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g小调叙事曲》音乐结构及其“悲情”内涵

2018-10-21 12:44任肖宇
黄河之声 2018年16期
关键词:曲式结构肖邦

任肖宇

摘 要:“悲情”内涵作为一种浪漫主义特有的风格范畴,也是肖邦音乐里最为宝贵的深刻的人性意蕴体现。本文从肖邦“悲情”内涵的源头追溯出发,结合作品特殊复杂的曲式结构对肖邦音乐中的悲情性内涵进行分析,同时力求站在“悲情”内涵这一富有哲学意味的审美把握中解读肖邦音乐。

关键词:肖邦;《g小调叙事曲》;曲式结构;悲情内涵

一、肖邦“悲情”内涵的源头追溯

肖邦的音乐同欧洲一切具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一样,包含着一种深层的人性意蕴。对于肖邦的音乐来说,这种人性意蕴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悲情、悲剧性直至悲剧、戏剧性之中。它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潜在的社会心理原因,对于大部分西方音乐研究者来说,对贯穿肖邦一生的悲剧性的经历早已再熟悉不过了。祖国沦亡造成的巨大情感创伤、难以排解的眺望故土的乡愁、社会境遇和故乡亲人友人的生离死别带来的孤独和忧伤,以及爱情的失败深深地影响着艺术家的情感世界。正是由于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作曲家个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肖邦音乐中悲情内涵的诸多因素。

肖邦亲自对舒曼说过,他的这首叙事曲是受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而写成。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介绍这篇叙事诗说:“其诗取材古代,有英雄于败亡之余,谋复国仇,因伪降敌阵,渐为其长,得一举而复之”。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受到此诗影响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事实上,肖邦的这首叙事诗的内涵绝不仅限于对这一历史故事的某种描述,这里毫无疑问地渗透着肖邦本人对华沙起义失败这一悲壮事件的情感反应。

二、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音乐结构及其“悲情”内涵

肖邦在写作叙事曲时面临着由新的体裁和内容所提出的新的创作任务,作品按照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总体结构进行了布局,但传统的奏鸣曲式不能满足于肖邦的创作构想,因此,肖邦将奏鸣、回旋、变奏的原则按照新的要求再度有机融合以适应表达叙事曲的史诗性和戏剧性。整部作品沿着抒情性向悲剧性转化这一线索贯穿发展于整个曲式构造发展之中。呈示部中主副部两个基本形象最初都是抒情性的,主部形象较暗淡,副部形象较明朗,但两者并不是传统奏鸣曲中互相矛盾对立,而是更趋向于前后的派生关系。在整首作品中,主、副部各出现了三次,连接部具有独立意义,展开部中插部的加入又使得结构富有回旋曲式的意味。这些综合因素的融合及应用使作品的整体结构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综合多样的曲式结构。

肖邦在展开部发展中同样采用了与呈示部主题材料变形变奏的手法进而将音乐的抒情性性格转向热烈的英雄性性格,音乐在此进行了一次升华。副部在即兴性段落以后再现时,继续发展着英雄气概的性格面貌作为再现部的第一个主题。原来色彩较暗淡的第一主题推迟到乐曲最后,用以表现悲剧性热潮的增长,并贯穿到悲剧性冲突的尾声中。肖邦自由地运用奏鸣曲式框架将变奏、变形手法和即兴演奏的因素融入其中用以代替真正的展开,展开部采用了新材料的插部,插部的出现扩展了展开部的规模,使“展开”有了新的意义,也使再现部的出现增添了一丝期待。

为了加强作品悲剧性的结束,强调收拢性,再现部采用了副部先于主部的倒装结构形式使得曲式两端以相同的主题材料遥相呼应,首尾对称。音乐形象关系的重塑对主题升华起到了很大作用,材料衔接的统一性和前后对称的调性布局凸显了音乐发展的紧密感,悲剧性热潮在层层递进中达到了高峰,最后尾声在庞大结构设计下将悲剧性延续至乐曲终结。这样的精心构思使得音乐情绪发生着微妙转变,也体现了作曲家內心不得言说的深沉苦闷和豪情悲壮。

三、结语

纵观肖邦音乐中蕴涵的种种“悲情”意味,它作为一种浪漫主义特有的风格范畴,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审美经验。肖邦运用独特巧妙的创作方式赋予作品更深层度的内涵,这部《g小调叙事曲》正是深刻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强调和呼唤。在肖邦的心中,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紧密联系,对于历史的悲怀,对于现实的批判,对于内心的狂热和未来的憧憬,此时的“悲情”早已转换成人们跨越时空的思想共鸣。品读肖邦的音乐,置身于“悲情内涵”这一特有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经验,对我们理解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典传承和风格演变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视界。

[参考文献]

[1] 张驰,阳燕.肖邦钢琴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 2010,12.

[2] 李永.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J].齐鲁艺苑,2008,08.

猜你喜欢
曲式结构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的魔法
肖邦的魔法
肖邦的魔法
拉威尔水中嬉戏的演奏艺术
拉威尔水中嬉戏的演奏艺术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