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2018-10-20 10:48钟颖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钟颖波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切除子宫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進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率达到了98%,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5%。两组治疗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当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35-01

子宫肌瘤在当前来看是女性的常见肿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造成,其对于30岁到50岁的女性身体健康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药物治疗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临床上往往无法有效的实现根治效果。在临床上手术方式是针对子宫肌瘤根治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笔者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所收集的有关子宫肌瘤的妇女来进行课题研究和分析,具体的资料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结合宫腔镜以及B超的检查结果来分析子宫肌瘤的症状以及情况等,症状主要包括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坠胀不适、腹部包块等现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的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的病史,同时肝肾功能不全现象排除,患者在年龄、体制以及病史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在临床上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腹部常规消毒处理,同时在患者下腹部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检查患者的子宫大小,子宫肌瘤的具体生长部位以及子宫肌瘤的数目等。

选取患者的下腹部外三分之一为主无血管区域作为穿刺点,同时置入套管针作为操作孔,电离切断患者的游离子宫,将子宫从患者阴道当中取出,阴道内部填塞2层安尔碘纱布,采用腹腔镜探查患者阴道内部是否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采用生理盐水来进行处理,操作完成之后拔出腹腔镜,排出气体。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腔子宫切腹手术来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上的治疗情况进行数据指标的对比和分析,根据实际的情况将患者分为痊愈、有效、无效,总治疗效率=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意义 将所收集的有关数据指标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同时资料采用组间比较的方式进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资料数据情况如下所示: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始于1989年。随着各种手术器械的发展,这一术式广泛开展起来。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而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快、腹部伤口小等。与腹式全子宫切除和阴式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对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既避免了阴式手术的困难,也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扩大了微创手术的范围,就显得更有优势。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患者月经血量的增多,同时经期延长以及下腹坠胀等现象,严重的往往会造成患者阴道大量出血等现象,同时如果不加以注意,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子宫肌瘤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随着当前阶段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在临床上普遍采用腹腔镜手术来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通过临床分析来看,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身体康复效果,同时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来说具有积极的显著作用,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伤口感染,相比于传统的开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来说,在恢复速度上显著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完全的避免了开腹手术对患者身体所产生的巨大损害等,传统开腹手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创伤面非常大,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具有严重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都不愿意采用开腹手术来治疗。腹腔镜手术能够对患者的盆腔脏器等进行检查,术后往往疼痛较少,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而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既可用于子宫的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需要切除子宫者,也可用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如子宫颈原位癌、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上皮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适合全子宫切除的患者。

综合上文所述,本次课题研究所研究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来说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作用,其优势和效果显著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未来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对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来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灿英,娄艳辉,崔竹梅,王灵芝,项丽.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相关性[J/OL].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03):309-312[2018-06-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356.R.20180608.0847.038.html.

[2] 张琼,章晓乐,胡春花,王萍.子宫腺肌病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中药内异消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06):671-674.

[3] 罗小香,钱卫玲,朱莉莉,周清河,刘芳.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1):11-12.

[4] 谢国强,陈秀瑜,何永消,伍彩源.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5):71-73.

[5] 郭红,吴军,徐梦娇,张丽娜,王建军,童晓文.子宫动脉阻断术与术前应用小剂量曲普瑞林在子宫腺肌症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5):108-110+138.

[6] 陈锴,张兆伟,秦妮娜.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05):769-772.

[7] 范丹丹.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VAS评分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9):1378-1379+1401.

[8] 程萍,杨飚.输卵管处理方案选择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激素及MPS发生率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05):571-573+576.

猜你喜欢
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切除术的分析与应用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