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时代审视

2018-10-20 01:04舒刚民
体育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性立德立德树人

舒刚民

摘 要:以“身体与国家政治,体育与国家关系”为切入点,围绕概念认知、哲学依据、时代困境、实现策略4个方面的内容,按照“修身立德、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逻辑思路,对大学体育“立德树人”进行研究,认为:“德性”培养与“人性”塑造是大学体育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古希腊体育的工具理性和现代大学体育的时代要求,为大学体育“立德树人”提供了哲学依据。学科建设发展滞后、教师德性教育懈怠、仪式教育价值异化、馆藏文化严重缺失是我国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应从加快学科发展,提升专业话语;加强教师教育,培养德性修为;强化仪式教育,实现价值回归;推进馆藏建设,凸显文化育人4个方面探索我国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实现策略。

关 键 词:大学教育;立德树人;学科建设;教师发展;仪式教育;馆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4-0007-07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dy and national politics as well as between sports and the nation”, by sticking to contents in such 4 aspects as concept cognition, philosophical criteria, epochal predicaments and realiz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such logic ideas as “body shaping and morality establishment, moral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people education with culture”, the author studied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humanity” shaping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 of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ors and managers;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 sports in ancient Greece, and epochal requirements of moder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ovide philosophical criteria for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lagge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luggish teacher morality education, ceremony education value alienation, and the serious lack of library collection culture, are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s of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proposed to probe into realistic strategies for “moral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4 aspects: speed up discipline development, promote professional discourse; strengthen teacher education, cultivate moral behaviors; intensity ceremony education, realize value return; boost library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highlight people education with culture.

Key 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teacher development;ceremony education;library collection culture

教育強,则国家强;体育强,则民族强!体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教育手段。大学体育是人生体育教育阶段的最高表现形式,不仅担负着强身健体的教育责任,还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社会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大学体育“立德树人”肩负着当代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针对大学体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个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阐明了大学体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更要关注“人”的“德育”培养[1-6]。然而,具体到体育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如何“立德”、如何“树人”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毕竟“人”的“德育”培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切入点不一样,实现路径也会存在差异。正因如此,本研究基于“身体与国家政治、体育与国家关系”的视角,沿着“修身立德、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逻辑思路,首先对“立德树人”中的“德”和“人”的概念认知进行审视;其次从古希腊体育的工具理性以及当代中国体育教育的时代诉求两个方面,探寻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哲学依据;再次对我国大学体育“立德树人”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时代困境进行剖析;最后按照党中央提出“双一流”学科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结合大学体育的发展特点,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教师发展、仪式教育、馆藏文化4个方面探索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为丰富学校体育“育人”“育德”理论提供参考。

1 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概念认知

1.1 关于“德”的思考

“德”代表的是价值观、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规范。“立德”表达的是对“真、善、美”的批判和認同。“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实践的根本任务,具体到大学体育该如何“立德”呢?

首先必须界定“德”的范畴及其内涵。本研究认为“德”的范畴应该表现为3个层次,第一层表现为技能技巧。大学体育教育就是让大学生“个体”在4个学期的体育学习中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项目及其健身方法。如果这一基本要求难以实现,从“人”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何来立功?第二层次表现为行为规范。大学生个体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和体验过程中,通过学习运动项目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动,一方面是在践行规则,另一方面是在实现“人”的行为规训,即从项目文化中体悟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第三层次表现为价值判断。大学生个体通过体育教育的规训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进一步建立“身体与健康、健康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国家与强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由此,从“德”的范畴理解其内涵,就是指为实现民族强盛、国家富强。大学体育的实施主体和执行客体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遵循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依托运动项目文化,实现对参与者的身体、思想、行为进行改造,使其对物质世界“真、善、美”的价值产生判断,据此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其次是“立德”的过程。“立”强调的是行为实践,在效果上要对社会、国家、他人有贡献。“立德”的过程表现为2个方面。一方面为主动“立德”,即“内化”的实践过程。大学生“个体”通过大学体育项目文化的学习,明确自我价值取向,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内在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为被动“立德”,即“外化”的实践过程。大学体育实施主体通过学科建设、教师素养、仪式教育等形式对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培育。

1.2 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一个复杂、深刻的哲学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有3个:Mensch(人)、person(个人)、individuum(个体)[7]。关于“人-个人-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从自然法中的“人”到具有“人格”的“个人”,再到国家基础中市民社会的“个体”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的历时发展分为“人格依附”“人格独立”“自由个性”3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变革,“人”学思想也被赋予了时代特征。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对今天大学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实践的根本任务,具体到大学体育如何“树人”,“树”什么样的“人”?“树人”源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也有学者指出“树人”应该理解为“助益于人,使之成人”[8]。由此可见,一方面,树“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树“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本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倡导“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其次,这种“个体”需要掌握一至两门运动项目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且对体育学科地位产生正确的认知,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积极传播体育健康理念的“人”。最后,这种“个体”在参与体育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的“人”。

诚然,大学体育“树人”的结果会产生一种长远效应。大学生“个体”在大学学习期间所形成的体育价值观念、运动行为技能、运动健康感悟、体育文化记忆会对家庭、社会、国家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行,大学生“个体”、工人、农民、军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健康共同体”。这个“健康共同体”所形成的身体认知、健康行为、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将对国家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变革。因此,大学体育“树立”的“人”是具有社会影响力,能够影响国家和民族前行的“人”。

1.3 关于“立德”与“树人”的关系

在大学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立德”和“树人”的关系应该是一种递进关系。“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标,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任务。“立德”是为了“树立”全面发展的“人”,但“树人”不是“立德”的简单重复,而是“助益成为”更有“德性”的“人”。“德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的质量。大学体育“德”立不好,就会把学生“个体”培养成为“危险品”。比如,大学体育竞赛中“年龄门”“兴奋剂”事件;大学体育课堂“逃课旷课”事件;大学体育体质测试过程中的“篡改成绩”“请人替考”事件等。这些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问题,映射出体育“德育”存在的危机。因此,在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必须重视“立德”的重要性,只有“立德”方能“树人”,只有“立德”才能“成人”。大学体育“立德”和“树人”之间的内在逻辑,反映出体育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责任担当。

2 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哲学依据

2.1 古希腊体育修身立德的工具理性

古希腊体育具有史诗般的教育价值。“身体健硕匀称”是古希腊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在古希腊城邦得以实施[9]。在斯巴达,男孩在7歲前跟随父亲在俱乐部接受简单的体育锻炼,7岁之后接受的教育内容几乎全部是体育,18岁之后就需要参加体育军事实践活动。在雅典,将6~20岁的公民分为3个学习阶段,体育训练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在每一所学校里,身体教育或者说身体训练已经成为古希腊教育的必修课。可以说,在守护城邦和对外掠夺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人借助强健的体魄抵御外来入侵,实现城邦的安定繁荣以及民族(种族)的自信强盛。体育,成为古希腊“人”身体规训的重要工具。

在古希腊,体育不仅仅是对“人”身体的规训,更是对“人”品质的锻炼。正如古里奥尼斯所言:“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使身体强壮,而是雕刻人的灵魂,使社会道德化,令美德占据主导地位。”[10]古希腊“赛会”,为人类追忆文明提供了特殊的“场域”。希腊人以国家的名义划出一块“公共空间”,通过“规则和竞争”获得城邦间“荣耀和文明”的认同,在体育竞技和角逐中建立起一个广泛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赛会”成为古希腊人追求“荣誉”的深层期待。体育,甚至成为精英阶层获得荣耀和地位的来源,成为衡量“个体美德”的标准尺度。身体训练让希腊人充满期望,荣誉获得促进了个人自我发展,运动竞赛实现了城邦文明。体育,满足了古希腊人的“德性”追求。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古希腊人的身体已经变为精神的器官,体育也具备了高贵的气质和生命”。

2.2 近现代中国大学体育的时代要求

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11]。纵观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体育教育与中国的国情、政治、军事、社会、国民体质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伴随着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转向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国家危机”与“民族存亡”的呐喊,“唤醒”了沉睡中的教育变革。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1904年《葵卯学制》实施,各级学校将日本和德国的兵操和普通操作为“体操”课的教学内容。1902—1919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清政府以及中国的政治先驱们通过对“身体”的认知和改造,使得“体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富国种存”的基础。1923年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课改名为“体育”课,预示着中国教育以“体”育“人”的价值诉求从“军国民主义”向“实用自然主义”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前,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学校体育承载太多的诉求和担当。如果说“当时的兵操”代表着西方新文化运动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体操”课的更名标志着“体育”课“育人”诉求的转向。那么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学校体育”代表着“民族主义”抵御外来入侵“强国强种”的价值诉求。此时,“体育”不仅是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冠帽,更是代表时代的“觉醒”,甚至是国家、民族对“国民”教育的“德性”期待。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体制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当时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更是采用了“拿来主义”[12]。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劳卫制”的学校体育更多的是趋向于将学生“个体”培养成为“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教育在“走出去,引进来”的指导思想下改革成效显著。可以说,21世纪中国大学体育深受世界各种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权”“人性”“德性”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此时的中国大学体育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性探索。显然,学校体育话语屈服于国家政治的选择,大学生“人性”和“德性”的培养离不开国家政治的需要。大学体育在频繁的国际交流中承载着更多的政治意蕴,大学生“身体形象”与“德性修养”展示出更强的“国家精神”和“民族自信”。“修身立德、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成为当今大学体育的时代要求,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如果说,大学体育在“劳卫制”的历史时期是一种“拿来主义”,那么在“本土化”的创新阶段,大学体育将通过学科建设、教师发展、仪式教育、馆藏文化等具体的“育人”“育德”路径来实现当代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

3 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时代困境

3.1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滞后

学科及学科建设是大学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反映。大学体育部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机构,围绕体育教学、科学研究、群体活动、运动竞赛、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具体任务,沿着“体育学”的特定方向,实现“‘人—身体—民族—国家”的“学科育人”逻辑。然而,总体来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呈滞后状态。据2017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公布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体育学”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两所专业院校。而本研究讨论的“大学体育”主要指广义的“大学”,并非“体育专业院校”。

导致我国大学体育“体育学”学科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学科归属模糊。就“体育学”本身而言,有专家从学科分类、学术管理、学位管理、国际经验等方面指出其学科归属不明[13]。事实上,在我国体育在不同的大学其学科归属也不尽相同。“大学体育公共课部”“军体部(军事、体育)”“公共课部(思政、英语、体育)”“健康与体卫部(心理、卫生、体育)”等,这些“组织结构”背后的本质反映的是对“体育学”学科归属的认知模糊和混乱。第二,学科地位薄弱。“体育”,在绝大部分大学是“术科”是“身体规训”的工具,是“行政管理”的手段。即使有些大学的体育“学科”地位得到认可,其学科地位也极为薄弱,可谓是“边缘化”学科,获得相应的建设支持极其有限。第三,学科话语乏力。在中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是一种政策话语背景下的权力博弈。学科建设不是一种“内生”的自主行为,其学科话语往往通过“政治大背景”“行政权力喜好”来表达“建设”诉求,而且大学体育在综合性大学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因此,学科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体育的“育人”实践,影响了大学体育对“人”的“德性”培养。

3.2 大学体育教师德性教育懈怠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阐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育德”地位。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师者,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由此可见,大学体育教师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大学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一频一动”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示范,大学体育教师的“是非曲直”“善恶诚真”“义利得失”等价值观,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身体话语”展示“体育”的“力、技、艺”;另一方面,大学体育教师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德性修养”实现“体育”的“真、善、美”。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教师既能“授业”,又能“传道”。有些大学体育教师过于注重技能技巧的表达,而忽视德性教育的传授;有些年轻的体育教师,由于生活成本增加忙于生计和社会兼职,而失去了教育信仰和激情。甚至,还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德性教育属于政工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面对大学体育德性教育,体育教师似乎呈现选择性“松懈赖散”。可以说,大学体育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德性教育有所懈怠。

导致我国大学体育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德性教育懈怠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人文知识储备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师德性教育发挥。第二,德性行为价值偏离。德性的教学行为,是指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或教学过程指向“真”、“善”、“美”的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德性教学行为会因体育教师个人价值取向而发生偏离,而偏离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影响体育教师德性教育实践。第三,管理制度认知偏差。受观念、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师和政工辅导员所形成的合力效果不理想,从而弱化了体育教师德性教育的实效。

3.3 大学体育仪式教育价值异化

仪式源于宗教,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仪式借助一系列的象征行为表达集体的文化记忆。“人”在特定的场域,将这种“集体的文化记忆”转化为道德规范、行为标准、社会秩序。可以说,大学体育仪式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大学体育仪式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古老的体育文化传统,在特有的教育情景和学习情况下依托各种要素和场景,增强主流价值的传播和情感归属的认同,最终实现道德和文化的教化。现实生活中,大学体育仪式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比如,大学体育课前课后师生问好“鞠躬仪式”遭到师生的忽视;体育竞赛运动员、裁判员代表进行宣誓过程中场内氛围喧哗、嬉闹,公平公正、庄严肃穆的“宣誓仪式”功能丧失。运动会院系学生方阵“入场儀式”滑稽、奢侈、非主流,道德教育功能式微等。由此可见,大学体育仪式教育由于重视不足、实施不规范、形式和内容不当,教育价值出现异化。习近平总书记[14]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导致我国大学体育仪式教育价值异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仪式认同淡薄。仪式是一种文化载体。大学体育仪式能够对参与者或者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公民道德等进行观念、情感、精神方面的教育。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仪式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师生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甚至遭到质疑和否定,仪式失去了应有的“德育”意蕴。第二,仪式主体失范。在大学体育“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仪式教育实践的主体应该是“大学生群体”。本质上,大学体育仪式教育就是希望“大学生群体”通过仪式体验获得生命主体和制度规范的存在。在特定场域,“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服饰、言行、举止、神态都具有特殊的规范要求。如果这种“规范要求”在集体的文化记忆中没有得到足够认同和尊重,仪式主体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第三,仪式管理缺位。大学体育仪式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并形成集体的文化记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缺位,“形式主义”“排场主义”“个性主义”“博眼球”“刷关注”等仪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仪式教育价值缺失,而非主流价值上位。

3.4 大学体育馆藏文化严重缺失

大学体育博物馆或者收藏馆是体育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同时,大学体育博物馆(收藏馆)为“文、教、体”的结合提供了平台,是传播体育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其本身已经成为文化的象征。大学体育馆藏文化能够唤醒学生、公众对体育项目的记忆和赛事的回忆。大学生群体在馆藏文化的“故事”“器物”“事迹”的激励、熏陶、教化中实现“人”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大学体育馆藏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动力源。然而,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博物馆,我国部分高校博物馆对自身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15]。大学体育博物馆(收藏馆)也是如此。事实上,笔者在美国访学过程中亲自考察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佐治亚大学、埃默里大学等大学的体育博物馆,对美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用心、细致、周到”感到惊叹。中国大约2 900余所大学,大学建成体育博物馆的高校寥寥无几,大学体育馆藏文化严重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导致我国大学体育馆藏文化严重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资金短缺。中国的大学教育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极为严重。各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和社会捐赠。根据2016年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经费排名,不难看出各高校所得政府财政拨款不超过学校总支出预算的50%。也就是说,剩下的经费得靠“大学自己补缺”,而其它非重点大学的资金困境更为严重。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属于“边缘化”学科的体育学,体育馆藏建设不足应该在情理之中。第二,传承断裂。文化不但需要积累,更需要传承。大学体育馆藏文化更多的是通过收集代表性的奖杯、奖牌、锦旗、证书、照片、视频、报纸、出版物、秩序册、成绩册、雕塑、标语、标志物等器物为载体,通过历史叙事再现“人”“事”“物”的“在场”。可惜的是,一方面,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很多珍贵的资料已经遗失;另一方面,历经大合并组建的新大学,原有的体育文化断层,导致体育馆藏文化无法溯源。第三,制度失实。大学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说来重要,做来不要”的境遇。高校行政权力过于干涉体育馆藏文化的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没有落在实处。体育馆藏文化建设不足的本质是制度制定者、执行者、监管者相互博弈的反映。

4 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实现策略

4.1 加快学科发展,提升专业话语

“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各个“学科育人”的总目标,体育学也不例外。大学体育,一方面通过增强体质完善人格来实现“实践育人”;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个体”进行引导、感化、激励,从而实现“学科育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等方面,大学体育课和其他专业课以及通识课一样,都具备“立德树人”的价值功效。大学体育必须加快“体育学”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践行“学科育人”“实践育人”“全程育人”。

第一,厘清关系。大学体育学科建设需要厘清“学科-专业-课程”的发展关系,以体育课程建设为核心凸显教材特色和教学特点,提高“学科”认同度。大学体育不像其他学科有自己的专业,但是,大学体育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毕竟,课程来源于学科,而学科通过课程影响专业。体育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师生、知识、文化的交织,实现价值、规范、信仰的“育人”逻辑。第二,明确方向。在大学体育学向世人传达的是“健体”“塑形”的“工具化”价值,离“博”“雅”价值可能还有不少的“距离”。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学必须明确“工具化”教学向“知识化”教育转向。学科教育的取向与路径是“知识人格化”,大学体育既要有“术”还要有“学”,知识影响“德性”,学问可以“化人”。体育是知识,是学问,和其他学科一样应该获得足够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第三,提升话语。在大学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迎来了由“大”向“强”转变的历史机缘。面对“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应该寻求“内在性”的发展。大学体育,通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畅销的学术著作、获批国家级的课题项目、获得高额的财政支持来提升“学科”“学术”话语权,实现体育学的话语影响力。

4.2 加强教师教育,培养德性修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影响几代人的名言,阐明了教师在学生“立德”“塑魂”等价值塑造方面所确立的地位。实践表明,教师的言传身教、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通过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来提升综合素养、提高德性修为。因此,加强教师教育是实现大学体育教师人生价值、育人价值、教学价值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大学体育教师德性修为的重要路径。

加强大学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培养大学体育教师德性修为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创建教师共同体。大学体育教师共同体的本质就是集教育、文化、道德于一体,教师共同体与“立德树人”具有天然的同质性。教师共同体秉承共同的职业追求,通过“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在日常交流、教学讨论中互相支持、彼此合作、取长补短,传递合作文化,最终通过文化影响力来增强道德自觉性,增加教师自身的德性修为,实现教师育人。第二,培养教师责任感。从根本上讲,大学体育教师的德性修为源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来自教师对职业道德价值和育人育德的认同。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的“德性行为”是一种“良心”的召唤,是“责任和使命”驱动下的“德性”实践。如果每位体育教师都心怀这种“敬业精神”“职业使命”,那么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必然也是一种“德性行为”。所以,培养大学体育教师的德性修为,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凸显制度有效性。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政工人员的努力,更是需要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付出,当然大学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主管部门、学工思政部门、体育部需要进行沟通协商,通过制度设计将大学体育教师的“育人育德”实践直接与职称晋升、评优评模等进行衔接,增强体育教师参与“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管理制度的认知水平,实现教师-学工-政工“全员育人”。

4.3 强化仪式教育,实现价值回归

大学体育仪式教育更多是通过身体符号、身体意识、身体场域来表达价值的意蕴。强化大学体育仪式教育,一方面体育仪式借助“群体”规范,给“个体”行为提供“道德的制裁”。另一方面,体育仪式通过特定要素、场景、程序、道义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人”在这些可操作的行为过程中实现“身体的规训”“价值的依附”“制度的规制”。因此,实现大学体育“立德树人”,仪式教育必须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大學体育仪式教育实现核心主流价值回归的具体措施:第一,价值认同。“身体练习和实践”是大学体育课的独特标志,仪式教育更多的是身体表达。从宏观层面讲,这些身体表达蕴涵着社会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从具体层面讲,就是尊师友,尊师重道,师生互敬的价值表现。“传道授业,莫过于师;劝善规过,莫过于友”,体育课“鞠躬礼”传达的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人性”价值。第二,行为规约。仪式教育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和严肃性。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6]指出:“仪式规定了人们在神圣对象面前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举止。”体育仪式教育将参与者置身于规范的程序中,营造合适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操守,参与者在宏大的叙事中获得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依托集体行动实现个体行为规范。体育竞赛中的“宣誓仪式”表达的是对规则的遵守和尊重。第三,制度管理。体育仪式的制度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发挥仪式的“育人育德”价值。仪式的制度管理主要包括仪式选择制度、仪式执行制度、仪式创新制度。仪式选择制度主要是对学校仪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甄别,从而提高仪式的管理效果。仪式执行制度主要是根据仪式的场域、程序、道义、体验等要素在每个环节加强执管,增强仪式价值观的表达性和传播性。仪式创新制度主要是指仪式表现形式创新。伴随着信息、技术、手段、观念的变化,仪式的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仪式表现形式的创新需要和社会主流核心价值保持一致。

4.4 推进馆藏建设,凸显文化育人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维系社会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大学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内在驱动力,大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体育博物馆(收藏馆)是集“收藏、研究、教育”三大职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使得大学生群体或者社会参观者在体育馆藏文化的体验中实现“人”对社会、国家、民族的价值认同。大学体育“博物馆化”的过程,正是对大学生群体或参观者“化人”的过程。

因此,推进大学体育馆藏建设,以便落实“立德树人”、凸显文化育人。第一,召集众筹募赠。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我国大学体育馆藏建设存在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短缺。众筹募赠是快速获得资金的有效途径,大学主体通过搭建众筹资金平台向社会、公司、企业、校友等筹集资金,推进馆藏建设,满足大学生群体或社会公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同时,通过大学体育馆藏文化开展“育人、育德”活动。第二,归整档案文物。档案文物是大学体育博物馆(收藏馆)“化人”的实物载体。这些实物载体,在档案文物的宏大叙事中传播体育价值、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最终形成独特的大学体育文化。“人”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中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归整档案文物既是馆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的体现,又是传承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第三,优化制度驱动。现代大学制度治理需要明确行政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大学体育馆藏文化建设事关学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等重大政治性价值取向问题。管理者需要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力,将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加快大学体育馆藏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再次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体育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立德”表达的是对“真、善、美”的批判和认同;“树人”主要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的“人”。大学体育“立德”和“树人”之间的内在逻辑,反映了体育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责任担当。大学体育“立德树人”过程中,学科建设是基础,大学体育需要通过厘清关系、明确方向、提升话语等相关措施,加快“体育学”学科建设,践行“学科育人”;体育教师是核心,大学体育应该构建教师共同体、培养教师责任感、凸显制度有效性,实现“全员育人”;仪式教育是内容,大学体育通过价值认同、行为规约、制度管理,实现“礼仪育人”;馆藏文化是动力,大学体育通过众筹募赠、档案文物、制度驱动,实施“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 大学体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J]. 体育学刊,2017,24(4):101-104.

[2] 蔡广,龚正伟. 伦理语境下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理路探析[J]. 体育学刊,2017,24(1):101-104.

[3] 邵天逸.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J]. 体育学刊,2017,24(4):63-67.

[4] 李廣国,李旭龙,徐坤.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31(4):183-186.

[5] 李凌姝,季浏. 基于“立德树人”思想的 TPSR 责任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3):217-220.

[6] 毕进杰. 运动竞赛作为“立德树人”体验路径的探析[J]. 体育学刊,2016,23(3):108-111.

[7] 李文堂.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 南京大学学报,2010(6):5-13.

[8] 戴锐,曹红玲. “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 思想教育研究,2017,275(6):9-13.

[9] PAUL C.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ncient greec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赛莫斯·古里奥斯. 原生态的奥利匹克运动[M].沈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 王文俊. 张伯苓教育言论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2] 王子朴,闫晓,王晓虹. 中国学校体育时局分析[J]. 体育学刊,2017,24(3):96-100.

[13]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4(1):1-10.

[1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5] 杨谦,杜辉. 当代美国高校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 现代大学教育,2017(4):54-60.

[16] 爱弥儿·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德性立德立德树人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