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点

2018-10-21 11:21顾伟伟
天津教育·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倍数图形核心

顾伟伟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和完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也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运算、推理以及判断等过程,来达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要点分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开展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通常情况下会按照教师课堂所讲的方法或按照教材方法进行解题,很少通过自主思考来独立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养成核心素养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具有的强烈好奇心,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此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服装店同时卖出相同的衣服,每件衣服的卖出价格均为150元,但是其中一件赔了成本的30%,而另一件赚了成本的30%,试问同学们,服装店卖出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这样一个问题,并通过借助此类问题来扩展知识点。在教师举例示范完成后,让学生联想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例子,教师在旁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形成更加全面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

基于年龄特征,小学生更愿意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实践操作,由教师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十分强,在逻辑思维性较强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对知识进行探索。

例如在讲解倍数问题时,学生对于2的倍数以及5的倍数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这时就可以引入“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一问题,由学生动手列表格,并列出100個数字,让其动手列出3的倍数有哪些,再讨论是否可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如果无法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时,可以由教师列出几个3的倍数,并将各个位上的数相加,总结出3的倍数,得出其各个位上数字的和相加一定是三的倍数,并对这一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方式下,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使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思考习惯,在解决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养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启发学生能够拓宽思考思路,进而得到正确答案。

例如教师在讲解“组合图形面积”时,首先带领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之后由教师画出组合图形,让学生利用自己目前所学的知识思考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无法算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组合的基本原则将组合图形转变为基本图形来计算,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动手将组合图形变为基本图形,由学生自行计算,在讲解完成后,教师继续画几个组合图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所以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增长,对于数学的认知水平也在随之提升,所以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学习数学的态度。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对于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借助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问题时,可让学生计算班级中男生和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有多少,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教师也需要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倍数图形核心
倍数魔法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分图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找图形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图形变变变
参考答案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