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

2018-10-21 04:09潘洁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潘洁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中药房门诊开出的处方进行调查,对处方中普通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数量、处方金额、应用人群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记录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涉及的科室,每月处方数量及处方金额,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普通饮片处方数量明显比中药配方颗粒多,普通饮片的处方金额明显优于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及金额呈逐月上升趋势,中医内科是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最多的科室。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价格相对昂贵,中青年人群选用较多其用药方便,各类疾病中均有应用,尤其是中医内科应用广泛。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同时提高了对中药药剂师的要求。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效果;现代化中药房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中药材资源丰富,是中药材生产、使用大国。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精粹,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具有治病防病作用,近年来人们对中医的接受度明显升高。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其需要通过酒炙、炒、浸泡、煎煮等方法方可服用,操作复杂。随着制药技术不断发展,中药材制作工艺也有了明显进步。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传统饮片制成颗粒形式,其饮用方便,可即冲即饮,药厂完成加工后医院直接进行调配、组方,可降低药师工作量。中药房是中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患者就诊最后环节,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研究就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门诊中药房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开具的38240张处方。

1.2方法

对38240张处方中普通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量、处方金额、应用人群进行统计,并记录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涉及科室、每个月处方数量及处方金额。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普通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比较

普通饮片处方共33328张,处方金额为2359276.22元;中药配方颗粒处方4912张,处方金额为956548.00元。使用普通饮片人群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使用中药配方颗粒人群以45岁以下人群为主,见表1。

2.2门诊中药房每月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情况

通过对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门诊中药房开具的4912张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进行分析发现,中药颗粒配方处方数量及金额均呈逐月递增趋势,见表2。

2.3各科室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情况

通过对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门诊开具的4912张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所涉及的科室进行分类整理发现,中医内科是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最多的科室,其次为骨伤科、妇科、针灸科、西医内科及其他科室应用较少,见表3。

3、讨论

颗粒处方这种新概念、新技术、新设备、新的调剂方式目前已经渐渐地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并且接受,鉴于这一年的实践,我们在工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对这种新剂型的调剂模式进行深入地了解。

现代化中药房包括设备现代化、改变中药形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现代化等,要求全面提升中药房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以往中药主要为零散药材,药剂师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拿药,患者可以在医院熬制,也可在家自行煎煮,操作过程中如果未严格按照医嘱会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制药工艺不断改进,小包装饮片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药剂师取药方便,中药房的卫生环境也有所改善,药物剂量准确度高,误差小,配方差错有了明显降低,不仅为患者节约了治疗费用,还节约了药材,降低了药剂人员的工作量,体现了中药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属于新技术下顺应现代化要求的新产物,利用新设备、新调剂方式对中药材散剂进行加工处理,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的肯定,是现代制药工艺的新成果。

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较普通饮片高,中药配方颗粒运用了新技术设备,其浓缩、提取等过程较普通饮片复杂,一台设备需要1名工作人员配合,制药成本上升,应用起来较普通饮片更为方便,所以价格相对较高。通过对应用人群进行分析发现,中藥配方颗粒 45 岁以下人群占 69.37%,普通饮片中 45 岁以上人群占 76.70%, 这可能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较普通饮片贵高,中青年人一般均参加工作,有稳定收入,固定收入较其他人群多,能够负担治疗费用。

在中药配方颗粒制作及使用过程中,药剂人员应根据门诊就诊人数合理配置设备,每一台设备安排1名工作人员配合,每两台设备安排2~3名人员配合。制作过程需在密闭的室内进行,保持空气干燥,温度维持在25℃,湿度为30%,避免颗粒受潮发生质变,导致调剂失败。加工后的颗粒无明显鉴别特征,在操作时要精神高度集中,一人录入,一一核对,规范操作。每次调剂完成后用软毛刷将药盘口、调剂瓶口的细末分别刷入安装药袋、调剂品内,提高剂量的准确性,防止污染下一剂药,减少药品残留,节约药材资源。在高温高湿季节使用调剂器时可打开调剂盖,便于直观观察有无药物潮湿、干结现象,方便及时换药,提高调剂质量。仔细核对药品信息,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补货、调货,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新工艺的新成果,将中药材制成颗粒,便于患者携带、服用,疗效与普通饮片一致。将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现代化中药房提高了药剂师的工作效率,患者的满意度高,有利于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丹,陶兴宝,张超,等.采用SWOT分析法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2017,28(1):1-5.

[2]郭明星,吴诚,童卫杭,等.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等效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9):1107-1110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