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8-10-23 19:26杨成华
中国经贸 2018年15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

杨成华

【摘 要】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税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企业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建设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规范企业各项涉税业务活动。本文对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税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信息化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期望对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分析

1.税务管理效率低

现阶段,企业积极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建立起了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但是,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却滞后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税务会计人员只能借助财务系统核算涉税会计科目,人工完成纳税数据的统计工作,降低了税务会计基础工作效率。同时,在人工申报纳税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2.税务内控意识差

在我国持续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金税三期”工程正式上线实施,该工程整合了原本分散的税务系统,建立起了统一的税收征管平台,可实现对企业税收的全过程监管。在此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却存在着一些疏漏,尤其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销售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没有强化税务管理意识,经常发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假发票等情况,使得企业面临着逃漏税风险。此外,企业对税务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完善,无法为纳税筹划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专业税务会计人员匮乏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仅熟悉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未能全面了解税法规定和最新税收政策,所以导致企业税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在企业严重缺乏专业税务会计人员的情况下,企业开展的纳税筹划活动极容易因财务人员对税法和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而面临涉税风险,使纳税筹划活动陷入不合法的境地。

二、信息化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优化税务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要在税务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进一步优化税务管理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能够满足税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企业要在各部门、各环节统一税务管理理念、税务工作流程以及税务数据标准,明确税务管理的横纵向分工,构建起高效运行的税务管理组织体系。在纵向分工上,企业管理层要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监督,提高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横向分工上,企业要明确各部门在税务管理中的职责,规范涉税业务的开展,固化涉税业务操作流程,确保税务会计人员能够快速收集和整理涉税信息,做好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工作。

2.建设企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在国家税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企业要在税务管理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促使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跟上国家税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此,企業应结合自身经营管理需求,建立起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开展税务管理工作。

(1)重点税种业务管理。由于企业的经营项目均有所差别,故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选取重点的税种业务进行管理。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企业可以此作为契机,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建设,并对其功能进行完善,使系统能够用于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认证、抵扣、管理、税款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等方面。同时,应与税务机关的各种系统进行对接,通过信息系统补充各类数据,运用该系统对应纳税款进行自动计算,并自动生成纳税报表,提高重点税种业务的管理效率。

(2)税务工作流程管理。可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工作流工具进行应用,将企业内控制度及税收法规要求相符的工作流程融入到系统当中,借此来对税务工作流程进行管理,由此除可以使办公方式更加便利之外,还能大幅度缩短涉税业务的处理时间。通过对系统自动提醒功能的应用,可督促有关人员按时完成涉税业务。同时,还可对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控。

(3)税务数据集中分析。可应用系统对税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税务信息参考。

(4)涉税政策信息收集。运用系统的数据库,将与本企业涉税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到数据库当中,从而形成知识库,为涉税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3.合理选择税务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

企业应结合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合理确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确保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以最小的建设投入取得最佳的应用效果。当前,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已建成的管理系统中实现。可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散在企业内部不同的系统中予以实现,而税务主体功能则可在业务信息系统、OA系统、报表系统中实现。具体的实现方式是按税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在各个系统中分步实现,如借助OA系统实现税务业务工作流审批;利用财务系统实现开票认证、税款计算等。这种方法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可使企业现有的系统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建设独立的税务信息系统。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即按需要建设独立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购置税务软件和硬件设备,完成系统的建设,将各种税务管理功能植入到该系统当中,并与企业其它系统进行对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系统的完整性更高,并且不会对其它系统造成影响。企业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4.拓展税务管理信息化功能

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使各种新技术在管理信息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应当对税务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并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与企业内部管理结合。企业可将税务管理系统与内部管理相结合,通过对工作流的整合以及对各类数据来源的统一,将涉税信息的确认前移,借助该系统,企业的业务人员只需要在系统中完成简单的操作,系统便会自动将税务管理控制点及相关的涉税信息分发出去,由此可使税务信息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2)规避涉税风险。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对内部各个系统进行集成,这样可使税务信息的来源不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使企业能够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3)强化税务过程监管。随着系统集成度不断提高,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都可通过系统进行规划和控制,由此可使企业资源流转的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网络,税务管理作为该网络中的一个部分,可对各个节点的涉税风险进行有效监控,真正实现了税务全过程的监管。

(4)提供经营决策参考。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强大计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可对税务信息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与国家宏观数据的对比,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企业税务管理提出的高要求,认清国家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建设功能齐全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涉税业务的全方位监管,提高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效率。企业要将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相整合,实现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最大化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亚玲.对企业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5(9):48-49.

[2]徐德晞.信息化背景下民营企业税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完善探析[J].会计师,2015(1):104-106.

[3]吴迪.浅析信息化推动企业税务管理的创新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7(6):120-122.

[4]王美侠.新形势下的企业税务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12):68-69.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务管理模式探究
关于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实务的思考
税务管理现代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