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2018-10-22 07:01陈寅平
商业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工匠精神启示

陈寅平

[摘 要] 中国制造业发展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期,制造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有其独特的制造业文化——工匠精神,源于其“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其内涵体现在企业中人人都是“工匠”,质量第一、速度第二,坚持标准、追求完美,专注产品、追求极致。工匠精神是制造业企业不断前行发展的灵魂,中国应借鉴并认真学习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立足本土、兼收并蓄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工匠精神及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文化,推进制造业标准的完善和执行,提升质量品牌意识,以此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工匠精神;制造业文化;中国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8-0139-0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工作,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5月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加强质量品牌建设。”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指出了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坚持文化自信,培育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創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从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工匠精神,塑造制造业文化是重中之重。

一、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企业中人人都是“工匠”

在德国的制造业企业中,每一名员工都是“工匠”,包括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首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技术人员,希望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然后才是商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是工作本身最大的意义,他们不会通过降低产品质量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每一个“工匠”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多的是高品质的产品,这样企业就不会用低价竞争的形式获取市场,而是凭借高品质产品进入高端市场,通过品质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提到“德国制造”,人们便会油然地想到:严谨、优质、结实、耐用。“德国制造”早已不仅指产地名,更是代表着一种精密文化。

(二)质量第一、速度第二

由于德国制造企业更多追求的是产品的高品质,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遵循的是“质量第一、速度第二”的精神,他们坚信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大部分德国制造业企业对工作、客户和产品一直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企业与产品同样可靠、真实。《青岛早报》曾报道,江苏路基督教堂有一座德国制造的钟表,用了一百年没有维修过,根据运转状况,这些齿轮还可用300年,其艰固耐用性令人咋舌。

(三)坚持标准、追求完美

标准在德国无处不在,其标准涵盖了汽车、机械、服务业、家电等所有产业没类,超过3万多项,成为“德国制造”的基础。德国的标准化组织如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每年都会制定上千个工业领域的行业标准,并对每个制造业企业进行严谨、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在德国制造业中,标准就是法律。在制造产品之前,先定标准,并完善各个环节和零部件的标准,为实现“零缺陷”目标打下基础。他们执行标准,追求完美,其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据报道:2012年,国内多数大城市遭遇暴雨漫淹,当年德国在青岛埋设的排水系统使用了100余年,一些老化的零件需要更换,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部件周边3米内居然真的找到了存放的备件。从中我们看到德国人做事的认真与彻底。

(四)专注产品、追求极致

德国制造业企业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行业,就会专注于该行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及生产,不会因为其他行业利润丰厚而转产。德国的制造业者们奉行的是“小事大作”、“小企大作,”追求的是用高品质的产品占领市场,把企业做强。德国员工少于250人、总资产小于4300万欧元的中小企业占到其制造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这些企业创造了德国全国60%的就业岗位、56%的生产总值,为超过82%的在校生提供职业培训。德国中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却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超强竞争力,他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为大业。

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来自德意志人的理念和胸怀。德国人并不把勤俭务实、遵纪守法当作一种对自己的约束,而将其当作一种神圣使命;也不把诚实守信当作一种付出,而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只有每个人自觉这样做,才能保证社会高效有序地运转。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公民应有的素质,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标志。

二、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对提升中国培育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业文化建设,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提高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制造业品牌的建设源于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产品质量的提升源于精益制造、精准制造。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近年来,在环境倒逼之下,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明显加强,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目前也已在服装、家电、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大范围实践,解决了存量过剩、效率不高等问题。但是,“中国智造”不是以机器替代人,而是需要更高水平的工人,要加强制造业品牌建设必须培育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培育并传承工匠精神。

(二)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建设优秀的制造业企业文化

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精神文化的核心,更是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制造业员工素质,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德国制造业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理念先进独特,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构建和培育企业与时俱进的个性价值理念。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德国制造业文化,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人人都是“工匠”的企业风气,改变企业追求“大而全”的发展策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企业专注精神。切实推进文化向管理环节渗透,着力打造竞争文化、质量文化、品牌文化、精益文化,形成新的竞争力。

(三)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推进制造业标准的完善和执行,提升质量品牌意识

积极推进我国制造业标准的完善,学习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贯彻标准、坚持标准、追求完美,争取早日通过行业、国家乃至世界有关管理体系认证。有条件的企业要争取牵头和参与标准的制定,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标准,做到一丝不苟不走样。

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应该严格制定行业标准和法律规定,严厉打击制假贩假的行为,提高违规成本,规范市场秩序。坚持道德管理和质量管理齐头并进,彻底纠正和克服标准问题上的主观性、随意性、贪利性。

(四)培育中国特色工匠精神需要立足本土、兼收并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我们将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结合时代要求渗透到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先發展教育事业,将结合时代要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渗透教育过程中,提升国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应该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从研发到生产到营销及管理的各环节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制造业企业更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保障机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基础。

制造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工匠精神是制造业企业不断前行发展的灵魂,中国要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应该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认真学习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葛树荣,陈俊飞.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内涵[J].冶金企业文化,2017(3).

[2]张继宏.工匠精神——德国制造业品牌之道的观察与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6(7).

[3]金言.德国制造业成功发展的八大关键元素[J].宁波经济,2016(7).

[4]付向核,孙星.解读德国工匠精神创新中国工业文化[J].中国工业评论,2016(6).

[5]薛汉根.向德国制造业文化学习[J].上海企业,2015(9).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工匠精神启示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