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图书馆纸质图书的保护措施与科学管理

2018-10-20 10:46亓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护图书馆管理

亓麟

摘要:随着网络数据库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对于传统的纸质图书,人们的关注程度和利用率越来越低,甚至有些人认为信息化时代已经不需要纸质图书。再加之图书管理人员对于纸质图书管理不善,导致其不断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问题。纸质图书是一个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借阅服务的最基本的物質条件,即使数字化图书广泛应用,也离不开纸质图书的辅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纸质图书进行科学管理。只有保护好纸质图书,才可以更好地加以利用,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纸质图书;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154-03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文献资源的深入创建和广泛应用,收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途径逐渐变得多样化,这直接导致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途径也随之变得多样化,从而严重冲击了图书馆传统纸质图书的收藏与利用,有些人甚至认为纸质图书经过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被放弃。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纸质图书利用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纸质图书的管理不断弱化,导致经常出现图书丢失的现象,或者是被人为损坏和自然破损。然而与数字化图书的碎片化阅读相比,很多读者还是希望通过纸质资源得到完整的信息,纸质图书不应该也不可能被信息化资源所代替。因此,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力度保护馆藏纸质图书,加强科学化管理,以期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图书馆纸质图书的特征

图书馆的纸质图书(也包括报纸、期刊、特种文献)属于印刷型文献,其具有如下的典型特征:一是实体性。看起来比较直观,这是纸质图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二是存储性。纸质图书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理介质而存在,收藏的时候需要阅书库、书架、阅览室等一定的空间。三是集中性。图书馆通常把纸质图书按照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等进行分类,并采用一定的方法集中置于馆内特定的地域,从而便于管理,更便于读者借阅使用。四是共用性。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其价值是通过读者在阅览室阅读,或者通过借阅、复印、馆际交流等途径实现的。因此,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属于一种公共资源。五是有限性。图书馆存储纸质图书的空间是有限的、购买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因此图书馆只能按照读者的需求,坚持数量与质量双赢的原则购买图书。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能够把全部的纸质图书收藏入馆。六是对于收藏的纸质图书,图书馆拥有法定的所有权和永久使用权。图书馆一般采用购买、交换和接受捐赠等形式收藏纸质图书,而且一旦收藏入馆,就对其拥有所有权和永久使用权。七是收藏性。纸质图书因为其永久保存或者广泛流传不易,所以其一旦实现了久远的保存,就必然会成为异常珍贵的古书,或者被人们推崇珍视的经典本,从而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二、图书馆纸质图书存在的问题

(一)纸质图书存在自然损坏的现象

纸质图书自然损坏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即制作材料与保存环境。纸质图书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纸张、颜料、胶水等物质,以及印刷与装订所使用的材料等。纸质图书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其制作的材料会发生一定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从而使纸质图书自然地被损坏,而且这属于不可抗力。另外,纸质图书在保存的过程中处在湿度、温度、光线和灰尘等外部环境下,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其损坏。

(二)纸质图书存在人为污损的现象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普通存在着被人为污损、破坏的问题,特别是在开架流通全面实行后,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通常来说,图书馆的藏书如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其就很容易被人为地毁损。某些读者一般选择那些具有较高价格、艺术价值、利用价值的图书下手。因此,一些风景画或者人体画会被挖得千疮百孔,某些装潢类书刊中的设计彩图、生物类图书中珍稀动物的解剖插图、计算机类图书中的模拟习题等一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图书被撕页、开天窗、批注、划线、圈点等现象屡见不鲜,某些“书法爱好者”临摹借阅的字帖而使其面目全非。又如,许多四、六级考研的读者把借阅的英语类参考书当作免费的练习册来使用,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颜色的内容,相似的情形是有些读者干脆把借阅图书中的空白页作为笔记本或者草稿纸而随意乱写乱画。上述不良行为,无疑极大地破坏了图书的完整性,给图书馆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纸质图书存在丢失的现象

纸质图书丢失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借阅者保管不善而导致图书丢失无法返还;二是因为借阅者对某本书或者某几本书非常感兴趣,认为很重要、很珍贵,而个人又在公共书店没有办法买到,再加之个人存在较重的自私心理,因此宁愿加倍赔偿也将它们据为己有,导致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无形中流失了,从而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图书丢失的问题给图书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一,破坏了馆藏文献体系的完整性,因而导致读者在借阅过程中形成障碍,最终使图书馆的服务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近年来纸质图书的价格一再上涨,图书馆如果要补充丢失的图书,需要投入比以前多一倍甚至几倍的资金;第三,因为丢失一本书会导致同一系列的其他图书无人问津,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的借阅率。图书馆即使补充了丢失的图书,也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纸质图书管理。

三、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重要性与权威性

图书馆及其管理人员、广大读者要充分认识纸质图书的重要性与权威性。购买和保存纸质图书相对比较容易和方便,图书管理人员经过简单的处理与加工就能够上架,进而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对于存储设施设备的要求不高,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一特质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符。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化文献广泛应用的时代,纸质图书可以有效弥补电子书籍碎片化阅读的不足,因而其市场潜力很大,在客观上存在着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纸质图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经过印刷而形成的纸质图书,历经上千年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极为完备的编辑、生产和发行系统。在图书的功能评价方面,所有的出版机构都建立健全了有关的评审评价机构,如图书学术评审委员会等,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所出版发行的图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道德和政治层面,生产和传播纸质图书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道德与政治审查,通过正规渠道出版发行的纸质图书都符合所处时代的社会与政治道德观念,并在社会人群的保护与宣传教育、社会伦理的弘扬、社会稳定的维护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保护与科学管理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措施

图书馆纸质图书年年购买,往往是只进不出,虽然增加了图书的数量,但是其质量却逐年下降。有的纸质图书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十分陈旧,有的已经残缺严重。同时,由于人为污损、丢失等问题,导致读者在借阅时十分不便。因此,图书馆及其管理人員要根据馆藏的实际和读者的利用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准确地判断馆藏纸质图书的使用与潜在价值,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从而更好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对读者强化爱护图书的宣传教育

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爱护图书的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图书馆读者见面会、“图书保护宣传周”、读者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沟通,逐渐使广大读者既爱读书又爱图书;二是在图书馆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增设读者交流平台,定期推送有关爱护图书的宣传标语或文章,也可以在图书馆内张贴宣传标语,以此来警示、提示读者,积极营造“爱护图书,人人有责”的氛围;三是举办破损图书展览,将被人为涂抹、破坏的图书集中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残破图书的视觉冲击力来引发读者的反思,从而自身远离破坏图书的不良行为,自觉抵制蓄意破坏图书的行为。通过上述途径向广大读者广泛深入地宣传纸质图书的重要性、权威性,努力强化他们爱惜书籍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图书阅读习惯,认真遵守图书馆藏书与借阅的有关规章制度,深刻认识到图书馆的藏书是公共资源,必须积极培养自身的公德意识,自觉爱护国家财产,通过读者思想意识的提高来尽量减少纸质图书的丢失率与损坏率。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一套关于图书借阅的规章制度

为了加大纸质图书的保护力度,图书馆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图书借阅的规章制度,如读者“入馆须知”“借阅规则”“书刊借阅超期处理办法”“书刊损坏丢失赔罚处理办法”,并严格落实与执行,从而对于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规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纸质图书被偷窃和损坏的现象。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定期对馆藏纸质图书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书刊污损、缺页的问题,对于污损、破坏和偷窃等不良行为,一经查实确定,按照复本的数量、购书成本的涨幅、图书的借阅率,来进行相应的处罚;在工作中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读者在借阅图书前和归还时,要当面检查图书是否存在缺页或者损坏的问题,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管理人员应该立即加盖污损缺页章,从而确保对读者进行处罚时不存在异议;针对读者的保存要求,图书馆应该完善复印设备,提供免费或者按成本收费的服务。总之,通过加强管理和多种服务,进一步减少图书人为破损和丢失的现象。

(三)坚持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无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时刻谨记“读者第一”的宗旨,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读者服务。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从读者的立场、观点出发来处理纸质图书存在的问题。针对读者损坏图书的行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消除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于部分读者出于粗心大意、好奇、不小心,或者是对于相关规章制度不了解,而导致图书损坏的行为,应该耐心地指导他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擦拭图书或者修复图书损伤的部分,从而逐渐培养读者爱护图书的思想意识。同时,要坚持一视同仁,就读者针对图书的不良行为和后果,要做到不厚此薄彼,一律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以免导致读者因为感到不公平而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科学储藏图书,积极进行自然损坏图书的修复工作

1保持良好的书库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室外温度如果达到35℃左右时,纸质图书在光照累计20小时后,书页就会开始变色、发黄。当书库中的空气湿度过大时,湿气会结合灰尘颗粒在湿潮的环境下破坏图书的质量。因此,书库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将会直接影响纸张和字迹,使其耐久性被破坏。同时,书库内的温度如果忽高忽低,致使图书的纸张纤维会由于热胀冷缩而降低其强度,最终导致书页中的字迹模糊或脱落。鉴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注意研究书库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本地区季节的不同、时间的不同,全面掌握书库温度、湿度的变化,认真测量书库的空气质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书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都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以此保护图书的安全,维持其耐久性,提高使用效率。

2掌握图书损坏的生物学原理,加强图书的防霉防蛀工作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人们肉眼看不见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具有很多的种类和非常广的活动范围。这类微生物作用在物质上或人的身体上,往往可能导致物质腐败变质和人体发生疾病。从这方面来讲,纸质图书书页的变质发霉,也是受到了微生物的侵蚀。而对于图书造成损坏的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这两种微生物,只要书库中形成了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和湿度,它们就会引起图书材料发生化学变化,破坏图书纸张的内部结构,最终导致图书发生霉变或者虫蛀问题。其中,真菌能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图书,图书一旦受到真菌侵蚀,其书页上会因为真菌泌出的不同色素而形成颜色不同的霉斑,可能会不同程度地遮挡纸张上面的文字。有关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真菌对图书的侵蚀,在五天内真菌就可以减低50%左右纸张的牢固性。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研究、掌握真菌等微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通过科学的方法防治真菌,彻底消除真菌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关的条件。同时,还必须彻底消灭书库中可能对图书造成损坏的各种害虫。总而言之,为了加强图书的防霉防蛀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研究相关细菌和昆虫的生存条件,针对它们不同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书库保持一个科学稳定的储藏环境。

3采用相关修复技术处理破损图书

图书馆书库必须完好地保存图书,同时由于图书频繁地借出、返还,这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纸质图书被污损或破坏,如果不及时修复,随着持续的流通,其损坏程度会不断加剧。因此,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的图书保护工作便是图书修复,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图书制作材料增强其耐久性和机械强度,或者努力使图书受损的部分得以恢复原貌,最终达到抵御外在因素对图书造成损害的目的。图书修复的最高境界是不能丢弃只字片纸,力求恢复、保持受损图书的本来面貌。因此,必须科学地鉴定受损图书的破坏程度和受损的原因,同时慎重地选择纸张、胶黏剂、塑料等修复材料。这是因为受损图书的纸张、字迹材料十分复杂,而且又存在各种各样的损坏情况,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修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修复图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纸质图书保护力度,必须深入研究掌握图书污损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确保受损图书的修复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界和广大读者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纸质图书的信息化处理,这无疑导致了纸質图书等资源逐渐被边缘化,纸质资源建设不被重视。但是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对于传播科学知识和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很多图书资料应该被长期保存下去。这就要求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纸质图书的保护,力求使图书的寿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延长,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桂玲.关于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思考——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10):54—55.

[2]钱承军.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保护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101—106.

[3]吴良凯.谈图书污损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

[4]张平.英国伦敦图书修复工作印象[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1).

[5]魏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16—17.

[6]郑秉勤.略论高校图书馆书刊损毁现象[J].贵图学刊,2005(3).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databases and digital libraries, people pay less attention to and make less use of the traditional paper books. Some people even think that the paper books are no longer neede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Besides, librarians fail to properly manage these book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r damage of books. Paper books are the most basic material condition for libraries book-borrowing service to readers. Though digital books are widely used, the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paper books. We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nage paper books scientifically. Only by protecting paper books can we make better use of them and provide more effective service for the reader.

Key words:library; paper books; protection; management(责任编辑:蒋琰)

猜你喜欢
保护图书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图书馆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