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失衡及防治

2018-10-20 10:01文丰安向玲
关键词:生态文明治理

文丰安 向玲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福祉,关乎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表现在生态优先、和谐共生以及永续发展。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产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实现。在农耕时代,人与自然是基本平衡的;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失衡巨大;我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也对自然造成严重伤害。新时代下,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应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理念出发,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建社会和谐,构建新型生态文明价值观,为生态文明提供政治及制度保障,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价值诉求;治理

中图分类号:K02;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8)04-0086-09

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界进程之中[1],按自然发展规律,通过人们遵循自然规律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并探索活动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其中,作为核心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之规律是新时代我们优化以及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其最根本目标就是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起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价值观念”,即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方面的观点以及信念,它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物的评价。作为哲学概念,它指关于价值的理论体系,是人对世界系统化、理论化的评价意识。价值观念与个体对客观事物效益、意义的评价直接相联系,其核心就是作为价值标准去衡量事物价值的基本依据。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这个伟大奋斗目标的完成,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相关文献综述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文明,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和超越自然的观念。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深刻地阐释了自然力就是劳动生产力得到发展的自然基础。所以,人类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就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努力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会逐渐感受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将无法实现自身的延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3]注重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在权益共享方面,坚持人、社会、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平等原则。因此,在改变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在新时代,人类一定要遵循和尊重自然,以实际行动去爱護好环境,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4],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果。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5]。因此,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锐意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四个方面指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是党中央在洞察世界绿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开创性意义的战略新部署。我国发展理念的转变,将会引领我国发展更加健全和平稳。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重大而紧迫的,丝毫不容懈怠。“既要绿水青山,同时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方面的深刻变革。当前要着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积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实处,就肯定能让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新增长点,不仅能够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充分展现我国良好形象。

人类社会近万年来文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铁的定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改造自然就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均概莫能外。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研究。如卢洪友、许文立(2015)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机制的协同作用[7]。黄勤等(2015)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迫切需要有进行综合多维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加强研究的系统性,重构和创新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8]。毕国华(2017)提出,未来应注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稳定协调发展[9]。新经济地理学立足于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对空间布局变化展开了研究[10]。秦尊文(2013)提出,保障生态安全,要推进产业生态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绿色中部崛起[11]。德国学者Schaltegger(1990)指出,生态效率能有效衡量区域各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作用[12]。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立足国内外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概况来看,不管是理论研究的系统性还是深度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外围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配套的政策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价值诉求是指某一个人所追求的,而且对其行为有影响的价值标准。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虽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是主体的,但作为主体的人也是要顺应自然并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就是反映人与自然内在联系的逻辑准则和调节两者关系的共同要求。只有正确地把握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作为主体的人,才能全面而彻底地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具体表现在生态优先、和谐共生以及永续发展。

1.生态优先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生存基础。自然界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生态环境先于人类存在于地球上。因此,生态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理所当然追求的首个价值诉求。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类发展至今,在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一直不和谐,经历了被动接受自然支配和主动开发利用自然的阶段。在被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阶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唯唯诺诺。例如,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在原始宗教以及自然崇拜的观念影响下创制出一整套完整的祭天、祭神、祭祖方面的礼仪活动[13]。再如,以农牧为主的古罗马人,形成了一整套与农作物神灵有关的祭祀制度,为寻求神的帮助或庇护而对神作出允诺,常以供奉献花、牛奶和初熟土产以取悦于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认知、掌握自然规律并改造自然的阶段,人类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与掠夺。当人类沉浸在征服自然的短暂喜悦中时,自然对人类施加了沉重的惩罚。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例如,始于1940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持续20余年。再如,1930年12月初发生在比利时境内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旋即造成60余人死亡,牲畜、鸟和田鼠中也出现病情和死亡现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斯河谷烟雾成灾是人为排放和自然大雾共同作用的结果[14]。因此,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环境是生态环境,只有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才能从大自然赐予的丰厚恩惠中获得继续发展的原动力。

2.和谐共生

自然界的另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从自然中诞生后,没有一天能够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因此,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其核心的价值诉求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自然中人与万物和平共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在于追求自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和谐,最终达到诸多要素的共生共续。习近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万物之灵,不仅受自然的影响,而且对自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这种能动作用的力量与日俱增,建立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不顾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既可以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中国的塞罕坝林场建设;也可以是为了自己能够短暂生存,大量地去毁森耕地,破坏了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如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破坏事件。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得益于为实现人和自然和谐所作的努力与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步的状态[15]。退田还湖相对于围湖造田,退耕还林相对于毁林造田,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应该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16]。

3.永续发展

自然界的第三个恒定事实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必然的更高的价值诉求是人与自然永续发展。永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生态文明作为文明形态,理所当然地以永续发展作为其自身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层面。从关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到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环境保护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但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主要停留在宏观期望层面,并未达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由于缺乏配套贯彻机制以及严格的约束性指标和惩治措施,所以并未取得很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纵观历史,在最初的环境保护实践中,人们习惯于要素化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侧重污染发生之后的事后处理,缺乏空间布局的考量。而现有空间规划体系主要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统领,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储量和分布考虑不足,缺乏科学、准确、严格的生态环境规划内容。其症结在于,忽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独立性,将资源环境简单作为生产生活空间以提高工农业产量的手段,为了短期利益过度索取自然而缺乏对自然的补偿和涵养。在工农业生产中,因为三废排放和过度依赖农药而产生的污染问题都比较严重[17]。相比较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空间格局要求从文明的高度上进行空间统筹和部署,不只是“三废”的处理或者单纯的植树造林,涉及器物、制度、观念层次的全方位变革,需要在更高层次上界定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以此实现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从而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失衡

在农耕时代,人类基本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人与自然是基本平衡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的欲望和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们的生产活动超出了自然的负荷;我国近40年来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城镇化,也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1.农耕时代,人与自然是基本平衡的

在农耕时代,人们的行为因受到其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各方面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在认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然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破坏,但这种能力仍然是有限的。由于自然本身是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的,这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整体是保持着一定和谐的。一方面,人们依附于自然,因为他们改造自然能力是有限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由于人们认识能力有限,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加上当时极为落后的生产力,其生产工具也是非常简单的,实践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些自然规律也未能去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当时,人们只能在保持着最低生活甚至是维持着生命的前提下,被动地接受或适应自然的支配。人们对自然之母是又爱又恨,又惧又畏,认为自然现象的背后有神灵在支配,相信万物有灵,崇拜异己的自然力量,人们崇拜自然又恐惧自然,从而产生敬畏自然之心[18]。这可谓是一个“强自然,弱人類”的时代,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均遵守着自然界的支配。虽然人类有自我意识,但他们受到客观的物质条件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只能接受自然界提供的生存空间和物质资料,被动接受自然界的馈赠。总的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和谐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人们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不断加深对自然的探索。此时,由于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更新以及分工的出现,就直接导致了农业、手工业以及畜牧业的进一步分离,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自然的物质交换就比原始社会显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在此时,人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给予的馈赠,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带动运输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在活动的范围方面进一步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的束缚,并试图摆脱这些束缚。由于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开始与自然进行初步对抗。当然,由于这一时期人们在生产力方面的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破坏还处在其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因此没有对自然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关系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谐。

2.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巨大失衡

工业革命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过去比较,人们在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方面均取得较为快速的进步,这种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也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业奇迹,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应运而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适应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它们彼此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制度以它相对的进步条件为整个西方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它为了利润而不顾自然限制和人的生理限制,用残酷的手段与方法不断剥削劳动者,还对劳动者的精神与心灵加以折磨。在工业文明这一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实行资本统治,无限期追求利润,自然成为其追求利益的工具。人们对自然的索取过度,导致利益失衡,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失衡。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治理的难度更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积极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持续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没有坚持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铁律,与和谐发展渐行渐远。由于沒有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不断恶化,使得全球日益陷入生态危机。

3.中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对自然造成伤害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我国工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对环境资源损害不明显。在近40年里,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经济政治方面的成就巨大。与此同时,对自然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困境。其一,人口过多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极限。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导致资源能源需求量大。为满足需求而进行的过度开发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分布不均以及人口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都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压力,并且对自然承受力提出重大挑战。其二,人们对资源能源的认识不足造成严重浪费。一部分人总认为资源都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错误的认识导致他们在使用资源能源的时候没有节约意识,大规模的铺张浪费。在工业生产和个人生活中使用资源能源大手大脚,没有实现循环再利用,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三,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均衡带来了资源环境的损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资源和加工的非均衡空间开发战略,维持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东部地区的制造加工和中西部地区的远距离资源支持。生产力的区域格局明显不符合资源环境与制造加工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增加了生产和流通的物质能量损失,从而导致东部地区加工业不堪重负,以及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未得到较好保护。

四、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的理念及路径

生态环境建设是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国家与社会之间完善的互动也依托于一定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社会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创造拥有更好生活质量的可能性,而这亦符合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最终目标。因此,积极探索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的理念及路径十分重要。

1.从承认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角度谈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的理念

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来源于自然,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所以就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必须确立三大理念:

(1)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的第一个价值诉求是生态优先。大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于大自然,并且通过自己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杂的有机网络,包括社会团体、阶级、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和社会的不断演进中,这些有机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从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会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9]。因此,所有与人有关的因素都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与人通过社会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与自然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而言,自然环境对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思维的简单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早期的人类社会生产直接依赖于自然。那时,一个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场所和平台就是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此,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使人得以生存,就必须顺应自然去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即使今天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从原始自然的较低阶段进步到人化自然的较高阶段,但人类为了生存依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去进行经济社会文化的活动。由此,必须确立的第一个理念是:人类要生存,必须与自然结成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

(2)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态文明的第二个价值诉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不能离开自然来孤立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会由于自然方面不能够直接满足其自身方面的需求而去积极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自己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的本性意义是并不需要否定的,实践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于满足人自身的需求。为此,人们在自身内在需求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以往的哲学就是因为限制人们的欲望而导致了“人学空场”,以及又由于释放欲望又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认为,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施加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从本质上讲,人们通过自然的实践活动去改变自然物质方面的数量、组合以及表现形式,从而来满足其自身方面的需要。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创造物质本身。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和自然在相互关系中,一定在对物质客观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内在规律性的尊重前提下,人类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的本性改变物质的形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由此,必须确立的第二个理念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必须在尊重自然内在规律的条件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人类只能走绿色发展道路而与自然永续共存

生态文明的第三个价值诉求是人与自然永续发展。人类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的承受力去独立追求自身的美好生活。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到了对自身现有的一些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了。当人们在发现和利用自然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候,应该学会综合考虑自己的行为所能够造成的影响,看看是否在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其行为对自然造成伤害,应该考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相应的,也必须重视自然对人们存在的反作用。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关怀,作为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实现的整体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一方面要将能够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作为关注的方面,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从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们更要遵循自然规律,大力保护自然,要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的步伐。人通过自然的劳动实践以及能动性的作用来实现其自身的固有价值,但绝对不能超越与自然的整体性,更不能抛弃自然价值去独善其身。因此,人类在追求自身美好生活过程中,最佳途径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据此,必须确立的第三个理念是:人类要持续发展,只能走绿色发展新路而与自然共同永续发展。

2.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谈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的路径

(1)按自然生态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生产力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对生产力的理解只是强调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产力,它只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分开。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得生态环境制约了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思想重新审视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不足,其理论形态不断完善,强调要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生态,倡导生态优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的十八大所强调的那样,科学发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都是重中之重。传统的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单向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所取代。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运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保护生态并不是要限制经济的发展。采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保护生态,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发展模式。必须强调,市场参与者必须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去获得合法经济利益。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承认自然生态规律是更根本的规律,价值规律、市场规律只有在符合自然生态本性的条件下才是可以循之为人类服务的。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为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市场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既促进生态良性运行,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按照人与自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重建社会和谐,推动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

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为前提。从社会整体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会降低社会凝聚力。对个人来说,“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20]首先,提升社会生态文明程度。党和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重视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好各方利益。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实现二者的双赢。我国正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产业补偿机制以弥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某些地区和人群,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在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同时,又可以减少或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团结的社会。其次,激发个体的生态文明参与意愿和行为。一方面,提高个人的生态认知。通过传播生活经验和知识教育,提高个人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性认识,促进个人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把生态认知内化为生态道德和生态情感。人类生命的真正意义体现在类似个体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友好关系上,分享可以更好地反映主体的喜悦,有效激发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最后,确立生态友善理念,养成绿色消费行为。要从培育价值观和规范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入手,促进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生态道德融入个人日常消费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将其转化为尊重自然的日常消费行为和社会行为。

(3)按自然本性重树新型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

承认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我们不再把经济快速增长作为唯一的追求,而是把经济增长、生态智慧和道德相结合,构建新型生态文化价值观,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自然观。认识到人在自然界的主体性,就是敬畏自然和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积极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哲学观教育,使其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作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贯穿于公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要求公众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这种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应该是:一是科学辩证地认识生态现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只有深刻认识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才能提高自身的生态意识。二是掌握生态科学常识和知识。如果缺乏生态科学的常识和知识,那么即使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观念,它也只是在纸面上,不可能在实践中开始。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绿色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思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使用“绿色教育”来表达对“美好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成长”等目标的向往[21]。因此,掌握生态科学常识和知识,在政府、社会、国民之间,开展绿色教育以指导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三是提高大众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为个人提供生存的所有保障,个人应该对社会负责。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4)顺应生态诉求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和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生态优先、和谐共生、永续发展。这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诉求,这样的诉求是市场调节不能达到的。中外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市场是失灵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恰好是中国特色的政治优势和政府作用可以達到的。一方面,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通过对党过去五年领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行回顾,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以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党中央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立足国情,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加强贯彻落实,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这也促使各级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另一方面,人民政府的全局和长远行为。由于市场监管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有必要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既要依靠市场的作用,又要发挥人民政府的作用。在我国,人民政府必须实施生态保护,制定和实施好促进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政府应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区域、行业和利益这三者的协调,使资源占有不均和财富分配不公现象继续减少。人民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必须严肃查处那些违反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在评估政府工作过程中,要关注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要更加关注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民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决策至关重要,但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更为重要。通过协商民主,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此,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公众的参与;对于重大环境事件、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等方面,确保公众的知悉;对于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和环境执法,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等等。此外,依法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为此,应加大生态环境立法的水平,使之既切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实际,同时又考量国际环境保护现状;同时,应提高环境执法与监管的质量,防止有法不依,模糊执法等问题的恶化,对于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渎职与违法的个人与组织,要加大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J].前线.2013(1):22-25.

[2] 赵铁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N].河南日报.2012-11-21(00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4] 张乐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J].理论学刊,2013(10):10-16.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6] 本报评论员.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N].人民日报.2017-07-21(001).

[7] 卢洪友,许文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市场—社会”机制探析[J].财政研究,2015(11):64-69.

[8] 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111-120.

[9] 毕国华,杨庆媛,刘苏.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7(1):50-58.

[10]KRUGMAN. 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Cambridge:MIT Press.1995.

[11]秦尊文.以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美丽中三角”[J].理论月刊,2013(06):5-9.

[12]SCHALLTEGGER,STURM. ologische rationalitt(German/in English:Environmental rationality)[J]. Die Unternehmung,1990,44:273-290.

[13]金禹彤. 高丽朝圜丘祭天礼考述[J].东岳论丛,2013(6):37-41.

[14]梅雪芹,徐畅.“雾气何能致人于死”——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成灾问题探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12):61.

[15]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16]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30.

[17]国家环境保护局办公室.环境保护文件选编1973—1987[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39-40.

[18]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社,2002:10.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20]傅治平.生态文明建设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207.

[21]余清臣.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J].教育学报,2011(6):73-76.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related to the happiness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nationalities. The value appea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embodied in ecological preference, harmonious inter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relation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appeal because of big change of productivity. At the era of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s basically balanced, sinc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imbalan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s big, Chinas nearly forty years high-speed development causes serious harm on nature. In the new era, the prevention of the imbal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appeal should set up soli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appeal idea, must comb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politics, 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reestablish social harmony, and construct new-sty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outlook, so as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o provide firmly ecological basis for creating the beautiful life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appeal; management

CLC number:K02;F062.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4-8131(2018)04-0086-09

(编辑:易 淼)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