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调查研究及建议

2018-10-21 08:51智普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小学生教师

摘 要:本文基于山西5所小学家庭作业布置上存在的问题,从家庭作业数量、内容、批改与反馈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试图建构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从教师批改情况上,应该更多的进行赏识教育,更好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与应用知识,为找到小学生家庭作业改革的有效路径提供依据。

关键词:家庭作业 教师 小学生

家庭作業是“教的补充”、“教的强化”,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来看,各方研究更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轻视了对家庭作业的改革,从而导致了家庭作业的改革明显落后于课堂教学的改革[1]。另外,从世界范围看,家庭作业在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2]。

家庭作业的布置环节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有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完成大量的课程学习、知识的累积、竞争性的考试,还需要有独立作业或者课外自修科目学习,这些学习仅凭校内时间来完成,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把课堂学习延伸到校外时间是必然的[3]。而如何能够让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一方面能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获得愉悦感,提高学习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

通过对山西太谷县5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小学家庭作业的现状,发现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五所小学,分别是3所县级小学、1所乡镇级小学、1所村级小学,从行政区域划分的层面进行调查,使调查更加全面,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性。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将小学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即低年级组(一、二年级)、中年级组(三、四年级)、高年级组(五、六年级),小学低年级组主要运用访谈法,每校15份;中、高年级组运用问卷法,每所学校发放60份,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教师卷共发放30份,每校10份,随机发放;访谈教师每校2人,随机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不同年级家庭作业的数量的调查

问卷中对“您每天布置的作业控制在多长时间以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表1数据表明:低年级组的教师中回答没有作业的占 28.2%,把作业量控制在 30min以内的占 71.8%,没有超过45min的;而中高年级没有作业的占比为0,作业量控制在 30 min以内的 47.3%、45 min以内的 32.5%、1 h以内的 21.2%;高年级教师把作业量控制在45min 以内的 27.3%、1h以内的 38.4%、超过 1 h的占比达到 35.3%。表1数据表明作业量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增加,一方面与教学内容低年级简单,而高年级难度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高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有关。

2.家庭作业的内容方面的调查结果

(1)作业目的

问卷对“您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什么?”(多项选择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表2表明,低中高年级中有接近50%的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仅仅是检查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而有20%~30%的教师则是为了应对考试,仅有15%左右的目的是为了能力培养;其中,有近 30%的高年级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说明,很多学校教师对家庭作业目的的认识还停留在“巩固知识、应对考试”的传统价值上,却忽视了家庭作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一结果与高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有关。

(2)作业依据

本问卷针对“您布置家庭作业的依据为?”(多项选择题)进行的调查,结果如下,结果如下。

表3结果显示,所有年级教师布置作业依据课程标准的比例占到 20%左右,而依据教材和教辅资料的比例占60%以上,而教师自定义作业的比例仅仅占10%~15%。这说明,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布置方式,依据教材或教辅资料布置家庭作业。这一结果,不利于根据孩子自身需要,不利于个性发展。

3.家庭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作业的批改,对学生访谈中“老师批改家庭作业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调查。

表4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会采取分数或简单的对错批改方式,仅有一小部分教师会在批改之后附上一些文字性的评语指出问题,或者是一些文字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很多教师批改作业也只是简单的判断对错、打分,而忽视了单独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的机会,而进入到中高年级段后,也仅有有一小部分教师(15.7%)写评语的方式批改,这会使得学生对待作业不认真,还容易使得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进行抄袭。

三、建议和思考

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在家庭中的延续。优良的家庭作业,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记忆与思维,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技能。学生通过做作业,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与应用知识。此外,优良的家庭作业,还能增强学生对学习与未来工作的责任感[4]。

1.家庭作业的量要力求“少而精”

家庭作业布置要坚持 “少而精”的原则[5]。调查结果中存在的中高年级的作业量过多的问题,这会使得学生身心都受害[6]:一方面,由于每日作业总量过多,使得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的完成作业占去了学生汲取丰富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和进行实践操作、探索知识的时间,从而抑制了学生智力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作业内容要促进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能设计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业,通过定期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综合出一些能够促进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推理方面的能力的家庭作业[7],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另外,通过一些学生、家长资源和教师自身资源为辅助,充分有效地挖掘家庭作业的形式[8]。作业书写出思维过程,家庭作业应提倡、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探索问题。

3.评价反馈阶段要多些赏识性

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一般采用“阅”、“优、良、中、差”等极其简单的评判,这给学生一种老师应付差事,学生也不自觉的去应付。这种简单的评判学生辛苦完成的作业,不但缺乏艺术性,而且没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成果,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9]。特别是小学阶段,正是自尊心、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应更多的进行赏识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仅仅是传授,更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感受学生的想法,尊重和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中的困惑,并给学生积极的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以后学生也会重视作业。对未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少惩罚多鼓励,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自信心与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陈桂生.“作业”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59-61.

[2]王圆圆.济南市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情况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冉维维.中学语文作业的研究[D].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5(2).

[4]刘叶.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5]王静娴.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22-24.

[6]郭华,刘晓敏等.国内四省区普通中小学作业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学报,2006(12):21-23

[7]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2.6:47-52.

[8]刘叶.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9]张雅琪丛冰玉李洋.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课外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1:69-370.

作者简介

智普(2002.8—),女,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小学生教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是小学生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