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回归体育价值
——谈谈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行与思

2018-10-18 01:58卿虎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成都641400
新生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技能目标运动

卿虎 四川省简阳中学 四川成都 641400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意义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核心素养是作为个体生命学习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元素,是最基础的、最有生长性的关键素质。它为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基,为人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体育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1个中心-3个维度-5个体系-9个元素”。这九个元素也正是体育的价值本质体现。

体育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

体育教学既教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也教学生如何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以及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情感和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价值观;既促进学生身体强健,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因此,运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同等重要。

二、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1.体育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生的学科思想体现出来。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目前仍然有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贯以“80%同学能够……”的格式,这虽然体现教学目标可评价的基本要求,表达了大部分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练之后能够达到教师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却边缘化了20%的学生,显然未能将课程标准理念真正落实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因此,我在快速跑教学设计中有一个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100%的学生能主动参与练习,体验运动的乐趣。对于快速跑技术,学生不存在“会”与“不会”的本质区别,利用敏捷梯和“快速逃生”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快速跑的练习,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快速通过敏捷梯,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比较、判断以及合作、互动的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快速跑的运动技能。借助快速跑技术教学平台,渗透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与互帮互助能力。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实目标→交流比赛→体验成功为主线,从两个方面来设计,一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内部沟通,融洽团队关系,强化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精神激励;二是增强竞争力,树立相互配合、支持的团队意识,激发进取精神,促进团队在危机处理、变化应对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本课的拓展活动按照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这样一个学习链而展开。它强调教师的引领,小组的讨论,相互的信任和帮助,依靠团队的协作,使每一个人都能完成任务,人人都能得到感悟和提高,把获得感知体会,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2.为了使每个学生在一节体育课后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初始技能水平、学习兴趣及相关的背景因素。其次应该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剖析所教内容在本学年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质”不变的前提下,将教材转化为形式各异、难度不同的练习内容。

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将练习内容分为跨橡皮筋、跨低杆、逐渐升高横杆三个环节。本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练习高度,教师负责指导和引导,当发现学生能够完成当前目标时,鼓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在这种类似于“闯关”游戏的练习中,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不断地“闯关”中提升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初中体育课,应该充分彰显学生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

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想让有效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必须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和同课异策策略。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又称分组教学。然而分层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一是分层的层数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单独成为一层,那样会失去分层教学的意义,这样一来,层内学生的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二是层与层之间缺少互动,当学生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习失去积极性;三是采取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客观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容易让底层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而同样以因材施教原则为理论根据的同课异策策略出现了。所谓“同课异策”是就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课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构建相应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与分层教学不同的是,“同课异策”教师不将学生直接分群体,让学生选择可发展的练习小组,突出学生的主动性,更加强调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学习的高效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技术技能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参与,选择性学习评价、激励与调控,促进每个学生更有效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和同课异策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目的。

3.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经历,根据学生体验练习产生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纠错等探究学练,从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通过体验尝试与讨论发现中产生问题,在体验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体验环节旨在新授课的开始部分让学生进行体验产生兴趣及引发的问题,根据生成的问题进行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现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究,指导学生运用练习方法,进行合作练习、相互评价等,变灌输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它改变了当下的教学方式与顺序,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以学生身心特点为本,是以学生体验产生的问题为教学资源,真正将体育学科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喜欢体育,也喜欢体育课。最终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而改变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真正让体育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创设多种直观教学形式,营建故事、游戏、问题等情景,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去感悟、尝试、体验,联想、创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快速跑的学练中引入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快速逃生”情景教学,强化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结合已经熟知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特点,尝试改进跑的技术动作的方法,有针对性地从教师提供和引申的学练菜单中选取改进步频的练习方法,主动进行有效练习,完成提高快速奔跑能力的目标。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本质,如果教不好、教不会运动技术、技能,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就变成了一种本能的身体活动,失去了课程应有的地位。因此,运动技术技能不但要教,还要教会、教好、教乐。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也是体育教学必须要承担的任务。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价值,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好运动技能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本身并不矛盾,两者在目标上相互促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让学生通过掌握运动技能来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练习是体验运动乐趣的前提,而让学生体验到运动中的无穷魅力,激励他们锻炼又是我们教授运动技能的基本条件和目标。

让我们的每一节体育课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载体。我们体育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享受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技能目标运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