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触摸加强种鸡饲养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2018-10-22 04:36韩文格
科学种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嗉囊种鸡耻骨

韩文格

目前种鸡公司要想发挥出种鸡的遗传潜力和保持鸡群的生产效益,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正规化的生产管理方案。为此,我们由原来仅凭主观经验评估种鸡发育状况,转变为对种鸡实施触摸技术,不仅可以判断鸡只是否健康,还能够根据触摸结果制订相关管理方案,从而促使种鸡发挥出优良的生产水平。下面具体介绍种鸡触摸技术,望对种鸡场养殖有所帮助。

一、触摸嗉囊

1. 嗉囊饱满度的重要性

触摸嗉囊是检查雏鸡是否都已采食到饲料和饮水的实用方法。如果雏鸡未达到标准的嗉囊饱满度指标,说明其采食、饮水能力差,雏鸡的早期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且骨架发育也不易达到预期水平,从而影响种鸡的均匀度和生产潜力。

2. 触摸时间

应在雏鸡入舍后48小时内对其嗉囊饱满度进行评估,前 24小时最为关键。通常在入舍后2小时内进行初次触摸,检查雏鸡是否已经食入饲料和饮水。随后在入舍后的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进行检查以评估鸡群食欲建立情况。

3. 触摸步骤

工作人员先在育雏区域内的3~4个不同点分别抓取10只左右的雏鸡(共30~40只),将其放入抓鸡筐。然后小心抓取每只雏鸡,用拇指和食指轻轻触摸每只鸡的嗉囊,同时根据以下分类记录好每只雏鸡的嗉囊情况:饱满、柔软而圆润,说明雏鸡已采食到饲料和饮水;饱满但较硬,仍能感觉到饲料的原始物理状态,说明雏鸡已采食到饲料但饮水量不足;嗉囊为空,说明雏鸡没有采食到饲料和饮水。将每种类别记录的雏鸡数量除以总评估的雏鸡数量再乘以100%,可算出各类别所占百分比,即得出嗉囊饱满度指数,最后与嗉囊饱满度参考指标(表1)进行比较。

4. 结果分析

表1 雏鸡嗉囊饱满度参考指标

嗉囊饱满度指数超过参考指标,说明雏鸡管理及时到位,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如果嗉囊饱满度指数低于指标5%,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雏鸡入舍前是否按要求对鸡舍进行预温;二是观察雏鸡生长是否处于最舒适状态,如果出现不适反应,要及时调整鸡舍温度、垫料温度和舍内空气湿度等;三是育雏区域的光照强度是否满足鸡只需要、通风量是否适当;四是雏鸡能否自由采食、饮水。此外,还需要确保90%育雏区域铺有育雏纸,上面撒有饲料,并少量多次地在育雏纸上添加饲料;在使用水线的同时使用额外的真空饮水器,以便每只鸡能够饮到足量的水。

二、触摸鸡只大小

1. 触摸大小的重要性

生产实践中会出现以下情况:鸡群中每只鸡的生长速度相同,但有的采食时间较短且采食量较少,这说明有的鸡只饲料转化率较高,但为鸡群均匀度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在雏鸡入舍后尽早逐只触摸鸡只大小,并根据大小将鸡群及早分群,因为分群越早鸡群以后分化越小,否则雏鸡刚开始如果相差10克、育成期就会相差100克甚至200~300克,如此鸡群很快形成大、中、小不同群体,并且开产时间不一致,将严重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

2. 触摸时间

一般在雏鸡入舍后第三天进行,因为此时鸡只能够自由地找到饲料和饮水,嗉囊饱满度达100%,不会影响雏鸡的早期活动,并且比较容易区分强壮鸡和弱小鸡。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在雏鸡入舍时结合清点数量将鸡群中的小鸡顺便挑出。

3. 触摸步骤

首先在雏鸡入舍时做好放鸡计划,备好空栏。在保证全群鸡有水有料的前提下,即在管理到位的基础上,请有经验的养殖人员用手触摸。与免疫接种的操作一样,将一个栏的鸡全部挡住,用手逐只将雏鸡抓出并感觉其在手内的大小,根据大小判断出不是小鸡的放回本栏,小鸡放入备好的器具中,待器具装满后倒入空出的小鸡栏。最后清点各栏鸡数、调整鸡群,除小鸡栏外其他各栏鸡数尽量一样,以便算出料量和进行饲喂管理。

4. 采取措施

首先降低小鸡群的饲养密度,这在生产中最容易被忽视,部分技术人员误认为小鸡个体小,应往小鸡栏内多放些。将小鸡放置到温度适宜、容易观察饲喂的位置,加强管理,做到少喂勤添。如果经过1周饲养,体重仍未赶上标准,可以延长育雏料使用时间并适当增加料量,特小鸡应每天多添加饲料6~8克/只,可有效支持鸡体达到适当增重,促使其经过4~5周特殊饲养达到体重标准,否则淘汰出群。始终赶不上体重的鸡只不但影响鸡群均匀度,在同样免疫条件下产生的抗体较低,是诱发疾病的传染源。实践证明,特小鸡在开产时根本无法按时产蛋,最好的情况也是产1~2枚就停产了,所以建议淘汰特小鸡。

三、触摸耻骨间距

1. 触摸耻骨间距的重要性

定期触摸种母鸡耻骨间距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出母鸡的性成熟情况和开产时间,以便及时对鸡群进行光照刺激。如果耻骨间距达不到或超出预期目标,就要及时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以利于种鸡发挥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2. 触摸时间

种母鸡13周龄时耻骨仍呈封闭状态,直至17周龄才开始逐渐打开,所以应从15~16周龄开始触摸耻骨直至种鸡开产。触摸耻骨间距应定期进行,建议技术人员最少每周检查1次。

3. 触摸步骤

触摸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触摸时不需要任何设备,仅用手指轻柔而准确地进行物理性检查,由于每人的手指大小和力度有所差异,所以耻骨间距检查工作最好由固定人员进行。

技术人员应缓慢而小心地进入鸡群,随机抓取鸡只。正确的抓鸡方式是:首先抓住鸡的大腿上部,轻柔地将手指放在耻骨之间,记录能宽松地放入耻骨之间的手指数,随后将鸡只放回大群中。然后重复这样的操作,每次都记录好能宽松放入耻骨间的手指数。每栋鸡舍每次最少检查20~30只母鸡,根据指数(即放入耻骨之间的手指数)0、1、2、3分类,将每种类别记录的鸡只数量除以抽查鸡只总数量再乘以100%,可计算出各类别指数的百分比。表2为不同日龄种母鸡耻骨间距参考数据。

表2 不同日龄种母鸡耻骨间距参考数据

任何日龄鸡群,相同的耻骨间距指数的比例应该达到80%~85%,比如开产前10天达到2.0~2.5指的鸡数应该占到整个鸡群的80%~85%。如果在某一特定日龄相同耻骨间距指数的鸡数所占比例低于80%,或者耻骨间距达不到预期目标,就需要进行调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主要检查方法和结果分析应根据手指检查结果为标准,不能以尺子测量的耻骨间距为准。

4. 结果分析

如果相同日龄鸡群耻骨间距差异较大(间距指数比例低于70%)时,应推迟加光刺激,直到同一耻骨间距指数达到80%~85%或者最晚推迟到154日龄进行光照刺激,从而使鸡群有更多的时间使耻骨间距指数自然地达到一致。如果耻骨间距达不到该周龄的预期目标时,应检查鸡群不同周龄的体重,如果体重达不到推荐目标应调整饲喂量,逐渐使体重在光照刺激前或开产时达标。如果耻骨间距大于该周龄预期目标时,应结合体重情况提前进行光照刺激,这种情况下鸡群的产蛋持续性会受到影响。所以,应检查不同周龄鸡群的体重,下批鸡群的体重尽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此外,还需检查育成舍的遮黑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不能有漏光。

四、触摸胸肌

1. 触摸胸肌的重要性

定期触摸鸡只胸肌,可以从感官上了解鸡群在不同周龄的发育状态、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以便养殖者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鸡只的任何生长阶段,如果鸡体胸肌过大,很有可能体重超标且脂肪沉积增加;相反,若胸肌发育不足,则鸡只体况发育较差。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对种鸡的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2. 触摸时间

从鸡群入舍直至淘汰,每周定期触摸胸肌1次,建议结合称重同时进行。鸡群触摸胸肌的关键时段:母鸡为开产前期(19~24周龄),公鸡自15周龄至开产前以及产蛋期执行淘汰计划阶段。鸡群整个生产周期保持最佳胸肌丰满度非常重要,但在整个产蛋期的不同阶段鸡群体况微有区别。

3. 触摸步骤

通常结合称重工作顺便对鸡体进行触摸。鸡群数量少时(2000只以下)最少抽取50只母鸡或公鸡进行称重,鸡群数量大时抽取2%的种母鸡和10%的种公鸡进行称重,技术人员监督工人称重的同时随手逐只触摸鸡体胸肌即可。触摸方法:用左手抓住鸡只的两条腿,右手沿着龙骨表面触摸龙骨突起,并感觉其两侧的胸肌形状、大小和硬度。例如26周的公鸡,龙骨很容易感觉到但没有突起,触摸胸肌结实而呈弧形,龙骨两侧之间感觉到间隔(体况指数为2)。所有鸡只触摸后均按指数1、2、3进行评分,1代表胸肌发育不足,2是理想的发育指数,3说明胸肌发育过大,详见表3。最后记录每只鸡的体况指数并计算鸡群的平均指数,同时与体重、均匀度结合起来确定适宜的饲喂管理方案。

4. 结果分析

表3 鸡只胸肌发育指数情况表

如果鸡群平均体况指数达到2左右,说明体况良好、体重达标,可按照原计划增减饲喂量。如果体重达标且指数下降,建议适当增加饲喂量并查找体况下降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如果体重低于标准且体况指数也较低,不仅要增加饲喂量、降低饲养密度,还要检查饲料分配及公母分饲系统的效果。如果体重超标且体况指数较高,建议饲养管理以保持体重增长为宜,进而核实饲料分配与公母分饲系统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因为每个技术人员触摸胸肌的感觉有所差别,如果不同人员触摸会造成相同鸡群体况指数有所不同,所以最好每周由固定人员进行胸肌触摸。另外,如果某鸡群种公鸡平均体况指数为2,其他鸡群最佳体况指数可能会有轻微的上下浮动。

猜你喜欢
嗉囊种鸡耻骨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孕晚期耻骨痛,从容应对
鸽嗉囊积食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经会阴超声对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诊断价值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草鸡硬胀嗉如何治疗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