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得来的故乡:时代楷模黄大发的“新农村”向阳生长

2018-10-24 02:37
财经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团结村大发老支书

2018年国庆假期,遵义崇山峻岭怀抱的大发天渠景区迎来热情游客,并被《新闻联播》点赞!

10月3日播出的《新闻联播》中,次条新闻以接近一分钟的时间报道了中天金融集团在团结村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大发天渠作为被央视点赞的贵州景区光荣亮相。

前来体验险峻“大发渠”的游客、全国各地慕名采访的记者、专程调研的专家,总会心怀敬意前去探望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这位团结村的老支书,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希望大家多来我们团结村,北京我去过十多次了,觉得咱村里现在的风光比北京还好!”他还经常到团结村自有品牌“乐耕甜”的销售门店,当起销售员,推介团结村的扶贫农产品。

乐耕甜“首席销售员”黄大发老支书推销团结村农产品.

乡村风光秀美怡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在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中天金融扶贫团队、黄大发老支书及村民共同奋斗500多天,一年多的辛勤耕耘、真心付出终于在金秋十月结出累累硕果。黄大发老支书朴实的话语,传达出新的气象。来到团结村的人们,一定想象不到,一年多以前的团结村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杂草丛生。2017年4月,中天金融集团扶贫团队入驻团结村。一年多以来,历时57天,走遍了团结村46.2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走访了这片土地上的1540户村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提出“践行三变、融合三产、振兴三农”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打造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贵州实践,推动实施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帮扶、医疗帮扶、职业农民培训等一系列举措,深度贫困村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面貌正在并将持续发生质的改变。今天,团结村的“绿”被赋予新生,老支书带领村民历时36年打造的“生命渠”焕发出新的致富能量。

通过长达数月的实地调研、考察,中天金融集团在团结村分别成立贵州大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大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两个平台公司,团结村农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团结村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猪、中华蜂、优质水稻、优质黄小米、精品黄桃、高山茶园、有机蔬菜,这些项目五年将累计带动村民增收1.6亿元。所有项目均由村民作为生产主体,贵州大发农业公司负责规划、技术、质量、品牌和销售。最终目的在于树立团结村优质农产品品牌,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发展团结村农旅产业。乐道躬耕,先劳后甜,2017年7月7日,“乐耕甜”正式落地,大山深处的团结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农业品牌。目前,第一家体验店已经开业,源于大山田野的臘肉、香肠、甜肠、蜂蜜、菜籽油,走向了城市的餐桌。“乐耕甜”坚持千年的农业初心,延续纯生态的农耕文化,打造健康、优质的原耕良品。无污染、可溯源、绿色健康,这是“乐耕甜”的承诺,也是“乐耕甜”的品质。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老党员黄大发为乡亲们立下的誓言。36年,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涉三道险崖。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中蜿蜒,潺潺清泉流淌进绿油油的稻田,灌溉着这一方土地,养育着一方百姓。为了让老支书的大发渠不埋没于深山,为了实现老支书“生命渠”变“致富渠”的心愿,中天金融集团以学习大发精神为核心,将大发渠红色文化与当地仡佬族文化相结合,依托团结村的乡土田园风光,打造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智慧田园综合体。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进行原生态改造,原本破烂的房屋变成时尚民宿;昔日的荒山,建起了星空木屋、社林边酒店、雨山前餐厅;旧时长满荒草的梯田变成了四季菜园、向日葵花海……团结村从未如此热闹,又从未如此宁静。热闹的是旅游产业欣欣向荣的脚步,宁静的是深山、乡野、星空和心灵。

大发渠旅游一期景区2018年9月开始试运营,全年预计接待游客量10万人次,将直接产生就业岗位100余个,间接带动周边民众参与旅游事业,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形成旅游产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贵州大发农业公司和贵州大发旅游公司已经累计吸引5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占外出务工人口的20%。“大发渠”、“乐耕甜”,黄大发老支书的“新”团结村,是回得来的故乡,也是乡村旅游新兴目的地。

牢记责任、不负信任。中天金融集团将继续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肩负起贵州脱贫攻坚的大任,不辜负黄大发老支书的信任和希望,让团结村的改变持续发生。

猜你喜欢
团结村大发老支书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老支书
三姐妹
汽笛声声,奏响内陆开放乐章
科技帮扶 推进共建
———省水科院到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进行科技帮扶回访
让团结村变得真“团结”
不是我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