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韩)语MTI(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2018-10-21 08:51白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解决方案

白芳

摘 要:翻译硕士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端翻译人才。而朝(韩)语MTI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手段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完善。本文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朝(韩)语MTI培养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改善方案,意在为新建MTI培养单位提高培养质量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朝(韩)语,MTI) 专业建设 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高端翻译人才缺口很大,为顺应市场需求,翻译硕士专业应运而生,其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近年来,随着中韩建交,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频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为朝(韩)语MTI专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

但朝(韩)语MTI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纯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着重对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朝(韩)语MTI专业建设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国内朝(韩)语MTI专业建设尽微薄之力。[2]

一、朝(韓)语MTI专业开设的背景和现状

中韩建交以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频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近年来,韩朝关系缓和,统一指日可待,在这种大背景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朝(韩)语口笔译人才就迫在眉睫,为此,应运而生的就是朝(韩)语翻译硕士专业。中国的朝(韩)语MTI专业设立始于2010年延边大学开设的“口译-翻译研究生院”,截止到2017年全国已经有21所高校开设了朝(韩)语MTI专业。为了满足社会对朝(韩)语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但“自主设置课程、学制,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导致专业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二、朝(韩)语MTI专业建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知识结构单一,缺少专业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种类日益细分,如关于文学作品、最新科技成果、庭审、会议、医学、工业等的翻译人才,要求翻译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缺乏特色也是朝(韩)语MTI专业的致命伤。现阶段各院校培养计划没有联系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脱离市场需求,未充分认识到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例如发达城市可以着重培养会议,法律翻译,沿海城市致力于贸易,海洋翻译人才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就近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效培养实务技能。

2.教材更新缓慢,形式单一

自教育部批准朝(韩)语MTI招生以来,翻译硕士教材编写就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对现阶段朝(韩)语翻译硕士的主要教材进行了如下统计:

1.中韩/韩中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4

2.韩国语口译教程,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3.韩国语泛读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韩中·中韩口译教程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12

上述教材是朝(韩)语MTI专业学位教材的小部分摘录,教材的出版年度多集中在2009年之前,部分教材虽有更新,但只是“换汤不换药”,封皮部分有所改变,实际内容没有太多变化。而MTI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的摇篮,对译员掌握时事的速度,时俱进能力要求很高。而这些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MTI翻译人才的要求,致使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没有专攻,学无精专,无法胜任任何一种翻译。

3.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实践经验

翻译硕士与语言专业硕士最大的区别在于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培养,而语言专业则侧重于理论教学。而目前,MTI专业的教学仍处于填鸭式教学,缺少学生的参与互动环节,翻译实践的机会。即使课后布置大量的翻译作业,但因为缺少和业界的交流,这些作业就变成了纸上谈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翻译实践的机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自身能力。

4.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翻译硕士作为新兴学科,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专业的翻译知识,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成果。而现在大多数朝(韩)语MTI教师都是从语言学专业中途转行过来,缺乏实践经验和翻译成果,这些教师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对MTI的教学特点理解不够透彻。这就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贫乏,无法满足翻译市场的需要。除此之外,担任MTI课程的教师还应该具有贸易、法律、工业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各院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特色型MTI专业。[3]

结语

本文对朝(韩)语MTI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朝(韩)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相关研究较少,与相对成熟的英语翻译硕士相比,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缺少专业特色;教材更新缓慢,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实践经验;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是朝(韩)语MTI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的朝(韩)语翻译硕士才能有质的飞越,实现人才的高效培养,满足国家和市场对朝(韩)语口笔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4).

[2]刘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5,(5).

[3]王军,于珈懿,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6,(4).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国产制浆造纸装备华章解决方案
UCloud云汉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发布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