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社会中的化学

2018-10-21 10:50何正开��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手工业元素符号唐三彩

何正开��

【中图分类号】 S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03-01

随着对火的利用,人类逐渐告别了蒙昧的史前时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古埃及,人类开始进入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与史前时代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部分居民从原始的狩猎者转变为春季播种秋季收割的农民。这一转变使当时世界上很多游牧民族变为定居的农耕民族,因此原始的手工业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长达将近5000年的农业社会中,化学还没有上升为一种科学理论,而只是作为实践经验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当中。

一.化学对于农业的贡献

农业诞生之初,人类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田间管理,而只是把种子随意播撒在居所附近的平原和山坡上,更谈不上施肥了。究竟人类是怎样学会使用农家肥的,说法不一,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鸟类出现比较多的地区,虽然农作物会被吃掉一些,但整体长势比鸟类出现少的地区要好。开始人们不明白原因,后来才逐渐知道是鸟粪的功劳,于是人们主动收集人畜粪便,将其播撒在庄稼地里。农家肥的使用,是早期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南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玉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农业因使用农家肥而增产,人口也随之大量增加。而在手工业中,化学更是体现出了辉煌的成就。

二.化学对于手工业的贡献

手工业开始是农业的副业,后来逐渐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产业。由于手工业相对于农业的复杂性,所以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就表现的更为明显,成就也更辉煌。下面主要谈三个方面:

1.贵金属和炼金术。

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大多数拥有美丽的色泽,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相当大,在一般条件下不易起化学反应。

金,俗称黄金,英文gold,元素符号Au。Gold一词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geolo(黄色),元素符号则来自拉丁文“aurum”(光辉黎明),其金黄色的光芒可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古今中外,这种迷人的光芒勾起了人类心灵深处强烈的欲望。

银,俗称白银,英文silver,元素符号Ag。Silver一词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siolful(银);元素符号则来自拉丁文“argentium”,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其光泽犹如皎洁的月光。

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是金的15倍,但它大部分以化合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

银还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很多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迷直到现代才被解开。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更多的欧洲人紧随其脚步,也来到了这块与世隔绝的未知大陆,绝大部分目的都是为了寻找黄金和白银。

铂,俗称白金、铂金。由于当时的识别能力低,人们搞不清楚它是什么,淘金者们就把它称作“劣质银”。后来有一些不法之徒将其掺入黄金中制成伪金币以牟取暴利,一度造成西班牙国内金融市场秩序大混。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闻讯后大怒,下令将所有搜集到的“劣质银”倒入大海。

中国铂矿资源很少,其储量不及世界储量的1%,只能满足需求量的百分之几,主要用于工业。铂金首饰的生产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地区的厂家生产。

三.青铜器和铁器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生活中除了金银等贵金属之外,还有铜、锡、铁等常见金属。青铜器和铁器是两种重要的代表。

青铜器的材质“青铜”是铜(Cu)和锡(Sn)的合金。由于在世界各地均有出土,所以它们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约6000年前—5000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青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青铜武器。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时期就能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青铜器,在世界上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代表了我国先民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再加上无铭文的,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四.陶器和瓷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形状,干燥后经火焙烧,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

陶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土,其中有一类闻名中外,它就是唐三彩。这一类陶器盛行于唐代,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所以人们习惯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焙烧后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麗的艺术魅力。它们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的特征是一致的。其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等,今天看见它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盛唐时代。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脱胎于陶器,因为它是由一种特殊的粘土——高岭土烧制而成的,它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高温(约1280℃—1400℃)烧制,其表面不同的釉色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瓷器以其低廉的成本和耐高温、耐腐蚀的优点,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唐代中后期,中国瓷器开始远销海外。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所以选择海路,即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它的起点在中国东南沿海,沿南中国海南下到达马六甲海峡,再经印度洋直到非洲东海岸,或经红海到阿拉伯、埃及,过地中海直至欧洲。另外还有一条海路向东直通朝鲜和日本。最近考古学家们在这条海上商路的沿岸和海底陆续发现了很多瓷器及其碎片,它们就像一颗颗闪闪的明珠,照亮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手工业元素符号唐三彩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唐三彩”是哪三彩
反思“工匠精神”的流行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越南雄王时代之经济篇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符号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传承和创新
闯关!敢不敢
上海开埠与郊县手工业的转型
唐三彩大举布局华中地区武汉20家门点正面对抗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