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2018-10-21 09:32高志云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改革教育

高志云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教育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为新时期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陪。目前,外部环境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适应和把握机遇,迎接各种挑战,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

200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科学地表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中特别增加了“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观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内容,揭示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环要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为中等职业学校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本领、终身学习有基础。

二、正确处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如何求知,教育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我认为,对于中职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比教学更为需要,他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我们应该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增强的法纪观念,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是让学生获得做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教育和教学的关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三、开展专业改造,开拓发展新的专业

中职学校的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要有稳定的长线专业,也必须根据发展的需求对原有专业进行必要的改造,使旧专业焕发新的活力。如:机械专业应增加电工基础、维修电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电子专业应开设单片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计算机类业应突出专业特点,紧跟市场的需求,开设物联网应用专业等;计算机办公应用应作为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各专业应有相应的培养目标。

四、改革教育模式,拓宽学生高职升学道路

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低是一个的共同点,但其中部分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方面有特长是不能抹杀的事实,而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化与终身教育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的矛盾,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继续发展,因此必须在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比如“3+2”、“3+3”的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升学机会,也可吸引更多 的想升学的学生就读高等职业学校,为将来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各专业教学计划

首先,培养目标要具体化。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明确每个专业的具体化目标。包括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哪些工种岗位,是初级还是中级技术工或者第一线的管理人员,能否继续升学等,都作消晰的表述,使教师和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0世纪末,教育界就提出构建人才“立交桥”的创新思想,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层次从初级和高级单向排列的“直通车”模式,更加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各类人才 自身成长规律对教育的多样化要求。“各类人才”,可以概括为“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四个基本类型。

其次,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要有科学合理的安排。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类专业,一般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少数是升学为主,就业为次”的原则设置课程及安排教学时数。对以升学为主的专业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下,增设与升学相关的课程,并加大文化課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就业为主的专业适当增设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课程,加强创业意识和“财商”、礼仪方面的教育。为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新生入学时作必要的含有志向内容的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学习原始动机,提高教育教学绩效。

六、加强教学科研,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按社会、市场需要注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方面降低要求,大胆删除陈旧过时的偏多偏深而又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如:英语、语文降低语法等的要求,电工基础免去繁杂的计算。由于教材往往赶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

在教法上要考虑到中职生的接受能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专业实作课的教学,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我在VFP课程教学中,往往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先让学生学会具体的操作方法,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先让学生具体完成一个实例的操作过程,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认识相关的知识。在有了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理论知识,更易于接受。教学中素材或举例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增强学习的兴趣;利用“任务驱动法”,明确每堂课的任务,上机操作,要求学生人人过关。有检查,有记录,及时评定成绩,以“考”促“学”。

参考文献

[1]孟雅杰.《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探究》.《成人教育》,2017(9):81-83

[2]张向东,田太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0(3):33-34

[3]刘梅.《试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成功(教育)》,2013(22):205-205

[4]吴恩夫.《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科学中国人》,2016(36)

[5]王红梅,费文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技信息》,2008(30):377+404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改革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德育工作浅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