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幸福就在我们手心里

2018-10-19 05:14鲁先圣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7期
关键词:悲苦罗素一家人

鲁先圣

相比苦难,幸福的时刻似乎总是短暂的,它总是刻意躲藏在无边的苦难中间,当你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它就在一瞬间逃之夭夭了。或者你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它却是那么弱小,与泰山压顶的苦难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痛苦的声音。

获得幸福真的就那么艰难吗?一个傍晚,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有一辆农用三轮车夹在中间。一个青年农民驾驶着三轮车,一个妇女和一个小女孩在车厢里背向坐着。车厢里是一些盛水果的草筐。很明显,这是郊区的一家人来城里卖自家的水果,卖完了水果,正在回家的路上。在繁华都市的街道上,青年脸上挂满了笑容,车厢里的母女也一脸笑意,他们对于匆匆掠过的豪车没有丝毫在意。整个街道似乎都在注视着这幸福的一家人,而他们丝毫也没有对城市繁华的羡慕,丝毫没有对自己身份的自卑,他们完全沉浸在卖了水果有了收获的幸福中。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家人回到家里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会开心地掐着指头算一算,这一天卖了多少钱。然后,一家人就在开心的说笑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是这一家三口比我们更幸福吗?显然不是,他们一天的收入恐怕也就几百元钱,还不如很多人的一顿饭。他们居住在农村,生活条件与城里有天壤之别。当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时候,他们只是城市的过客。为了卖那几百元钱,他们要在城市里东躲西藏,因为一不小心遇到城管被罚款,他们将颗粒无收。

对于那个农民家庭来说,我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里,可是我们为什么却没有感觉到自己幸福呢?不是我们没有幸福,也不是我们没有创造幸福的能力,而是我们对于幸福太麻木了。想想,当初我们从农家考上大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我们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我们真的应该停下脚步提醒自己:难道我们的生活还不算幸福吗?如果我们能够时刻这样提醒自己,幸福生活就一定时刻洋溢在我们的身边。

一篇课文 《巨人的花园》里讲,一个巨人有一个花园,原来他允许孩子到里面玩耍,到处是孩子的欢声笑语,他因此十分幸福。但是后来他听信了一个妖魔的话把花园关闭了,不再让孩子进来玩耍了。不久,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尽管春天来了,他仍感觉很寒冷。为此他十分苦闷,有一个人告诉他,幸福的密码就在花园大门上,只要重新打开花园的大门,幸福就会回来。他重新打开了花园大门,孩子们又来了。果然,花重新开放了,花园又恢复了鸟语花香,孩子的欢声笑语又回到他身边。课文后面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精神医学家阿德勒曾经发表过一篇令人惊奇的研究報告。他常对孤独者和忧郁病患者说:“只要你按照我这个处方去做,14天内你的孤独忧郁症一定可以痊愈。这个处方是,每天想想,怎样才能使别人快乐?让别人感到人世间的爱心力量。”幸福的产生与否就在一个人的心态如何,那种善良的心、仁慈的爱能产生巨大的威力,迎来盼望的幸福。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你如果觉得自己孤寂,或者觉得道路艰难,那你就照着阿德勒的话去做,只要心中有一盏温暖的灯,就一定会照亮你暗淡的心灵。

幸福的密码并不神秘,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很轻易地弄懂这个道理,而且我们做起来也很简单。但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被痛苦和烦恼困扰?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那些人只顾看自己的利益,没有想到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些什么。想着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些什么的时候,幸福的密码就解开了。

罗素是以研究幸福问题著称的哲学家,其著作《幸福论》畅销世界。他在访问中国以前,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怀着深深的同情,他深信此刻的中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罗素怀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宏愿来到中国,在几位中国作家的陪同下去农村访问。在四川峨眉山,两个给罗素抬轿子上山的轿夫累了,在半山腰停下来休息。罗素看到这两个衣衫褴褛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十分同情。心里想,他们一定充满了悲苦的情绪,他们一路同行,他是坐轿子看风景的,而他们却是抬轿子出苦力的,多么天壤之别的人生啊。他看到两个人坐在树下休息,就走过去与他们攀谈。可是,走过去之后,他发现两个轿夫正开心地说笑着,脸上没有一点悲苦的表情。罗素不解地问:“你们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农民没有直接回话,其中一个问罗素:“你能够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思索了一会说:“不能。”两个农民开心地笑了,他们对罗素说:“我们两个的名字叫王一、王二,加起来就是11画。”罗素发现,说完以后,两个农民脸上露出了狡黠的表情。这件事情对罗素触动非常大,几乎改变了他对于中国民众生活状况的看法。也正是从这个故事当中,罗素得到深刻的启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快乐是错误的,快乐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

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我们有没有办法让自己的生活都一样充满喜悦?喜欢金钱的人是以金钱数额的增加为幸福的,但是这对于一个醉心于学问的书生来说没有一点意义;一个喜欢修饰爱慕虚荣的女人,会以得到时尚的衣服和首饰为幸福,但是这对于一个娴静朴素的女子反而是累赘;一个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对于升迁一定无动于衷,一个真正的学者也不会羡慕一个爆发户的财宝,农民最大的幸福是麦田丰收了,渔民最关心的是一次出海的收获。你的爱好就是你的幸福,你的追求就是你的幸福,只要你不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你的生活就一定充满幸福。

那些充满悲苦的人是怎么回事呢?他们迷失了自我,在生活的路途上,总是在看着别人的目光行事,总是在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答案就在这里了,不论任何时候,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当中,我们都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与喜悦,开启幸福殿堂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悲苦罗素一家人
罗素悖论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奇奇一家人
幸福一家人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母羊的悲苦
“非常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