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汉语和缅语名量词色彩意义

2018-10-25 00:51黄艳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理据量词编码

黄艳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澜湄国际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一、汉语和缅语与名量词探究的理据性

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汉、缅语都是孤立语,缺少形态变化,但是它们的亲属语言关系决定了汉、缅语摘投射方式上的共同点。汉、缅语在对现实进行编码时,以理据性为编码基础的语言,不受形态性原则的制约。这就反映出了汉、缅语在名量词上的编码特征。名量词体现了形体和形象色彩这两种不同的理据选择。

(一)汉、缅语名量词形体特征

形体特征是指直觉性概念的名量词在现实规则的投射中,直觉概括反映客观事物,因而呈现出的理据有明显的客观性和鲜明的形体特征。这一类名量词在汉、缅两种语言的借用名量词上就体现了这一特征。例如:

(二)汉、缅名量词形象色彩

何杰对形象色彩的定义是“汉语两次的理据,在它具有描绘性和比喻性时,就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量词所负载的这种形象意味,也就是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她认为形象色彩是汉语独有的特点,与印欧语系语言的丰富形态变化比较而言,她这论断无疑是争取的,但是用在同属于汉藏语系亲属言语之间就有失偏颇。因为缅语的名量词和汉语的名量词一样,不仅有着鲜明的形体特征也有着鲜明的形象特色。形体色彩突出的是理据的客观性,形象色彩反映的是一种想象意味感,更突出理据的主观性。何杰认为汉语量词形象色彩的表达就体现了摹拟性的编码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运用了相似性、相关性、相联性的理据来实现编码,并且表达途径是运用与此三个方面相对应的比类取象、援物取象、联想取象摹拟编码方式,进一步突出名量词的形象特点。其实,形象色彩并不是汉语独具的语言现象,缅语名量词的编码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本文就从以下三种摹拟编码的方式来比较汉、缅名量词的形象色彩。

1、比类取象的编码机制

比类取象是指运用个体量词与客观事物的相似性,以摹拟方式来摹拟客观事物外部的整体形态特征。汉、缅语的名量词都存在这种比类取象的摹拟方式,把事物的形状加在词语的意义上,让人们见字如见其形。如汉、缅语的“花”字,可以说“一朵花” ,也可以说“一束花”同样是花,

但是“一朵花”、“一束花”,不仅给人的形象感不同,而且数量也不同,分别呈现的是“朵”状和“束”状。对同样一个名量词,汉、缅语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两种语言的名量词中都普遍存在摹状性的表达方式。例如: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汉、缅名量词可以用量词本身来摹拟所修饰名词的形体特征,而正是这种摹状性让这些名量词的表量作用转化为表形,更突出修饰作用。因此“比类取象”的编码方式增强了两种语言名量词的表达效果。

2、援物取象的编码机制

运用量词与客观对象的相关性,来描绘表量对象的部分特征,从而以“援物取象”的摹拟方式,达到突出表量的形象色彩。汉、缅名量词中都有这样的编码方式。例如:“一把伞”,“把”本身就是指有柄或把手,用伞的“柄把”与伞整体特征相关的部分特征作为量的指称。缅语的表述为是“手”的意思,它也是用手来握住伞柄来指称“伞”。又如:“一瓣桔子”,“瓣”的本义是指“花瓣”,后来用于计量植物的种子、果实或者球茎可分开的小块儿、小片儿”。“瓣”显示了桔子的局部形态,而这一局部形态和桔子这一整体形态不但相关,而且是桔子最富特征、最有代表性、最为形态鲜明的部分。这种以“援”客观对象的部分而取“象”于整体的的表达方式增强了名量词的形象色彩。这类名量词没有“比类取象”的量词丰富,但也不少。例如:

以上这些名量词的“码”都以表量对象的部分特征而表达出表量对象的整体特征,以“援物取象”的编码机制,来突出表量对象的形象色彩。

3、联想取象的编码机制

名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量,当表量的客观对象是某种现象,或者是某种抽象概念的时候,量词中的形象色彩是通过“联想取象”的表达方式来实现的。这时的名量词就还兼有修饰的作用。例如,汉语“一线希望、满腔仇恨”中的“希望、仇恨”都是抽象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计量的,但是有了“线和腔”使“希望、仇恨”有了具体的形象感,从而增强了语言的形象色彩。缅语中也有修饰抽象名词的量词。例如:→一种想法;→一门知识;꼧一个原因等,虽然缅语这类名量词也具体化了它所修饰的抽象名词,但是不如汉语那么形象、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例如:“一缕愁丝、一条妙计、一方和平、(碰了)一串钉子、一泓宁静”等。正因为有了名量词据形象又生动的运用,为表达增色不少,这反映了汉语的名量词用法越来越灵活,也体现了汉语独具有的魅力所在。

通过以上对汉、缅名量词的编码理据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种语言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比类取象的编码”中,两种语言都体现地特别充分,可以看出缅语名量词在这一方面的形象性不亚于汉语。虽然缅语的名量词在“援物取象”和“联想取象”编码机制上没有汉语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缅语的形象色彩,而把这一特色看作是汉语独有的。

总之,汉、缅语名量词都是计量动植物、人体等名词以及和人类生活相关的行为,它们都经历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的领域的反射,在此过程中也受到其文化因素的影响。形象色彩存在于汉、缅民族文化中、也反映了两种民族不同的认知特点。

猜你喜欢
理据量词编码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编码
劝学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量词歌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