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8-10-22 11:40郭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职业院校

郭锐

[摘 要]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理念植入预算管理,实现对预算管理从事前到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与监督。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顺应改革发展形势,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这将成为职业院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提出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旨在切实提高学院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4.003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4-000-02

0 引 言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其经费来源多元化,财务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依然是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诸如“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导致资金短缺与使用效率低的矛盾日益突显。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财政支出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也就是说财政预算管理已经由加强支出的规范性向重视支出的有效性转变。在传统预算管理中,讲求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支出效益也一直是预算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顺应国家预算管理改革的形势,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融合绩效管理,采用科学的手段,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突出强调绩效导向,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而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1 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

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两种管理手段有机结合,在借鉴国外绩效预算的基础上,将绩效理念植入预算管理,实现对预算管理从事前到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与监督的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强调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责任,其本身属于预算管理的范畴,与传统预算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 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策略

2.1 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框架

高职院校要在传统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将绩效管理贯穿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模式,如图1所示。

2.1.1 制定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环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资金投入缺乏依据,资金投入或多或少都存在比较随意和盲目的情况。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就是要以制定绩效目标作为起点,绩效目标将作为预算管理进行事中和事后监控的主要依据。在这个环节,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目标的基本内容,就是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制定长期的绩效目标,按照事业发展不同时期的要求,将长期绩效目标分解成各年度的绩效目标。每个资金使用部门要围绕学院年度绩效目标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和发展计划,申请年度预算资金时提出明确的预算目标,形成“要钱报目标”的预算方式。绩效目标应当能够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预期效果,以绩效指标予以量化。绩效指标要兼顾效率和效益,尽量清晰、合理、可行,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制定,便于反映和衡量预算执行效果。预算编制是在确定绩效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的预算资金安排都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用钱要问效”的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编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编制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全员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学院统筹安排预算资金。预算编制时要梳理资金支出的性质,将完成日常工作、保障正常运转的资金预算支出纳入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将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的资金预算支出纳入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构成高职院校的整体预算。

2.1.2 预算执行与绩效监控环节

这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中间环节,是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环节。职业院校要在预算框架下开展工作,同时在预算执行的基础上增加绩效跟踪监控的内容,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绩效目标预期实现情况实施控制和管理。实时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对预算执行中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为实现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工作方法进行检查,监控绩效目标的实施进程和资金使用的产出和结果,及时纠正偏差,保障预算绩效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在此环节颇为重要的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健全跟踪、分析、反馈和报告机制,实现绩效监控有效运行。

2.1.3 预算监督与绩效评价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对预算资金的执行进度和使用方向,以及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实施传统意义上的预算监督,还要对预算支出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对绩效评价认识不足,仅对预算支出的合规性进行评价,很少涉及投入产出的绩效问题,即使涉及也范围过窄,没有构建一套完整的预算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全面、科学地进行预算绩效评价。这一环节中引入的绩效评价环节正是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是对预算支出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益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学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其中应当以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作为重点。高职院校实施绩效评价首先要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兼顾效益性、效率性和满意度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要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书面报告,便于管理层掌握学院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学院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2.1.4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环节

本环节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高职院校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运用的情况,直接关系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便于部门查找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作,另一方面重在运用绩效评价结果,维护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即:与学院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挂钩,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下一年度的绩效目标,更合理地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与学院日常管理挂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诊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学院问责与整改制度挂钩,按照“谁用款、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预算绩效问责机制,做到责权对等,对资金使用低效或无效等情况,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督促责任部门落实整改,對绩效显著的部门给予奖励。

2.2 完善預算绩效管理的配套措施

(1)制度建设。高职院校要按照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框架,从学院层面建立各个预算管理环节的管理制度,并与现行制度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顺利实施。

(2)组织管理。首先,按照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和审计等环节,职业院校要明确划分学院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由学院牵头组织财务、审计、人事和资产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专门负责绩效监督、评价和问责的日常工作协调机构,协调各相关部门依职能完成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第二,按照“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原则,学院绩效目标和学院预算审批要由职业院校最高决策机构审批通过。预算执行按照从下到上的分级审批制度实施。

(3)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要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宣传绩效理念,提高全员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多层次、多样化地组织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信息化建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职业院校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信息进行收集、统计、汇总、分析和共享,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及时、准确、透明、公开,有利于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职工监督预算管理工作。

3 结 语

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政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预算管理和改革的重点。实施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将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将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彬.高校预算绩效评价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4(5).

[2]王海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白景明.全面认识绩效预算[J].中国财政,2012(16).

[4]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郭慧峰.预算绩效管理下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建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5).

[6]严雪雅.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基于BSC和KPI[J].教育财会研究,2017(3).

[7]黄济美,冯俊,成涛林,等.绩效预算管理实施路径的若干思考——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财政监督,2017(2).

[8]严会成.关于进一步完善齐齐哈尔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探讨[J].理论观察,2013(12).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