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途径研究

2018-10-23 19:26刘敏怡
中国经贸 2018年15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途径现状

刘敏怡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创新体制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足地发展,成为员工、企业乃至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途径等方面着手,来说明企业成本的控制对提高其竞争力,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成本控制;现状;途径

企业成本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它包括企业生产环节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而产生的费用。包括对一些原材料的加工,让其由直接材料转化为商品;包括生产过程中人力的应用所带来的花费(工资或福利等);还包括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机器设施和材料的使用和保养维护。而企业成本控制是通过一系列高效高质的措施来实现企业成本的节省,在最小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战略性的角度实现企业全局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让企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长足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对成本的控制,在结合自身实际和进行创新的前提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企业并未重视对成本的控制,或者是在对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为落后的观念或体制,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暂时的阻碍,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控制的观念理解不透彻,积极性不高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浪潮下,国家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十分重视,一些政策明确强调了企业应该进行相关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但一些企业对相关的国家政策的贯彻不够彻底,并没有对企业成本控制进行相关的了解或深入的理解,仅仅通过表面数据作为对相关政策的贯彻,通过一些敷衍的数据和一些不完整的账目,以达到短期的收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足的发展。追求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而对生产环节相应的节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有些企业员工甚至误将成本控制当成企业发展不充分的原因,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也是导致企业发展差距较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2.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成本控制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并未有过相关方面的经验,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积累产生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和矛盾,有些甚至严重阻碍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够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一些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推卸责任的行为,并未深入的在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对成本控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完善,这是现在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现状之一。

3.企业成本控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国家大环境下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之前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案对于当下的企业发展已经不再适用,有些企业员工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自我素质提升,使得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并未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中,有的阻碍了企业的进步,这些企业并未对与时俱进的形势做出相应的措施,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及一些原材料或成本的价格发生了变化,企业并未及时记录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导致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4.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在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和规划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通常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方案,不管资金、技术方面,还是未来发展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科学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规划方案。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是脚踩西瓜皮,能滑到哪里就是哪里,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致使一些项目出现资金及时间上的过度浪费,从而导致企业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时间上的耽误不仅会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一些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留给他们的时间有限,因此对时间的要求更高。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将有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引发违约情况,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尤为重要。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途径及方法

1.健全企业成本控制的体制机制

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要求,根据企业发展的自身实际,制定较为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標准。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较为严格的标准体系。对企业成本如一些原材料的使用,机器的消耗与维修,人力资源的报酬,以及相关产品的预算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应完善相关的监督体制和赏罚体制。对其成本控制的进行程度进行相应的纠查和检查来确认相关任务的完成程度,并且通过评比的形式,对于表现较为优异的部门或各人进行相应的奖励,以达到激励的目的;相反,对于态度敷衍、完成度不高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的惩罚,以达到警戒的目的。从而使企业成本控制的体制机制更为科学的贯彻。

2.完善企业文化,争取全员参与

作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员工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员工深入了解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内涵及措施。最重要的是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与他们自己的关系,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在企业各个工种以及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之下,构建一个分工明确,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通过奖赏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任务的完成度来检测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得企业在领导人的以身作则下、在员工的积极配合参与下实现高质量、高收益,高创新的目标。

3.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生产最优化

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今企业内外压力较大,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政府的税收,员工股东的工薪红利,企业节约成本,进行高质高效的生产才是根本的措施,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利用企业节省下来的资金从而扩大企业的再生产,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生产最优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抢占市场份额、占据一定的价格优势,便能提高销量,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企业发展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建立良好的信誉,为企业诚信形象的树立奠定基礎。同时,利用企业成本控制下节省的资金、资源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促进企业高效高质发展。

4.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要想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缩短项目的运行时间,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未对合作企业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导致合作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将会直接决定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如果成本控制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因此,要定期对成本控制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对成本控制人员实施权责一致的管理,以确每一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都能追查到人,从而把成本控制阶段潜在的问题降到最低,而且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其来龙去脉,并第一时间制定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个别企业能够做到成本控制的合理化,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有些企业并未对其深入了解且缺乏积极性,并没有严格完善的体制机制且缺乏明确的分工;对于这样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其中包括了监督机制和赏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培训,鼓励全员参与;而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增加企业效率,实现生产最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群英.民营企业成本管控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 2015,(10):292-293

[2]祝礼月,郭庭生.浅谈工程项目主要成本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6678-6678.

[3]王骁.造船企业易耗品配送成本优化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途径现状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