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秘诀

2018-10-21 06:48曾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初中数学

曾艳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显得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能够对学生加以有效的熏陶,继而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并且从发展的角度论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以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秘诀

从本质上分析,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具有极大的关联,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改善学生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较差的现状。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则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极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有章法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能。[1]

一、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形成极好的自律性,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其掌握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探索能力有极大的助力。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预习能够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而且能够与同学及教师予以更好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对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去理解预习无法达到的内容。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学生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长久下去必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就会在预习过程中联想到之前的一元一次方程式,从而能够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衔接,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2]

二、鼓励学生形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从而导致很多内容的学习存在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质疑问难属于比较中肯的学习品质,这能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能够起到培养他们勤于思考与进取的意志品质。因而,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具体措施如下:教师要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极高的重视,即使学生的问题存在诸多错漏也给予其精神肯定,并且耐心引导学生提出更准确的教学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态度,在以后的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就能及时解决了。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创设质疑问难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也适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的提出数学问题。[3]

三、引导学生形成自觉探究学习习惯

根据以往的学习理论可知,学生的学习错误不能仅仅是依靠教师予以完善,更需要学生能够具有自我否定的过程,借助数学学习的错误,引发数学冲突,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完成数学思维,并且能够进行科学数学批判性思考,自觉探究数学学习,针对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能够从不同的立足点,运用另一种解决方式,进行再思考,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帮助學生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得以不断进步。例如:平面上四个点,借助其中的每两个,画出一条直线,提问:总计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能够获得初步探究结论,而对于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同时对其进行再分析,通过教师的上述引导,学生能够对于自己获得的结论进行有效的推理验证,从而明确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而对于错误的结论则需要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由此能够促使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得以质的飞跃,获取相对正确的结论,最大限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有效性。

四、重视课堂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差异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有差别的,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无法满足教学所需,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功能性作用,对学生的问题则需要给予科学化的评价,由此能够更好的完善学生主动提问行为,由此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以最大限度改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运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学生,使其能够对学生的提问予以有效的评价,并且可以进行引导,继而促使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能力,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必将能够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是,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还需要强化生生之间的评价,这样学生能够从彼此的身上学到更好的学习习惯,继而优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水平。[4]

五、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礼仪素材,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在数学教材中,礼仪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礼仪素材,在教学知识时,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根据“购物”教学内容,进行节约、艰苦奋斗教育;而在教学"租船"和"派车"等内容时,对学生渗透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以及见到老、幼、孕、残要主动让位的教育等.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从空洞的说教中解脱出来,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极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也是打破当前教学弊端的有效策略,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爱钦.寓学于乐——培养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秘诀[J].新课程·中学,2014,(9):358-359.

[2]葛敏洁.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2):32.

[3]张孝武.培养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新视角[J].魅力中国,2018,(6):148.

[4]周春美.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3):83.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初中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