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

2018-10-20 03:24侯绍梅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白兔创造性小朋友

侯绍梅

摘 要:国际国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必然具有创新竞争,可见一个人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性,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具有创新精神是关键时期,为了使孩子具有创新精神,提高思维能力,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精心设计提问,采取形式多样教学,教师循循善诱,从而促进孩子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学;创造性

一、定义

(一)语言教学

幼儿语言教学是根据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特点,为了培养幼儿清楚、正确的发音能力,丰富幼儿语汇,发展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采取故事、诗歌、讲述等形式,对幼儿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幼儿创造性

创造性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成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幼儿创造性就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和整理,产生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具有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

二、实施与策略

(一)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情节,这样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以发展,他们的语言会变得更新颖更生动。当然将观念具体落实到教育行为上更为重要,而教师“提问”又是关键,应转变提问技巧。

1、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多样性的问题可以是同一答案的问题教师有多种思维定势。如故事讲述,《上幼儿园途中》,允许幼儿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首先让幼儿大胆猜想,奇奇在上幼儿园途中会遇到谁?会发生些什么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他遇到了蝴蝶、花草、高楼、……。这样激发思维的兴趣。

2、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如故事《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师这样提问“小羚羊很想知道小动物避暑的方法,小朋友们帮帮忙告诉小羚羊”,“为什么采取这种方法避暑”?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想出各种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3、变封闭式问题为开放式问题。开放式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语言、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地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如故事《三只小猪》教师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假如你是故事中的谁,会怎样做”?这样的问题引发幼儿在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想象和推理,无疑会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形式多样的語言教学

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欲望的激发,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性的培养,都寓于教师引导下的幼儿独立探索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以发展幼儿创造性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开发幼儿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丰富多变的内容最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1、创编故事。创编是结合个人经验,运用联想和想象,创编故事的活动。创编活动中,要求幼儿把诸多因素按一定联系,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把事物的某些元素加以更换,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认识和新颖的创造。如故事《小蚂蚁与蒲公英》,小蚂蚁为了帮助受伤的小蜜蜂飞上天空,把蒲公英送给小蜜蜂,教师提出疑问:“小蚂蚁还想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该怎么做?”小朋友主动性非常高,想出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有的说:“座在热汽球上并飞了”,有的说:“乘上飞机就飞了”,让孩子们自由讲述。

2、仿编儿歌。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含有韵语的短小歌谣,语句浅显,单纯、简短、易唱、节奏明朗,深受幼儿喜欢。在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基础上仿编儿歌,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例如:“小动物的伞”,出示一幅森林背景图,下雨后,小动物都去找自己的小伞,先朗诵儿歌给幼儿欣赏,美丽的花朵是小蜜蜂的伞,绿绿的小草是小蜗牛的伞,黄色的叶子是小蚂蚁的伞,告诉幼儿森林中还会有很多动物在找自己的伞,让幼儿来说出自己的见解。小朋友发散思维,会想到绿色的荷叶是小青蛙的伞,高高的大树是小马的伞,大大的叶子是小公鸡的伞……。

3、制作连环画。给孩子们提供画画本,然后画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最近发生的事,或剪下动物、人物、植物形象,粘贴在本子上,告诉孩子这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小书,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把制成的小书发给幼儿自己创讲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换小书创讲故事,这样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会得到提高。

4、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无非就是看着图片讲述内容,其实也可以改变教法,提高孩子的受益,例如:原来是有三幅图,第一幅是小白兔、山羊爷爷过马路,第二幅是遇到红灯,山羊爷爷往回看小白兔,第三幅是小兔扶着山羊爷爷过马路,把第三幅图盖住,然后让幼儿去猜想,会发生什么事?可以讲述许多很有趣的故事。有的孩子会讲山羊伯伯和小白兔玩游戏,等绿灯亮再过马路,有的说两人正好遇上好朋友小马开车来了,一起过马路等等。

5、谜语活动。谜语是一种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在猜谜和编谜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例如:猜谜活动,教师先说谜面:“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去了春天回,屋子造在屋子里,带着剪刀天上飞”,幼儿在猜想是什么,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

(三)教师循循善诱

1、教师引导语言很重要,例如:故事教学《桃树下的小白兔》,小白兔把飘落下的桃花当作小礼物送给好朋友们,收到礼物的小动物们会把花瓣作什么用,教师应该让每个幼儿都积极动脑筋回答问题。

2、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活动时,当幼儿做出回答或开始进行叙述后,可适当地采用追问的形式。例如:“森林小学”教师提问,小兔在上学途中会遇到谁,幼儿回答后,教师继续再问,再往前走又会遇到谁呢?

3、教师对于幼儿一下子答不上来的问题,可适当地进行鼓励。例如:看图讲述“西瓜船”,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要用西瓜当小船,幼儿对这个问题一下答不上来时,教师可鼓励、引导幼儿,西瓜皮在水里会怎样,小老鼠想做什么,幼儿思路就活跃了,并能积极回答问题。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形式多样的教学是核心,教师的循循善诱是机制,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亦诗《幼儿创造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祝士媛《低幼儿童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高志方《幼儿语言教学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4)侯永《幼儿家长教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

(作者单位:玉溪市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白兔创造性小朋友
小白兔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