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广义虚拟经济发展

2018-10-19 07:08王曼倩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8年1期

王曼倩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历史新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新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下的广义虚拟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也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代。本文正是从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现代化路径构建和新建设方略三个方面,结合十九大精神,分析了广义虚拟经济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8)01-0073-06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提出中国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十分关键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方法科学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历史新时期,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体系,这是十九大的重要理论成果,指导着我们的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重新确立了广义虚拟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广义虚拟经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体系中更加彰显自己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指向。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宣告广义虚拟经济的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重要的表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我们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工作的战略布局,也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导向。回顾历史,建国之后我们对于社会矛盾的判断经历几个历史时期。建国初期的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土改完成之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确立的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62年错误的将社会主义阶段的矛盾判断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要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的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关于这个基本矛盾的判断没有变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修改是同當前我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世界发展的具体态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升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民群众需求侧的变化,契合了广义虚拟经济产生的理论基础中关于人的需求的改变。林左鸣认为“我们将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综合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立足于人类生活、面向人的全面需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由此可见,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产生的原点在于人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人的需求从过去传统的生存需求,尤其是物质上的生存需求转向为当前的发展需求,新时代需要的是一种全面的、充分的、协调的发展,这种需求侧的变化必然给人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经济的生产方式要从过去传统的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跃升。回首过去,中国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和十八大以来砥砺前行的五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中国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满足,更多的需要从广义虚拟经济发展上去做更多的文章,寻找更多的机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将过去的“落后的生产力”表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了对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特征的把握,也指出了我们当前工作中在供给侧方面出现的问题。

“金融系统的兴起和发展实现了实体经济的虚拟化,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又实现了虚拟经济的实体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更为协调的发展这是中国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发展的具体体现。问题蕴含着机遇,未来发展要重点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前提需要认真分析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世界上已经逐步融合,很难通过简单的二元进行划分,广义虚拟经济研究可能能够为对这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提供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所以破解社会发展中的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的重点关注领域。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将广义虚拟经济的产业发展定位为未来发展的动力,将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分析纳入到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广义虚拟经济的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打造成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由此看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变化宣告了广义虚拟经济进入到了历史新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彰显了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

现代化发展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的强国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国之后,从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关于中国发展的两步走战略到邓小平同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再到江泽民同志的关于20世纪中国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基本的衡量指标。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从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对于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我们始终在不断的深化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2020年到2050年的三十年的发展做了战略的规划,即未来发展的两步走战略,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将过去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底线往前移了十五年,到2050年,要建成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现代化强国,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衡量到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于现代化的路径认识和发展模式在不断的变化。正如广义虚拟经济所认为的那样:“世界经济正循着马克思人类活动图式学说中关于劳动对象化和生活对象化的科学论断,从物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向人本的生活是财富之父,信息是财富之母拓展”。未来的发展业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传统靠实体经济的发展,靠物本为基础的发展已经无法支撑起未来的现代化发展了,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新的发展模式,构建新的发展体系,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生活对象化理论早在工业经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西方现代化的大幕换换拉开的时候就提出来了,经过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图景不断展开,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探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马克思的生活对象化理论和精神生产理论发展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跳出传统的物本经济学说的桎梏,致力于阐释马克思由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的科学论断,致力实现纯粹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的回归”。这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未来发展的实践探索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过去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现代化包括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未来发展的社会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这也是适应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全方位转型的必然要求。对经济发展中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掌握未来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至高权和话语权的回答,既关系到中国未来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能否打造出新的增长动力极,也关系到中国能否通过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在新一轮的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实力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所以从路径、目标、动力上来看,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助力广义虚拟经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整个思想体系既有哲学的高度概括,也有面向现实的具体发展构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上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通过八个明确和十四个方略,将中国该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继续砥砺奋进这个时代问题回答清楚了。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新发展来引领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活力来自基于信息基础的进化,这种进化是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运动特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保持经济的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寻找经济活力要从经济活力基础开始,二元价值容介态是我们用来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判断的全新工具,也是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极的有效工具。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的要集中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都是建立在二元价值容介态基础上的高附加值产业。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未来中国的发展要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再一次强调未来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化解危机的能力,尤其是在未来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国的话语体系和治国理政能力。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在具体实践中就是处理好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十九大报告着重提出的防范和化解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问题。广义虚拟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虚拟经济,它是建立在二元价值容介态基础之上,以人的生活对象化为关系的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模式,它也必将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平台。因此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就需要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我们掌握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具体工具和评价方法,需要我们以中国价值为标准打造未来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世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不会被西方的金融阴谋家牵着鼻子走,才能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金融发展道路,这既是从新的战略视角来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原点,也是认识到我国在虚拟层面的巨大战略潜力和战略安全。

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之上的,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展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民群众期待的福祉,更是未来巨大市场潜力的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迎来新机遇,在活力释放中,面向国内是首要目标,从物本的单纯发展到人本的复合转型,从物质需求的渴望到全面协调的满足,广义虚拟经济正是体现了国内市场的新动向。党的十九大期间对党章做了第十七次修改,其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写入党章,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迎来广阔的空间,广义虚拟经济立足于人的精神需求,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生到经济的虚拟化过程之中,这是对我国不断增长的文化产业市场的回应,也是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该如何借力打力的一种探索。虚拟经济的出现使得生产链条不断增长,使得价值附着和价值物不断增值,这都为我国生产方式转变,以供给侧改革来推动需求侧改革,以需求侧变化来引导供给侧调整有了抓手,也是得在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对接,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整合,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同步提供了平台。所以未来不断发展的新态势为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课题、新工具和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的一次具有关键意义的大会,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大会,我们从十九大报告中看到了未来中国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也看到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和实践正在以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