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机械化施工
——2018全国机械化施工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8-10-24 06:44本刊编辑部
建筑机械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机械化

本刊编辑部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增长期。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改变了原有的施工方式,对机械化施工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了塔机、混凝土机械等施工机械需求结构和使用方式的改变。

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机械化施工”为主题的2018全国机械化施工经验交流会2018年9月18日~20日在辽宁抚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主办,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机械租赁企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科研院校、地方协会代表、行业嘉宾及施工机械化分会理事成员约2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严建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会长刘子金,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甦、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陈晓明、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若南、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辉、山东中建物资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华等副会长出席会议。抚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金华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严建国副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田春雨主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刘子金副院长以及来自中建一局、北京城建、上海建工、新加坡永茂等建筑施工、机械制造企业的10位专家,讲解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设计规范,分享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新技术及大型塔机应用技术,研究了施工机械如何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以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分析了施工机械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家的发言内容既有理论趋势,也有项目实践,涵盖了装配式建筑及机械化施工的多个关键环节。

会议现场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严建国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严建国副秘书长对工程机械行业近两年的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目前,工程机械市场结构调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工程机械保有量单边增长势头改变,部分产品保有量下降,从依靠增量需求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转到以市场存量调整和更新需求为主的市场结构,新的需求领域和新产品推广不断取得进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与标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主任 田春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田春雨主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与标准》的报告是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和标准应用及发展情况的综述。他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常用的楼盖、挂板类型,包括各类技术体系的组成、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然后介绍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标准,包括编制背景、主要内容等;并结合主要标准的规定,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规定进行了说明,包括基本设计原则、整体分析方法、关键连接技术、叠合墙及外挂墙板设计等;最后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他指出,施工装备是决定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生产和施工装备被动的适应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构件形式和连接节点的要求,未来应根据生产和施工的效率需求及设备能力,提出适应于机械化高效率生产和施工的结构及构件形式,研发其力学性能并提出设计方法。

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设备技术之发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副院长 刘子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刘子金副院长阐述了《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设备技术之发展》。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带动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施工设备需求旺盛和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技术快速发展,介绍了PC构件生产线主要设备,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多专业协同、工艺性协调、预制构件生产人工参与多、信息化数据传递、预制构件成品保护等问题;对预制装配建筑发展进行了展望,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板块业绩将受益于建筑市场需求的增长而超预期,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设备需求将会增长旺盛,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刘子金提出,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多行业广泛参与,要高度重视各区域短期出现的质量、效率、市场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发展装配式建筑道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是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预制构件装备技术是决定构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硬件支撑,希望构件生产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地自身特点开发新产品,完善预制构件的产品应用技术体系,更好地服务优质高效的工业化建造需求。相信经过全产业链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我国一定能迎来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施工机械化的机遇与挑战

施工机械化分会秘书长 吴学松

施工机械化分会吴学松秘书长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施工机械化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进化,更是一场革命,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建造方式的变革,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这场宏大的时代蜕变面前,每一位从业者都身在其中,都应争做时代的推进者。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其中核心是机械化,基础是标准化。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和施工比传统建筑更加依靠机械化施工。装配式建筑发展改变了施工方式和对施工机械的需求,对施工机械是机遇也是挑战。预制构件生产设备PC生产线直接决定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成本和质量,PC生产线设备迎来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课题需要解决;装配式建筑推动了塔机需求结构的改变,中大型塔机数量需求明显增加、对起重性能要求更高。根据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的国内大型塔式起重机需求量至少要增加到5万台左右,平均每年需新增塔机1万台左右。塔机需求结构的改变对塔机制造企业和租赁企业都是新的机遇。

最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与塔机应用技术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袁齐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齐结合中建一局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实践,介绍装配式发展趋势、装配式施工前准备(构件拆分、塔机附着、外用电梯布置及附着)、装配式建筑施工塔机选型及布置、常用塔机型号及性能、装配式吊装要求、预制外墙预制叠合板吊装安装等。塔机施工部署应做好吊装工作量分析,针对各类型预制构件,依据单体构件重量、吊装高度、机械设备、现场作业情况,明确各单体吊装所用时间;依据结构封顶时间,推算各施工阶段节点时间,并制定总的吊装计划,确保工期如期完成。

北京台湖公租房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北京城建集团六公司项目总工 叶长宏

北京城建集团六公司项目总工叶长宏结合北京台湖公租房项目分享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实践经验。预制装配式建筑塔机选型应考虑:最重单体构件、最大起重力矩构件、最远端构件重量、标准层构件数量、施工工期、塔机基本参数的确定、塔机安装、锚固方式的确定、自由高度的确定、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塔机选型。在确定塔机安装形式、高度及安装方法的同时,应考虑其顶升、锚固和完工后的降塔、拆除附着装置、拆卸及运输等事项,如平衡臂和起重臂是否落在将来建筑物上,辅助吊车支放位置及作业条件,场内运输道路有无阻碍等。预制构件吊装前根据构件类型准备吊具。采用多功能钢梁吊运技术,根据不同构件吊点位置不同,对横吊梁的吊点位置进行调整,采用多点吊装,以保证每个吊点垂直受力,防止吊装时构件因变形而破坏。

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与管控要点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工程研究院院长 潘峰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工程研究院院长潘峰做《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与管控要点》的报告。他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的施工深化设计技术、场布道路策划技术、构件吊装技术、外防护技术等施工关键技术,同时以全国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剪力墙体系长沙城际新苑、住建部装配式科技示范工程——框架体系上海闵行星河湾中学工程、全国最早工业化实验楼项目——全装配体系东莞实验楼、住建部装配式科技示范工程、首个采用消能减震阻尼的装配式建筑——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园项目为背景工程,系统总结了构件吊装、转换层钢筋定位、结构连接、防水密封与成品保护等质量控制要点。并从关键节点连接技术创新,组合结构、干湿混合、模块化拼装;实现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提高施工现场装配效率;针对PC建筑施工的装备革新;高效高精度的工装系统等方面,对装配式建筑的创新技术进行了展望。他指出,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需要结构体系、深化设计、生产施工的创新精神,更需要执着于细节质量的工匠精神,真正打造令人放心的百年建筑。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塔机布置与应用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机械工程公司总工 王伟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机械工程公司总工王伟结合上海建工已完工的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大类典型施工案例,详细介绍了关于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塔机布置与应用。认为预制率在40%左右的建筑物,塔机应具有50m起重臂,45m位置能吊装6t左右,建议选择315tm塔机;预制率在25%左右建筑物,需要塔机安装50m起重臂,45m位置能吊装4t左右,建议选择200tm塔机。如塔机使用4倍率吊装,需要考虑施工工期情况;如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还需要考虑钢丝绳卷筒的容绳量。

新加坡整体预制式建筑结构和发展

新加坡永茂公司销售经理 陈佳伟

新加坡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有多年,其住宅多采用建筑工业化技术建造。新加坡装配式住宅大部分为板式或塔式混凝土多层、高层建筑,多为15~30层的单元化住宅,占全国住宅数量的80%以上。政府开发的组屋项目强制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装配率70%左右。新加坡通过多年以来对施工工艺研究、机具的研制、起重设备的使用、节点构造措施、模板脚手架及后浇混凝土和防渗漏工艺的不断改进,装配式建筑施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新加坡开始推行PPVC建筑,目前多个项目数千套住房正在采用PPVC技术施工建造。预计到2020年,建屋局将在40%的建筑项目中,强制建设方采用PPVC预制建设技术。预制混凝土结构的PPVC建筑,每个模块单元重量30~36t,必须使用1000tm以上的大型起重机吊装,因PPVC建筑的推广,新加坡开创了住宅建筑施工大型塔机应用之最。PPVC结构的趋势在新加坡将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建筑发展趋势。(本刊2018年8期《新加坡装配式建筑及塔机使用新动向》一文,详细阐述了新加坡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可供参考。)

塔机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及变频器特色功能

武汉港迪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小松

武汉港迪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松介绍了应用于塔机的港迪变频器的11个特色功能(制动器保护功能、起升机构定距离运行、超低速满载运行、低电压满载运行、限位软保护、平稳起升功能、柔性长臂架平稳、旋转防摇、直线防摇、半自动吊装系统),并对塔式起重机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做了分析和说明,这些变频器特色功能及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在塔机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适应了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要求。该技术已在一些塔机产品中得到应用,并且与一些租赁公司合作进行了在用塔机控制系统改造,提升其性能。

服务装配式建筑起重机械大数据安全管理

厦门中塔日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华

厦门中塔日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结合当下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发展的特点,阐述了“服务装配式建筑起重机械大数据安全管理”,将信息化技术、手机APP应用到塔机日常管理中。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组织参观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参观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9月20日,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全球塔机制造十强企业——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走进并了解各类中大型塔机研发与制造基地,近距离观摩永茂生产的全球领先的装配式建筑用塔机。

抚顺永茂建机成立于1996年,是全球最重要的建筑机械设备生产厂家之一,是第一家以大型塔式起重机整机进入欧盟和美国市场的中国制造商,获得欧盟CE、新加坡MOM、韩国KOSHA、俄罗斯GOST、美国SGS、乌克兰准入证等多国的产品设计安全认证。永茂建机生产的STT373A和STT293塔机广泛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尤其STT373A因性能优越、性价比高而获得上海建工集团、中建三局、中建八局等施工企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增长期。虽然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个别质疑的声音,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机械需求,推动了塔机、混凝土机械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和使用方式改变。2018全国机械化施工经验交流会聚焦当前行业热点——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机械化施工,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交流了标准体系和施工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C构件生产和吊装设备需求,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很大,达到了学习先进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之目的,必将推动我国机械化施工技术迈向新高度。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机械化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吊装之跨缆吊机吊装探讨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巨型总段吊装中的有限元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