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力筑精神信仰

2018-10-24 21:23黄祺
新民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医风医德公立医院

黄祺

中午12点多,刚吃完午饭的临床药学科吴佳琪医生大约还有半小时休息时间。她回到办公室,打开手机——对于早上7点半就到医院上班的医生来说,午休是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间。

先翻看几分钟当日国内外新闻,然后打开医院自己的公众号了解单位内部的信息,接着,吴佳琪打开了医院的学习教育培训中心。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的党员学习平台上适时推出了有关马克思生平故事的纪录片,时间不长,正适合休息时看。静心看完这一段视频,吴佳琪心生感慨:这位从未到过中国的德国思想家创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却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吴佳琪医生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片段,正是市一医院在“党建+互联网”创新探索中的一个小细节。

今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贯彻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隊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党建工作成为中央对公立医院的明确要求,而一家医院党委要做的则是让党建和精神的成长变得切实可行,让党员职工乐于参与,让精神上的进步看得见、摸得着。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市一医院党建工作从顶层设计上做出规划,借助互联网,从不同的侧面搭建平台,构建起完整的党建工作体系。

“线上+线下” “面对面”“键对键”,学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一样的。

市一医院党建最鲜明的特色,是充分借鉴了现代管理技术和理念,对党建+互联网进行了完整和系统性的设计,将党建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地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强调,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是党建工作的“翅膀”,借助这些工具,可以让党建工作更加有效。早在三年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便开始建立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党建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为党建工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因为这些特色鲜明的创新举措,3年多来市一党建+互联网所取得的成绩相当丰厚。

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党建工作不再枯燥和单调,精神的滋养变成了员工们积极主动的需求;基层党组织活动不再是“任务”,而是大家喜闻乐见、你追我赶的集体活动;医德医风、党员先进性不再是“口号”,而变成了可以客观评价、人人重视的荣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院党委荣获虹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院党委办公室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眼科党支部先后获得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称号,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充分借鉴了现代管理理念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后,市一医院的党建工作高效地落实到了每个人的行动上,党员和职工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变得清晰可见。

互动带来的归属感

由于繁忙的临床工作,大医院中同事之间交流的时间通常不多。党建,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上的认同和信仰上的共鸣。

信仰上的共鸣,首先要通过“学习”来达成。学什么和怎么学都很重要,传统的理论学习通常是会议形式,大家阅读文件、开展讨论。但大型公立医院中,由于医护人员临床一线工作的性质特殊,每次集中学习党员们都需要克服种种困难。

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考虑到员工的学习习惯,市一医院搭建了在线学习教育培训中心,将丰富的学习形式和内容,推送到每一个医院职工的手机终端上。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政策学习、党性修养、职业道德及法治思维。

短片、动画、图解……互联网丰富的表现形式,让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近两年来,医院的线上学习平台共推送线上学习资料430余篇,2017年在线学习人数同比增加37%。

线上学习的情况如何评估呢?据介绍,每年党委会制订分层次培训教育和积分考核计划,建立学习情况季度讲评制度,将职工学习情况纳入中层干部、党支部年度考核及职称聘任指标体系。线上学习“积分制”并不新鲜,但市一医院的学习平台将打分标准精细化,对干部、党员、群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积分制”真正发挥督促学习的作用。

不过,并不是有了线上学习就不再需要人和人之间直接的交流。临床药学科支部书记吴佳琪介绍,党支部线下的学习活动和组织生活都很活跃,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让学习的方式更加立体。

“线上+线下” “面对面”“键对键”,学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市一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强调,“通过组织职工深入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职工‘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职工统一思想,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的建设。”

归属感的建立,其实是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中。比如交党费,这个党员们习以为常的动作,也可以成为建立归属感、重温信仰的环节。市一精心创建的“党费云”平台,每月初会自动提醒医院每个党员及时缴纳党费,通过手机银行App,党员可以方便地一键缴纳。从技术上来说,完全可以做到从员工工资卡上自动缴纳党费,但党员自己完成交党费的这个动作,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党性教育。一个小小的平台、一句轻轻的提醒,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是丰富的内涵。

指尖上的精神家园

说起归属感、责任感,普通党员、优秀青年接触最多的还是党支部,因此,党支部的互联网+建设,也成为市一党建+互联网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

党支部微信群,是各个基层支部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最活跃的地方。结束援藏回到市一工作岗位的血液科入党积极分子朱骏医生的事迹被分享到医院各个支部的微信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高原地区的居民由于长期慢性缺氧,会导致部分患者的血液中血红素红细胞异常升高,血液黏滞,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原多血症)就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生理性代偿反应慢性高原病。对于这个疾病过去始终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市一医院派出的援藏专家朱骏医生决定将红细胞单采术搬到高原。2016年10月13日,朱骏医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完成世界首例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多血症术,并用这一技术先后为八十多位西藏当地患者解除了疾病困扰,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多血症技术则在当地生根,继续造福藏区百姓。

朱骏医生在藏区每天吸着氧气看门诊,除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外,他还要指导当地医生提高技术水平,甚至为当地医生翻译英文文件。朱骏医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同事中间树立了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形象的生动榜样。

支部微信群里,大家讨论着朱骏医生的事迹,也发表自己的感想,精神的洗礼在热情的讨论中完成。

市一南部门诊党支部在成立之际,支部党员以“党员之家”为主题,建立了名为“大家风范”的支部微信群。微信群成了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学习党建要闻、先进典型、时事新闻,以及答疑解惑、意见倾听、投票评选及问卷调查等主要支部工作,都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

正能量的清风,通过各个支部微信群传递到每个党员的心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改变,就是这样悄悄发生的。

有了支部党建平台后,各个党支部之间在创新党建活动、增强凝聚力方面,甚至有点“别苗头”的意思。行政一党支部书记吕雯倩说,看到别的支部活动别出心裁、受到欢迎,自己也会想怎样创新自己支部的活动。有了支部之间的互相借鉴和相互启发,现在,各个党支部的线上和线下活动,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行政综合党支部《医院党组织念好“微”字诀 提升“四力”显实效》就被评为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基层党建特色项目。

荣辱可见,信仰可见

医疗系统的党建与医德医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6年8月举行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去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提出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医院的整体工作。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公立医院党组织重要任务”。

普通党员荣辱可见,领导干部的品行、权力,更要拿到互联网的阳光下晒一晒。

如何把医德医风建设变成行动?院党委书记冯运认为,“荣辱可见”是一个抓手,医德高尚者应该得到激励,成为大家的榜样,而有瑕疵者,就应该受到应有的警示和鞭策。

为了将医德医风建设落地,互联网再一次发挥了作用。市一相关部门成立工作小组,统筹各个相关部门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整合为8个大项、23个子项的评价指标。同时,院宣传和精神文明处创新建立“动态数字化医德医风评价体系(简称医德档案)”,并由专人负责“医德档案”后台的管理,包括统计、整理数据等。

记者在市一医院的医德档案动态管理平台上看到,每位职工都有自己专属的“医德档案”页面,页面上有很多统计项,包括参加公益活动、所获荣誉表扬等。在一位临床医生的页面上记者看到,这位医生不久前曾收到患者的表扬信,被记录下来并記上了相应的医德医风积分。同样的,党员、职工如果被记录下有关医德医风的举报或者处罚,就会被计负分。截至今年4月,医院共完成医德档案信息维护近18万条。

医德医风积分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并作为岗位聘用和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医院五年人才发展规划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这样奖惩分明、荣辱可见的工具,也像一道无形的底线,规范着大家的行为。

大数据的党建+,其成果也可以让数据说话。医德医风档案动态管理平台运行3年来,党员、职工获得表扬信的数量比同期增加15%,公益活动参与人数增加30%。近3年来,市一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98%,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项目也屡屡创新,一站式出入院服务中心、3D全景智慧导医系统获得上海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医疗服务品牌项目”称号。在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中,市一医院多人次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佳”医生奖及“十佳”护士提名奖、全国道德标兵、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最美女医师奖等。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医德医风的教育、医德医风的评价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然,领导干部作为党员、群众的表率,对他们的监督也尤为重要。市一医院干部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就是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而设计。借助这个借鉴了现代管理工具的平台,干部管理变得更加有理有据,在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分析中实现了全过程、实时性、动态化、可追溯的管理。

“近年来,院党委通过平台数据库,挖掘了一批后备干部及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其中,遴选了市委组织部优秀年轻干部推荐人选52人,申康直属医院优秀年轻干部推荐人选36人,2016-2017医院党政职能部门后备干部队伍19人,建立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的后备干部及优秀年轻干部人才梯队。”冯运介绍。

普通党员荣辱可见,领导干部的品行、权力,更要拿到互联网的阳光下晒一晒。

市一医院的权力监控平台最早建立于2012年10月,是国内最早建立起权力监控平台的大型公立医院之一,2015年进行了升级改版。平台现设有职务权力监控、执业权力监控、患者满意度监控、供应商诚信度监控四大模块。根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通过充分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在冯运看来,党建工作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广度、深度、密度、高度、牢度”五重维度着手,精细打造“党建工作六大信息平台”,即学习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建设平台、党员(档案)管理平台、医德档案动态管理平台、干部人才管理信息平台、权力监控平台,为党员、群众搭建起精神成长的阶梯。党建与互联网工具有机结合,用指尖强化力筑精神信仰,让党建工作焕发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公立医院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浅谈促进现代藏医药发展的医德医风问题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