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8-10-21 11:16张家明
消防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攻坚克难中队灾害

张家明

摘要:加快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任务的需求,是补短板、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专业队伍;建设

公安部、部消防局提出了建设灭火救援专业队伍的理念,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任务的需求,是补短板、谋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建设标准,笔者结合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建设情况,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定位

部局魏捍东副局长在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中对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定位是:关键时刻担负特定任务、具备打赢手段、能够一招制胜的攻坚力量。这是从作战需求出发给出概论,具体来讲,灭火救援专业队就是针对某一类灾害事故处置难点和技战术需求,由开展过针对性训练、具备专业技能素质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器材装备组成,在发生该类灾害事故时能够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灭火救援专业化队伍,可以是一个班组,也可以是一个整建制单位,还可以是多个编组经过科学编程后的编队。

灭火救援专业队与现行的执勤中队在职能任务、器材装备配备、执勤备战准备、作战编程上都应有明显区别。在职能任务上,专业队重在针对某一类灾害事故,任务分工极具针对性,而普通中队主要是应对普通火灾和一般性的抢险救援,应对特殊灾害事故的能力不强;在器材装备配备上,专业队重在根据某一类灾害事故处置针对性地调配、编组器材裝备,平时分散、战时集中、科学编组,而普通中队则是按标配备,比较统一且面广类多;在执勤备战准备上,专业队更加扎实、充分、更贴近该类灾害事故处置需要,细节上比较扎实,而普通中队则千篇一律;在作战编程上,专业队按照作战单元调动,整个编组就相当于一个中队,融合了多个中队器材装备,实现“1+1>2”的效果,这是多个中队之间的联合作战所无法比拟的。

二、组建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必要性

面对灭火救援形势和任务要求及火灾扑救战例分析,发现部队在灭火救援能力建筑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软肋”:一是部队攻坚克难能力不强。在近十年的几次特大火灾扑救中,攻不进去、找不到人、控不住火、长时间拿不下来的问题依然存在,但随着社会发展,灭火救援任务却越来越艰巨,群众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严峻形势倒逼消防部队“能力提升”。二是部队专业化程度不高。部队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普通中队特勤化已成为趋势,特勤队伍不特、不专的挑战已摆在面前。之前部局组织的战训工作座谈会上形成一个共识:消防部队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在专业精干、攻坚克难上下功夫。

公安部李伟副部长、部消防局于建华局长也在多册基层调研和座谈讲话中深刻指出了当前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要求加快推进专业队伍建设打造“拳头”和“尖刀”,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因此,加快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任务的需求,是补短板、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灭火救援专业队的建设思路

1.党委统领,强力推进,确保落到实处。

专业队伍建设已纳入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和十九大消防安保专项行动部署中,各地党委要高度重视,研讨建队思路,制定组建方案,明确职能分工,提出建队方向和目标,落实责任。可以先行先试,根据运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确保专业队切实能够发挥攻坚克难作用。

2.理清思路,明确定位,强调单元作战。

采取“1+1+N”模式,按照“属地主建、特勤主战、其他增援保障”的思路形成“一队多点”的攻坚力量布局,平时分散、战时集中,定期集训、联合演练。根据职能任务划分作战单元,每个单元由不同功能的车辆、器材组成,承担独立的战斗行动。若干个作战单元协同配合,组成特定编队,承担综合性战斗任务,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备、机动灵活的作战模式。

3.建标立制,规范建设,配齐人员装备。

专业队员的选拔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选拔方案,明确选拔标准,同时建立每年淘汰、补充的良性循环机制,着力培养骁勇善战的“工匠能手”。要结合地区实际和专业队建设需要,工作推进中要有亮点,如兰州支队在组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攻坚队时,坚持“防消一体”的中心思想,以“1+2”的模式组建攻坚队伍,即1个整建制中队加2个防火岗位工程师,并按照“三到位五必须”的运行模式开展工作。同时,要围绕不同作战能力需求,加强针对性、适用性、攻坚性器材装备配备,时刻坚持以装备谋打赢的思想,从细节上处处体现专业能力,展示专业化程序。

4.科学编组,等级调派,固化作战模式。

根据灾害事故情况优化组合,采取“1+1+N”的编组模式调派,并融入数字化预案平台系统,加强实战演练,战时一键式启动,发挥专业队破难题、能打赢的刀锋利刃作用。同时,合理分级,建立等级调派机制,确保指挥层级明确,应急响应快速,作战编成高效。

5.突出特色,精研专练,研究制胜战法。

坚持问题导向、实战牵引,以每类灾害事故处置技战术难点作为专业队练兵的牵引,研究规律、探索战法,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训练。明确作战单元任务分工,规范操作程序,专攻精研人装结合、技术战法和处置程序。

四、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的注意事项

1.工作落实要掷地有声,避免只列方案、停留在纸面上。

部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要避免工作落实在方案上、体现在纸面上,专业队就是多张皮,本质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是变化不大。

2.灭火救援专业队不是简单的拉支队伍、挂块牌子。

不能将组建灭火救援专业队简单地认为就是拉支队伍、挂块牌子,保持原有状态不变或没有区别,这样就流于形式、应付交差。要重点把握灭火救援专业队是关键时刻担负特定任务、具备打赢手段、能够一招制胜的攻坚力量这一中心。

3.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避免贪大求全、大包大揽。

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要避免贪大求全、大包大揽,不只是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要优化编成、形成合力、打造“杀手锏”,突出高、精、尖,实现攻坚克难、破难题的功能,切实解决当前灭火救援的短板问题。

4.要明确职能定位,延伸拓展,注重灭火救援专业队与相关力量之间的互补关系。

单位微型消防站、企业专职队在于处置初期火灾,小型站、标准站的作用体现在控早控小,而专业队重在攻坚克难、破难题,这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专业队建设既需要自身发力,更需要相关力量的辅助支持。要把专业队建设延伸到微型消防站、企业专职队和小型站、标准站,配齐人员、配足装备、练强技能,建立微型消防站、专职队、小型站、标准站、专业队合为一体、互为补充的作战力量体系,加强联勤联训,形成合力。

5.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专业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实践、创新与历练。要成立专班,集中精力、凝聚智力,紧扣技战术难点,专攻精研人装结合,技术战法和处置程序。要充分利用现有训练设施,依托辖区标志性建筑、大型企业单位等场所,分类开展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强化实地、实装、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攻坚能力。要主动参加典型灾害事故灭火救援战斗,当尖兵、当排头兵,通过不断的实战检验与磨合,增强把握战机、用于胜利的实力。

猜你喜欢
攻坚克难中队灾害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赓续前行
灾害肆虐
弘扬长征精神,勇于攻坚克难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
中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