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登丁登寺旁》的创作目的

2018-10-21 12:29何琳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序言卢梭

何琳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看作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在序言中他写到:“现在有几个作家偶尔在自己的诗中采用了一些琐碎而又鄙陋的思想和语言……这本集子里的诗至少有一点和这些诗不同,即是在这本集子里有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有价值的目的。”《丁登寺旁》作为《抒情歌谣集》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诗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的价值主张。

一、抒发对自然之爱

华兹华斯与科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畔”诗人,华兹华斯深受自然熏陶,她九岁至19岁这十年期间在靠近湖区的豪克斯海堡读书,19岁以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曾徒步漫游阿尔卑斯山,1975年后定居在英国西北部湖区的塞特郡乡间。华兹华斯的一生有大量时间与自然亲密接触,因此他对自然有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丁登寺旁》作于1798年,描写了与妹妹重游丁登寺的所见所感,在这首诗里华兹华斯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怀河岸边的田园风光,毫不掩饰的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开篇写到“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长长的五个冬天!”这一句反复出现了“五年”“五个”“加上长长的”极言五年对诗人的漫长,后面的”终于又”“我又一次”表现出诗人对重游丁登寺的渴望和欣喜。过去五年的煎熬被眼前的自然之景给排除了,虽然只是幽静的野地却能使人宁静。这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美景,不过是树林、园地、山坡,但在诗人眼中却是生机盎然,他的眼中一排排小树是一行行活泼顽皮的小树精,这里,诗人情不自禁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华兹华斯曾说“拟人法事实上只是偶尔由于热情的激发而产生的词藻,我曾经把它当作这样的词藻来使用,但是我反对把它当做某种风格的人为的手法,或者把它当做韵文作家按照某种特权所享有的一种自己的语言。”在华兹华斯看来好的诗和好的散文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他尽量约束自己用片面演优美的语言而使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即少用修辞不矫揉造作。但这一句拟人句依然给人质朴自然之感,因为这是诗人心中激情迸发的结果而非刻意的雕琢,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因为重返自然的怀抱而产生了诗情随着这种愉快,诗人由一缕炊烟而幻想到流浪者和隐士的生活,给朴素的田园之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节诗人写了自然带给他的感觉,“每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寂寞而疲惫的时刻,它们带来甜蜜的感觉,让我从血液里心脏里感到,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使我恢复了恬静。”华兹华斯在这里表达了回归自然的观点。当人们厌倦尘世,感到疲惫苦恼的时候往往会回归自然去获得愉快和宁静,我国古代有许多隐士往往是这样,在西方最早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是卢梭。卢梭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工业社会带来城市人口剧增,环境污染,人心浮躁,道德败坏等一系列问题,于是卢梭提出了回归自然去寻找人类心灵的归属。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对后来的西方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华兹华斯回归自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自然使人宁静愉快,“整个无法理解的世界的沉重感,疲惫感的压力减轻了”“我们变成了一个活的灵魂”当诗人被尘世无益的纷扰烦恼时,便向自然寻求精神支撑,因为自然是生命的精神食粮,自然赋予人“思想的余光”,自然能够充实我们的心智,用宁静和美感来影响我们;用崇高的思想来养育我们。诗人对自然的爱已经有了崇拜之情,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孕育一切,是一切力量的来源,这已经将自然提升到上帝的高度。因而有学者认为华兹华斯是个泛神论者。

二、呼唤理性盛行

华兹华斯的诗是抒情诗;是西方史诗和叙事诗的一大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兹华斯的诗中情感的抒发是随意的、泛滥的。他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写到:“一切好事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个说法虽然是正确的,可是凡有价值的诗,不论是题材如何不同,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抒发的情感是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是经过沉思过的情感,而不是一瞬间的有感而发。诗人在诗中表达出来的是对女性的推崇,诗中多次出现“思想”“崇高的思想”等词语。第四节诗中写到:“那时节我像一头小鹿,腾跳山岭间,遨游大河两岸,徘徊在凄寂的溪水旁边。”这时诗人对自然是深深的痴迷,在自然的怀抱里随心所欲。这是儿童时代粗糙的乐趣,行为往往像动物一般追求本能而缺乏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发现这种对自然的迷恋不过是流于表面的颜色和形体,无需思想来提供长远的雅兴。后来诗人学会了看待大自然,“不再是青年时期不用头脑,而且经常听得到人生的低柔而忧郁的乐声。”诗人得到了一种能力—思考。比之青年时期因为愚昧而无忧无虑,在思考之中诗人体味了人生的喜与忧,但内心却更平静,并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诗中写到:“它带来了学高思想的欢乐,一种超脱之感,”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了思考,人才有了灵魂,才能去应付流言蜚语,急性的判断,自私者的冷嘲,硬心汉的随口应付才能不惧跑日常人生的全部忧郁的交际。有了理性,人才能有信念,才能感到愉快。诗人在诗中崇尚的是崇高的思想,什么是崇高的思想呢?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里写到“诗的目的在真理”,人只有思考才会快乐,而思考应是思考普遍的和有效的,因为没有一种知识,即是没有任何一般原理是从思考个别事实中得来的,而只有由快乐建立起来,单凭快乐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华兹华斯对理性的呼唤或许是对不理性的现实世界的失望,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喧嚣的充满着无意纷扰的城市生活的批评,并决心回归自然,因为自然馈赠给他成熟的心境和完善的思考能力,并因此更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的亲切。因为理性的指引,诗人在自然的关系中经历了儿童时期的沉溺于自然却没有充分认识的蒙昧无知到青年时期迷恋自然的颜色和形体再到能理性认知世界而倍感自然的亲切这三个阶段。华兹华斯在诗中呼唤着思想的余光。

小结

《丁登寺》旁中描繪了朴素的田园风光,并在自然之景中融入了诗人的思考,这首诗的动人力量大概在于其中真挚的感情,这包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深沉的爱和对理性的呼唤。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序言卢梭
自深深处
人生的最高哲学
《琵琶行(并序)》教学经验分享
大师的弯腰
三月序言
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The Study of “The Daffodil”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卢梭的绝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