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2018-10-19 01:15
安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属地钻井隐患

钟 凯 杨 林 张 林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2013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国家安监总局在工矿商贸企业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且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晋级作为企业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2014年8月31日修正发布的新《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公司钻井作业现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员工在现场设备设施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违章行为高发,现场暴露出的隐患特别多。为提高员工在生产岗位上查患纠违的主动性,控制事故事件的发生,提高钻井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整体水平,川东钻探公司在钻井施工现场推行属地管理。

1 属地管理的概念

属地管理,即对属地内的工作、人、物、环境、风险按HSE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对设备设施、工具器材进行使用、维护、保养;对隐患进行排查、控制、整改和报告;对作业工序、作业环境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控制;对“三违”行为进行纠正。

2 钻井施工现场属地管理推进难点

经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钻井施工现场推进属地管理的初期阶段存在属地区域不清、属地责任不清、属地管理标准不统一、考核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2.1 属地区域有别于岗位巡检范围

属地管理与钻井现场长期以来实行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有所区别。属地管理要求区域、设备落实到人。岗位责任制中各岗位职责所规定的巡检范围存在相互交叉,同一设备往往规定有多人对该设备的不同项点进行检查[1]。

2.2 属地管理责任有别于岗位责任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所规定的岗位责任是完成生产任务,在岗位所履行的责任。而属地管理不仅要求完成好岗位责任,还要对区域范围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管理。

2.3 属地管理标准不统一

没有统一的现场标准化安装标准,各钻井施工现场整体布局不一致,各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缺少统一规范,员工进行属地管理缺少目标。

2.4 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前期调研发现,属地管理在推行了一段时间后,钻井现场依然长期普遍存在大量隐患和问题,部分员工视而不见。究其原因,虽然确定了属地区域、属地责任、属地管理标准,但是缺少了完善的考核机制,属地管理依然无法见到成效。

3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推进

3.1 细化属地区域

为解决钻井现场属地区域没有明显界限,现场作业人员对自己应负责的区域不清楚,钻井现场划分为“三级17个属地”,钻井队应结合队伍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现场属地区域,实现属地全覆盖。

3.1.1 属地划分原则

(1)按照工作属地,钻井队将施工作业现场和营区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每个属地都有人负责管理。

(2)按照设备设施,钻井队将本队的设备设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和办公设施、生活设施)等在每一个时刻都有人负责管理。

(3)按照职能权限,钻井队将本队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进行细化,分配到各岗位[2]。

3.1.2 属地划分标准

钻井施工现场可划分为“三级17个属地”。一级属地是指钻井队队长、指导员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对象,见表1;二级属地是指设备副队长、技术副队长、技术员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对象,见表1;三级属地是指各专业大班和生产班人员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对象,见表2。

表1 一、二级属地划分

表2 三级属地划分

3.2 明确属地责任

长期以来,属地管理制度没有明文规定,管理仅停留在口头表述,没有具体规定做法,员工不清楚自己在属地内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为解决这个管理漏洞,必须明确钻井施工现场各属地责任人管理职责和要求,杜绝属地管理责任盲区[3]。

3.2.1 属地责任人职责

(1)安全提示。属地责任人应负责对进入属地的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告知其主要安全生产风险、应急措施和相关安全要求。

(2)安全检查。属地责任人应负责对属地内的设备设施、环境进行巡回检查,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和隐患排查。属地内设备设施、工具器材摆放规范,场地整洁,符合健康安全环保要求。

(3)查纠违章。属地责任人应对属地内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4)应急处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

3.2.2 相关要求

(1)对设备设施的管理:属地的设备设施安装做到 “平、稳、正、全、牢、灵、通”标准要求;使用维护严禁“跑、冒、滴、漏”,日常管理杜绝“脏、松、漏、缺”。

(2)对作业环境的管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确保工作通道、安全通道畅通,设备、设施完整清洁,工具摆放整齐,作业场所整洁。

(3)对人的行为的管理:按安全生产标准、制度、规范组织生产。作业人员清楚操作规程,熟悉作业程序,并在作业时严格执行。

3.3 建立并推进统一的标准化钻井现场安装标准

有了安装标准,标准化现场才有据可依,同时也解决了属地管理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通过新搬安井对标安装,可为员工提供一个标准化属地模板。岗位员工负责标准化现场的维护,可有效保证标准化现场的可持续性。推进属地管理,标准化钻井现场安装标准将得到进一步落实,钻井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4 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视频等方式,让钻井施工现场员工明白如何进行属地管理。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掌握本属地的岗位技能,清楚本属地的设备安装标准,熟悉本属地的安全生产风险和预防控制措施,为实现属地管理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4]。

3.5 持续开展岗位安全检查

钻井队应抓好交接班检查、岗位巡回检查和周检查的严格执行。属地范围内的人、机和环境均由当班人员负责,促使岗位员工在开展安全检查时按照检查表做到严查设备设施,严查安全隐患。

3.6 正面激励,营造氛围

开展“个人无违章,属地无隐患”活动,奖励工作中无违章和属地隐患较少的人员,推广好的做法。通过开展活动,营造大家争先查找隐患、纠正违章的良好氛围。

3.7 严格考核

为实现钻井施工现场“个人无违章,属地无隐患”的目标,除了正面激励外,必须制定、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办法,落实对各层级责任人的考核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属地管理办法扎实推进。根据严管重罚的考核原则,公司以钻井队上年度隐患总数的平均数为基础,每年以一定的比例下降为原则下达控制指标,即钻井队月度隐患控制指标。凡月度隐患数超过控制指标数的,按一定的处罚标准进行扣款处理。

4 属地管理推进效果

推进钻井施工现场属地管理,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逐步实现“属地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标准有人监,隐患有人查,问题有人改”的现场标准化管理。

(1)标准统一,标准化钻井现场安装标准深入人心,钻井现场对标安装,全员对标检查。五花八门的钻井现场彻底消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钻井现场正在逐步走向标准化。

(2)属地员工严格履行属地职责,相互监督,“低老坏”违章现象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3)钻井施工现场隐患问题数量大幅度下降。川东钻探公司所有钻井施工现场隐患问题数量年均降幅达36.9%。

(4)随着违章和隐患数量的降低,事故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

5 结束语

推进属地管理,有利于提升钻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减少违章和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属地管理必须明确责任。同级属地责任人的管理范围应避免重复。企业推进属地管理,必须将区域内的设备设施落实到具体的人。避免出现多人管理,多人都不管,职责不清的局面。属地管理必须推行统一的现场管理标准。在尚未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现阶段,若要真正实现属地管理,企业必须严格进行考核,方能促进属地责任的落实。

猜你喜欢
属地钻井隐患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输电线路属地化管理与实践国网信阳供电公司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