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如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简论

2018-10-20 10:12汪兵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高校党建党的建设

汪兵

摘 要: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的原因,除了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以外,有关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引起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也是重要的因素。新世纪以来,知名党史学者张静如提出了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诸多理论观点。通过对张静如高校党建研究概况及其观点进行的梳理与考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以及加强高校党建的各项工作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张静如;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039 — 03

张静如,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2016年逝世。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得以向纵深推进,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得以逐步构建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研究者逐步拓宽了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包括深化对党的建设研究。其中,张静如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党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党的建设(包括高校党建)研究而言,他常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思想观点。他曾指出,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中共自身建设史、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史。两个方面都要研究,不可偏废。在中共自身建设方面,虽然20世纪90年代出版过几种著述”,“但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少,研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不同领域的党的建设史还是少见。显然,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1〕可以看出,张静如对于党的建设(包括高校党建)研究是给予重要厚望的,希望党史学界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自2003年他明确提出高校党史学位点要加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以来,不仅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培养这方面问题研究的人才,还就高校党建问题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思考,并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高校党建研究中心,集聚研究队伍,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为展现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贡献,本文拟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作一简要的考察,推进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和不断完善党史的学科体系。

一、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脉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史学界大多数人都比较关注张静如在党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貢献,却不大注意他在党建研究方面的成就。实际上,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张静如发表的论文(可以参见2006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张静如文集》一至四卷及其后来的续一和续二)来看,关于党的建设研究方面的论文,不仅具有可观的数量,而且其成果也比较有影响性。笔者认为,就张静如有关党的建设研究成果的整体性而言,构成他后来研究高校党建问题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基础。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为积极构建中共党史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而发表多篇论文和出版专著以外,张静如关于党的建设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党的建设的特点、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以及共产党员的现代化意识等。1981年建党60周年的时候,他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一文,就党在初建时期所形成的重要特点作了初步的研究和阐述。〔2〕1991年,在纪念建党70周年的时候,张静如在之前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发表了论文《再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形成的特点》。他着重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受社会主义党第二国际影响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理论准备不够的问题。〔3〕 1995年,张静如发表了《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一文。他指出,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领导党的成员的要求;并且,他还指出了党员现代化意识的三个“特性”:开放性、进取性、创新性。〔4〕

总体来看,在上世纪最后20年里,张静如在党建研究也主要限于传统党建问题。不过,这些成果不仅构成他的党史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且也为他后来研究高校党建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党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想观点,无疑促进了他以后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

二、张静如高校党建研究的概况简述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的态势,高校党建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顺势有为,主动作为。那么,在这样的局面下,高校党的建设任务必然面临很多工作,诸如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党员发展(包括大学生党员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就要从理论研究上作出积极的回应。

2003年12月,张静如因脚骨折,休养之际就在深入思考高校党建研究的问题,诸如高等学校党史学位点怎样把党建纳入研究的范围等。他思考的结果是:“党校搞党的建设有它许多便利条件,而这些条件高校没有,但高校却有另一方面的条件,即对高校比较熟悉,可以搞高校党建研究。”〔5〕随即,他发表了《谈谈高校党建的几个理念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对高等学校中党的建设的研究是党的建设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方面,并从“关于以人为本”、“关于现代化意识”、“关于意识形态化”三方面初步地阐述了对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看法和思考。〔6〕随后,他又发表了《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多学科功能 创新党建理论》、《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建设》等论文以及主编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5卷)和《高校党建研究丛书》等。纵观自2004年以来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面:其一是关于高校党建实际业务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二是关于高校党建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问题”,诸如涉及到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等内容。

(一)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方面研究的问题主要侧重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操作层面,诸如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教职工和大学生的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等领域。

比如,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提出以后,关于如何加强高等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任务方面,张静如明确地指出,主要包括:第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能力;第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立足于执政能力培养的战略任务,创新干部教育的机制,形成执政骨干的后备储蓄;第三,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将高等院校建设成为培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的阵地;第四,结合高等院校的特点,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第五,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治理学校,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第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功能优势,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能力,使高等院校成为精神文明的示范阵地。〔7〕

另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核心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重要思想的阐释,张静如曾指出,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围绕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问题,比较全面论述了高校党的建设理论问题,总体而言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学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 〔8〕

(二)关于高校党建“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2005年11月,全国多所高校齐集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主题研讨会。张静如在这次会上,明确指出:“高校党建研究的对象应该是高校党建的历史和现实,所以,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高校党建史,一个是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前者是人文科学,是历史学科;后者是社会科学,是应用学科。对高校党建进行学科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党建研究的学科建设应该认真思考。”〔5〕另外,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张静如主编的《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是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总体来看,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是深刻反思和总结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深入考察高校党建问题研究进展以及检验高校党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意义

从上文可以看出,张静如对于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党史研究领域拓展的实践做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自新世纪以来他在传统党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对此,笔者下面将从两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和考察。

(一)为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提供方向

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基本上只局限于领导干部建设、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政工队伍等,并且这方面问题研究的学理性明显存在着不足。并且,学界中一部分人觉得党的建设并不能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更不会把高校党建作为学术研究的领域来看待。因此,张静如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思想和观点,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二)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在高校党建研究方面,张静如不仅发表论文探讨有关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并且,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博士点设置了高校党建研究的方向,开设相关课程,培养这方面问题研究的人才。张静如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开设的“高校党建研究”课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高校党建研究;高校党的领导体制问题研究;高校党组织设置方式问题研究;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等。

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成果,张静如所指导的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先后出版的专著,主要有:韩强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周良书著的《中共高校党建史研究(1921-194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及李向勇著的《中共高校党建作用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比如,在给《中共高校党建史研究》一书出版所撰写的序言中,他指出:“本书的写作是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完成的。这就使本书的历史过程的叙述及其结论性的分析,有很大的可信度。不仅如此,它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本书的研究方法上看,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确凿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分析,这是十分正确的。”“这是一本有用的书,特别是对高校党务工作者会有帮助,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参考用书。”〔1〕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梳理和简要阐述了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学理脉络、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主要概况、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等内容,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贡献,也为深入考察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提供了学术史的文本资料。当然,限于论文篇幅,这里对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思想和观点只能作简要的考察,许多的重要问题还有待于学术界给予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比如,关于深化高校心理建设问题的研究,张静如曾指出:“心理建设是区别于思想建设的,它在党的建设中完全不可缺少,尤其在青年人集中的高校更不能忽视。要加强心理建设,高校党务工作者就要把握住党内外群体和个体心理变化的情况。”〔1〕 这不僅指明了心理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强调了研究党的心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之,加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既是深入挖掘张静如党史学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拓宽党建研究思路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值得学界重视。

〔参 考 文 献〕

〔1〕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续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283,401,380.

〔2〕张静如,吴家林.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04):01—08.

〔3〕张静如.再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形成的特点〔J〕.东岳论丛,1991,(04):04—08.

〔4〕张静如.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J〕.新视野,1995,(03):32—34.

〔5〕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四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1274,1275.

〔6〕张静如.谈谈高校党建的几个理念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16—18.

〔7〕张静如,齐卫平.加强高等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6):28—30.

〔8〕张静如,孙秀民.邓小平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5,(08):33—36.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高校党建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