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

2018-10-18 08:23
今日农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种地红薯社会化

“自从土地流转给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与村里其他6.67多公顷流转土地一同纳入高村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后,咱不仅是‘坐地收租’的农民,还是拿着工资的‘市民’,收入翻番增长,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围着几亩地打转转。”谈起现在的生活,文登区高村镇北产村村民徐虎满脸的幸福。

徐虎所说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既能为农户提供农资、耕地、播种、管理、收获、销售等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还可以指导村级集体将零散、闲置、撂荒的地块集中起来,由中心提供农业生产托底服务或流转招商。

去年4月份,威海市农业局在文登、荣成、乳山、经区选取4个试点镇,整合镇经管、农技、种子、化肥、农药等涉农服务资源,建设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农户分散承包、公司集中经营”模式,使这片土地“动”了起来,迸发出新的活力。

农民富起来

2017年,徐虎把家里的0.8公顷地以每0.06公顷400元的费用流转出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他在村里的一个烘干厂上班,一天工资是130元,这样一年干下来,能挣4万多元。“今年,我买了新的电视、冰箱,还买了一辆汽车,现在的生活是之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和徐虎一样快速致富的还有北产村的其他村民。村党支部书记丛培生说:“村里人种地都是靠天吃饭,一直困在土地上的话,农民很难有奔头!通过土地流转,大家尝到了甜头,更圆了老百姓的致富梦,现在村里的私家轿车多了,进城买楼的也多了。”

土地“活”起来

眼下,正是给红薯作物喷施叶面肥的关键期。与往年不同,经区涧北村的种田“老把势”王力军不再肩挑背扛着喷雾器喷药,而是站在地头上,看着村里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用电动喷雾器喷肥,不到20分钟,一亩地的红薯喷肥就完成了。

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王力军连声赞叹:“光凭老经验种地不行了,交给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半托管后,我们不但不用种地,还能保证收成,这块红薯地以后再也不撂荒了。”

王力军的红薯地,在涧北村的最东头,不仅地势高,而且路不好走,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成,渐渐地,最近两年就撂荒了。

2017年市农业局对农村土地耕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半工半种劳动力占40%,60岁以上人口占到35%,土地撂荒面积达到10%。

与王力军一样,现在涧北村的老年人占七成左右,村里40%的土地撂荒。“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守家的妇女、老人干农活吃力!”谈起村里撂荒地的原因,王力军这样总结。

2017年,涧北村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农民从耕种、管理、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可以交由该服务中心托管。所有种植、生产环节,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或将得到解决,这一模式成功激活了农村土地内在活力。

产业兴起来

眼下,在文登区虎山村西北方向的73.3公顷土地上,五六个工人正忙着平整土地,这片多年种植小麦、玉米的土地上,今年10月份将开始种植丹参,这一改变,将使一亩地的收益比种粮高3倍。

威海市高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玉海介绍,目前公司流转了533多公顷土地,土地大量流转的直接结果就是 “活跃”了农村这片土地,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相继出现。除了丹参种植基地外,他们正在谋划着建设一个西洋参种植基地,而现在已有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以及火龙果、番石榴等特色水果基地。

土地流转集中后,高村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农”字上项目,建立涉农企业拉动反哺农业。引导各生产要素集中发力,延长产业链条,多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靠着这些从田间成长起来的“产业大树”,真正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了业兴民富。

截至目前,全市建设了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2018年开展土地托管8 000公顷,完成土地整理2 666公顷,引导土地流转2 666公顷,开展技术培训1万人次,统一销售农资3000多万元,开展质量检测6 000多起,完成统防统治4 666公顷,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 666多公顷,统一组织劳务交易1万多人次,统一销售农产品5 000多万元。

猜你喜欢
种地红薯社会化
种地钓鱼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