效性。它是时效性与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基础”课单元教学体系分为以下两大主体:

1.道德部分,以时下大学生关注的道德热点事件,引导冷静理性处理道德问题,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拉近教师与辅导员协作的距离;以挖掘学生模范为立足点,提升素材选取的契合度,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等等。

2.法律部分,以时下大学生关注的法律热点,解析学法守法用法内容;以“宪法常识微竞赛助学活动”系列试题,优化宪法学习内容;以刑法最新修正案、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更新法律学习内容;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来充实法治建设内容等等。

众多实践证明:在学习教学素材时,学生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剛刚发生报导的、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事,表现出甚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符合猎奇跟风的心态。故在讲解“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之前,首先通过与学生网络交流,了解到学生这方面的关注点、兴趣点;接着将之整合为知识点,剪辑梳理相关的音视频等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激起学生就“中国革命道德”展开讨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它诸如“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热门娱乐综艺节目、“辱母案”等素材,亦是如此。

(四)变灌输理念为激发活力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体验他人所处环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高职学生刚经历过高考,整体学习意愿不强,自觉转变难度较大,需要适度有效的外部刺激,才能激发出学习动能。因此,教师需学会共情,注重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结合,完善理论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演示等方法;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完善演讲、分组汇报、模拟法庭、微调查等方式,开展国家公祭、法律讲堂等活动,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糅合。

为最大限度兼顾每一个学生特性,我们在鼓励合作竞争的同时,增加创意图秀、微视频、情景剧、微竞赛等教学新形式;允许学生或单枪匹马、或团队合作,结合专业自选创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潜能。学生在做中学,不断推成出新,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出现了由手写向活动、由平面向立体的可喜转变。据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和绝大多数学生评语显示: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人性化设计,很容易激发学习热情。

(五)变固化单一为量化多元

创新的教学体系必须与创新的考核机制相配套,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通过“积分奖励制”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实施,一方面赋予了辅导员20%的考核权重,对学生课外言行品质进行考核,实现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力对接;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平时考核的权重,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多样化的积分奖励方式,采用可操作、完全量化的积分计算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考核中来。

如此一来,既做到了实事求是,主动拉近与辅导员的距离,又可以对所有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学生给以积分鼓励,继而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榜样示范,力争课程考核更为客观公正。从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学生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考核方案持肯定的态度,也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到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的惊喜。(考核方案及部分反馈见表1、图1)

此外,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加强与学生网络沟通,与学生社团、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相结合等等,皆有利于激活因材施教,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无论是听课、竞赛还是学生评教、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都因增强了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深受学生好评。《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全样本统计结果也给予了佐证。(见图2、图3)

总之,推动因材施教,既要注重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热情,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还得兼顾到量化可行的多元课程考核模式,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2]林学聪.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张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2016,17(4).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思政课因材施教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