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观察

2018-10-20 07:43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643000向梅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外痔术式直肠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643000)向梅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5.1±1.2)岁,男80例,女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进行治疗。腰麻充分后,常规术野消毒、铺巾,扩肛至可容4指,再次消毒直肠腔。首先,选择黏膜脱垂最明显处,自齿线上约5~6cm处自上向下行黏膜下连续锁边缝合,至齿线上2cm处。然后提起外痔隆起部,作V型切口切除外痔,剥离皮下静脉至齿线上0.3cm处,用痔钳夹住对应内痔基底部,10号丝线八字缝合结扎,后剪去2/3痔体,同法处理其余点位混合痔。肛内塞入油纱,外以塔形敷料压迫止血,术毕。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联合术(即PPH+小切口外痔切除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腰麻充分后,常规术野消毒、铺巾,扩肛至可容4指,置入圆形扩肛器,再次消毒直肠腔,于齿线上3~4cm处自3点位进针行黏膜下荷包缝合[1],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通过牵引线将脱垂的直肠黏膜层牵入吻合器的空腔内,击发、吻合,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若有则予3-0可吸收线跨吻合口八字缝扎止血。对于仍突起的外痔,采用细柳叶形小切口切除外痔,剥离皮下静脉至齿线下0.3cm处,10号丝线结扎,后剪去2/3痔体,同法处理其余点位突起外痔。肛内塞入油纱,外以塔形敷料压迫止血,术毕。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状况。分为治愈、好转、未愈三种状况,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排便通畅度状况;满分100分,低于30的为状况良好,高于30的表明一般。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愈合情况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大便通畅度状况方面,研究组的治愈率83.3%高于对照组的58.3%,研究组的大便通畅度评分(11.6±3.2)优于对照组的(30.6±7.6),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研究组愈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较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附表。

附表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s)

附表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s)

术后肛缘水肿率组别 例数创面愈合时间(d)术后疼痛(d)伤口水肿(d)继发出血(d)肛门狭窄(n)对照组 60 31.2±2.1 35.5±1.5 38.5±5.8 35.6±1.7 5 30%研究组 60 15.5±3.4 15.2±5.6 16.2±2.6 15.0±3.2 0 5%t / 9.331 11.321 10.512 10.613 9.142 10.13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痔是由肛垫病理性肥大和下移引起的,绕肛门一周即为环状混合痔,属于严重的痔病,以脱出为主要症状,反复脱出易引起直肠黏膜松弛[2],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由此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病情状况[3]。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传统术式:外切(剥)内扎术+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因其病程长,痛苦大,并发症多而影响手术的实施和疗效。相对传统手术治疗而言,应用联合PPH+小切口外痔切除术的联合术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综上所述,应用联合术式(PPH+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状况,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痔术式直肠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