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视域下西方慕课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2018-10-23 11:23顾丽华
学理论·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慕课大学生

顾丽华

摘 要:大学生是对慕课深度接触、学习和体验的群体。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看,在对西方慕课的学习中,大学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国家认同意识受到挑战、信仰面临多元化危机等。可行对策有以下几点: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发展大学教育,做好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使其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和世俗的考验。

关键词:慕课;大学生;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73-03

自2012年从美国发端以来,慕课(MOOCs的音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席卷全球,带来了全球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中国各高校纷纷紧跟这一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建立中国慕课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慕课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校品牌影响力。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有意识的学习者也通过开放的网络注册在线学习,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无论是课堂引入慕课,还是自主注册在线学习,其实都面临西方慕课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看,西方慕课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首先考察大学生对慕课的深度接触、学习和体验,进而分析西方慕课对大学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大学生对慕课的深度接触、学习和体验

大学生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慕课比较多的群体。这主要因为慕课全新的教育理念、开放的学习模式、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首先对大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各个层次的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对慕课应用的实践和探索。探索的方式主要是将代表了世界一流教学质量和资源的慕课与传统教学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模式。尽管在引入慕课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慕课技术不成熟带来的慕课教学视频播放不顺畅、慕课课程过长过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教师难以精确掌握教学的进度和节奏、不容易判断学生的完成率等诸多问题,但无论从学习热情和态度,还是从学习效果方面看,都有正向发展的良好效果。慕课课程或在线评价等功能的良好辅助作用,必将推动慕课与高校教学的进一步融合,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论专业和学校层次,对慕课都将有更多的接触。

除了上述学校教学的推动,大学生群体与慕课的“亲密接触”也来源于其课外自主选择学习。首先,互联网和多媒体移动终端的发展是大学生课外自主选择学习的信息技术基础。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更是人手一个,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有一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就利用网络慕课等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其次,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慕课学习的外在动力。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攀升。部分大学生正是在就业压力的推动下,开始网络学习的。一般出于就业压力网络学习的大学生都是因为本专科阶段的专业偏于人文,为了迅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而主动寻找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汇聚了全世界最优质资源的慕课课程是这类大学生的首要选择。最后,对新知识的无止境追求是大学生慕课学习的内在动力。信息和知识全球化带来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世界最新最好的课程内容为主体的慕课,在承载和传播新的理念、认知和行为知识方面有独特优势,这是部分热爱学习,追求新知识新技能的大学生选择慕课的主要原因。总之,尽管在大学生群体中能够利用慕课坚持自主学习的可能是少数人,但他们可能也是动力十足,能够长期坚持,和慕课有最深接触的群体。

大学生在慕课体验中接触的群体,不仅有讲授慕课课程内容的教师,还包括辅导慕课学习的助教,和社区讨论中的全球慕课学习者群体。慕课起源于美国,进行慕课课程开发的都是世界级名校,较早的有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接着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等也加入其中。这些世界级名校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慕课开发的各专业课程讲授者基本都是本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慕课学习,使无缘于这些顶级高校的群体也有了近距离受教于一流专家的机会。此外,为了推动学习者积极投入慕课学习,慕课通过课程论坛,构建起一个协同性交流平台。在论坛中,学习者不仅可以自由提问,还可以和其他学习同一课程的同伴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同时,慕课也鼓励他们在慕课之外的其他社交媒体进行互动。此外,慕课还形成网上兼职助教(“世界助教”)等模式,及时回答指导数量庞大的学习者的学习和回答论坛中学员提出的问题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慕课运营中,从全世界招募志愿者作为“世界助教”,“这样的志愿者很多,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在最近的运营中,讨论区的覆盖率几乎能达到7×24小时不间断。”[1]可见,大学生在慕课学习中,能够接触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数量庞大的群体。

二、慕课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

慕课作为开放式在线课程,注册学习群体遍布全球,尽管我们无法估计中国在校大学生在这个学习群体中的确切比例,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慕课与中国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衔接和融合,以及网络技术、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各层次高校大学生几乎都在接触和使用慕课。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看,西方慕课中裹挟而来的强势文化、价值观、宗教观等必会对中国大学生群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中国大学生思想稳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带来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观本质是“主体的价值立场、态度和根本观点”,在生活实践中,表现为“判断某种事物好坏的基本态度和立场”[2]。价值观又进一步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在学习西方慕课的实践中,語言和慕课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双重作用和影响。语言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文化。接触、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被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所影响,甚至同化。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性语言,西方慕课使用的多数是英语,中国大学生在学习西方慕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听英语讲授的课程。在互动论坛中,要使用英语进行提问、回答问题和师生、学友交流等,在与英语的深度接触中,难免受到英语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西方慕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还表现在慕课课程的内容上。短短的五年时间,西方慕课课程开发已经覆盖人文、教育、历史、哲学、计算机、医学、数学、语言、建筑、艺术、心理学、法律、政治、传媒、商业等众多学科,这些由西方一流大学的教师教授的课程,在知识和知识结构后面隐藏着西方价值观念,给学习者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冲击,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迷茫,也可能造成大学生在慕课学习中的价值观变异,甚至西化。这会削弱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受到挑战。国家认同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属国家的主权、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等的内在认可,并确认“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3]。在慕课学习中,大学生国家认同受到的挑战主要来自西方慕课课程教授中所呈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方式等,课程中对中国国家和文化的认知、评价,及各类课程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慕课非常直观地展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实力和教育教学方式,由于经济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很多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上都无法和世界一流大学比较,但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的阶段,难免在慕课学习中产生对中国教育的质疑。比如经常看见慕课评论中就有这方面的评论。如加州伯克利大学《大灾难时期的伦理和公共健康》上课没有固定的老师,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完成了大部分问题,这是中国大部分高校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模式所不可比的。但是部分中国网友留言就说“中国很少有这种这么实用的课,中国大部分课程都是虚的,什么时候能开一些这种课程,还有这样的学习方式”[4]。虽然进行这样评论的未必是大学生,但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会阅读和参与评论,难免激发共同的心理和认知。这样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产生厌烦心理,不融入本土课堂知识的学习,耽误自己的学业,更深层次的则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质疑。

此外,某些慕课课程中还存在大量的对中国国家和文化的评论,也会扰乱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如美国利伯緹大学(Liberty University)的Dr.Paul Muller所开设的公开课:《英语:一门世界语言》中,在论述世界语言的判断标准时,将汉语和英语的使用者进行比较,认为汉语虽然作为母语的人数多,但大多集中在中国,第二语言是汉语的其实并不多,汉语的影响力有限。相比之下,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并不多,但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群则分布在全球,英语才是真正的世界语言,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尽管在某种情况下,此研究论述是符合事实的,但这样的描述和对比造成的结果则是削弱了学习者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地位的认可及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各方面还不成熟的中国大学生。

有的慕课课程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的认同。尽管慕课课程中大部分涉及中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课程内容能公允地看待和评价中国的崛起,但仍有部分内容因为论述的立场、视角和意识形态等原因,建构的中国形象是愚昧落后的。如耶鲁大学公开课《1600年以来西方社会的流行病》中提到“亚非拉被欧洲人看作疾病携带者,欧洲用文明的堡垒和医学保护自己”,这样的论述不仅隐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观,而且也构建了一个落后、疾病横行的中国,乃至亚洲形象。这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感情。

大学生的信仰面临多元化危机。信仰是一个人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怎样看待自身、幸福、金钱和道德等的综合认知模式。广义上看,人人都有信仰,宗教信仰只是信仰中的一种。大学生处于人格尚不完善时期,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理解和对世界的认识,在思想和行为判断上还不成熟,信仰还不固定,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氛围浓厚,一些世界一流大学往往会开设宗教题材方面的课程,有一些课程被慕课开发,向全球传播,深具影响力。这些课程不仅包括纯宗教性质的,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藏传佛教禅修与现代世界:小乘佛教》,主要讲述印度和西藏佛教中冥想仪式的传统历史及其研究与发展等;哈佛大学公开课《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书圣经》,从犹太教和基督教对圣经的不同阐释深入剖析这两个迥然相异的宗教文化系统,探讨它们的真正诉求;普林斯顿大学《佛教与现代心理学》探讨佛教是如何在科学、心理学等严格审视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旧约全书导论》探讨旧约(希伯来圣经)作为宗教生活的表达和古代以色列的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基础性影响。此外慕课中还有对灵魂、神秘力量的研究,如罗格斯大学《灵魂信仰:起因和结果》研究各种崇尚灵魂存在和灵魂能使人类免于身体死亡的信仰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影响;北卡罗来纳大学《灵魂和意义的探寻》在时间、神话、传奇中探索我们精神与哲学的起源。这些西方宗教信仰方面的课程,无疑会对大学生带来信仰上的多元化,可能会冲击到中国主流的马列主义信仰。

三、应对西方慕课对大学生思想负面影响的对策

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最强势的文化才是最安全的文化,而强势文化是通过文化自信、开放、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获得的”[5],即通过文化软实力获得的。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文化软实力”系统的基础,教育与科技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公民道德素养等是“文化软实力”系统的灵魂,其本质是“一种价值体系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世界性的认同程度”[5]。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发展的战略性命题,通过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同时建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有意识地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等策略,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这是应对西方慕课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根本办法。

发展大学教育,做好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大学教育成为培育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大学要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首先要紧随世界教育理念,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其次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以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都以“以人为本”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本,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要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就要进行基于个人发展的选择模式和意识形态渗透的灌输模式的双轨并行的价值观培育模式。将个人发展的道德、理想和国家视角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整合,协同发展。这是应对西方慕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有效策略。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使其经得起世俗考验和时间磨砺。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信仰的精神需求日益凸显,大学生信仰迷茫,精神空虚的现象日渐严重。同时,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信仰多元化,也需要重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号召力。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图景和目标,虽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但其谋求的是崇高的人类解放,是人们可信赖的科学的行动指南,是比盲目崇拜非科学性的超自然的“神灵”“偶像”的宗教信仰更理性、科学和崇高的追求和信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具有创新性,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需要而不断获得更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保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先进性,适应大学生精神信仰的需要,是解决慕课带来的信仰多元化危机的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2]郭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3(11).

[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2.

[4]张福贵.“文化安全”的悖论与“软实力”的正途[J].学术月刊,2012(2).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慕课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