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诗意 汾阳自流淌

2018-10-17 02:40尤蕾
小康 2018年28期
关键词:汾阳汾酒樟柯

尤蕾

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心灵,行至街巷间,脚步自然会慢下来,享受古城里流淌出来的诗意与惬意,而这正是汾阳推进产业融合,做好“旅游+”大文章想要达到的效果。

“我在吕梁生活了23年,当我离开故乡,在北京、纽约、巴黎生活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真正获得了故乡。我开始理解了故乡之美:那里的山,冬天苍茫屹立,如传统国画般重墨披挂,空灵淡远。那里的水,在晋陕峡谷中奔流不息,带来千古遐思……”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对故乡深情表白。

贾樟柯的朋友则对此评价说,“山西汾阳之于贾樟柯,如同奥克斯福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疼痛着,温存着,走到世界尽头,也要反复回望。”

《山河故人》,是贾樟柯至爱的电影,他将对故乡的“回望”放进其中,文峰塔反复出现在影片中,汾阳人都清楚,这塔是汾阳的地标性建筑,曾经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同样,异国他乡的餐桌上,何以解忧,唯有汾酒,这是家乡的味道;汾阳方言亦贯穿始终,或许只有听到方言,才能知道根在哪里。

汾阳,这样一座位于山西省腹地吕梁山东麓的古城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曾经,汾阳是“秦晋旱码头”,从古到今它更以酒闻名遐迩。贾樟柯不遗余力地告白着自己的家乡,如果摘掉乡情的“滤镜”,汾阳能成为大家心中的“那座城”吗?

穿越时空的乡村蝶变

清晨的三晋大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身在汾阳贾家庄的小巷里,有一刹那,会觉得时空发生了位移,飞檐斗拱、青砖黛瓦、石盘磨碾,仿佛穿越回了明清,然而,供销社的招牌又将时间迁移至上世纪意气风发的火红年代。

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里的时代元素混杂在一起,往往会将人唤醒带回现实,这里曾经是贾家庄的支柱产业——水泥厂,在2014年时,村领导班子面对产能过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时毅然“壮士断腕”,将其改造成工业园区,如今,磨煤车间成了“18.18恒记”展览馆,水泥成品库房变身“万年青茶馆”,原料厂业改造成了“儿童体能拓展乐园”。贾樟柯的电影艺术中心和种子影院也在这里筹划建设。

其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仅仅揭开了贾家庄旅游休闲产业大幕的一角。近年来,贾家庄的贾街成为了微信朋友圈里的“网红”。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具有深厚的王府文化。2015年,贾家庄开发了三晋民俗体验地贾街,东西四条街为明清商业街;北面是传统作坊街,拥有八大坊,建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供销社;南边是文化创意街,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家厨”正在此处;中间为风情小吃街。

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心灵,行至街巷间,脚步自然会慢下来,享受古城里流淌出来的诗意与惬意。而这正是汾阳推进产业融合,做好“旅游+”大文章想要达到的效果。近年来,汾阳在发展“旅游+农业”方面,形成了以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建设一批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真、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相继建立起来,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汾阳打造了连接杏花—贾家庄—文湖的人工河流,增加了乡村、生态、休闲体验环节。2014年贾家庄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授予“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以及“中国最美村镇”。

数据显示,2017年,汾阳旅游人数达到653.35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49.28亿元。

汾阳自带的休闲气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肯定。2018年8月至9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8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之“寻找诗意休闲百城”调查。汾阳入选“中国诗意休闲百城榜”,在入选的全国100个小城中排名第70位,在“华北地区十佳诗意休闲小城榜”上位列第八。

诗情与酒意相遇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我们发展全域旅游,其核心的竞争力也是做好‘文化文章。”今年4月25日,汾阳市副市长冀小明在《关于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如是说。

汾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拥有古生物化石遗址和新石器遗址。唐朝时,与沈佺期并称“沈宋”的诗人宋之问正出自汾阳,他的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流传千年,他与父亲宋令文、兄弟宋之悌都考取了进士,在诗书画上造诣颇高。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其祖籍亦是汾阳,曾获封汾阳王。此外,汾陽还拥有明代南薰楼、文峰塔、金代太符观、圣母庙等诸多人文古迹。

汾阳还有令人感到熟悉亲切的诗意,几乎每个中国人在儿时都学过一首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中,有诗情也有酒意。恰好,两者在汾阳相遇,构成了人们心中诗意休闲小城的诸多特质。比如环境优美,汾阳东部以杏树居多,粉红妖娆中和着黄土地的粗旷单调;比如丰富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三十里桃花洞、泉瀑奔流、白虎岭林场,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颇具吸引力;比如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具有西方建设风格的建筑,以及正在推进的“坐落在东方的西方古建筑群”旅游项目,等等,都别具特色;还有,休闲文化气息浓厚必不可少,这就不得不提到汾阳作为中国著名酒都的名号。

汾酒、竹叶青产地就在汾阳,唐诗中提及的杏花村也在汾阳。汾阳的酿酒历史悠久,据说,“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的汾酒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它就出自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杏花村。《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信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汾酒酿造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围绕酒文化,汾阳以杏花村为中心,打造汾酒文化景区。汾酒文化景区就坐落在汾酒厂区内,2011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边是酿酒工业,一边是旅游休闲。1993年开馆的汾酒博物馆不仅讲述了汾酒千年发展变迁的历程,还将汾酒与晋商文化、黄河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娓娓道来。诗与酒从来不分家,近代文人墨客黄胄、范增等赞美汾酒的书画作品也陈列在博物馆内。显然,旅游与新型工业的融合将汾阳旅游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9月19日,汾阳举办了第二届“中国 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来自全世界600余家酒类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酒文化专家汇聚于此。

诗与酒、街巷与阡陌、香茗与竹椅、黄土与青烟……它们无数次地将汾阳托举之后,又成就了这座小城的什么呢?

猜你喜欢
汾阳汾酒樟柯
书画名家与汾酒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汾酒老作坊
汾酒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明末清初汾阳朱之俊诸园考
一瓶汾酒是山河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贾樟柯:走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