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印纹陶

2018-10-26 04:03杭州市京都小学王依红朱国华
少儿美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陶器纹饰同学

杭州市京都小学 王依红 朱国华

写在前面: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见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介于陶瓷之间的特殊器物,印纹硬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印纹硬陶作为一种陶器品种,和其他史前文化类型陶器制作工艺不同的是,在泥条盘筑法制作过程中为了修坯、整形等需要,在器外壁用刻有几何形纹饰的拍子与器内壁的里手内外联动拍打,使器形规整并达到装饰的目的。这种由早期低温的印纹陶逐渐发展成为高温烧成的印纹硬陶,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百越地区,是古越文化的象征物。印纹陶从新石器时代出现,一直延续到汉代。当然,作为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陶器,至今在云南等地,还有不少人在制作和使用印纹陶。

长期以来,由于印纹硬陶制作工艺和应用等因素,少有专家和学者对此给予关注。印纹硬陶的研究一直是陶瓷学术界的薄弱环节,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为了让孩子们对中国的陶瓷发展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厘清印纹硬陶的历史与发展、印纹硬陶文化的传承等问题,更好地认识印纹硬陶在中国古陶瓷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几何印纹陶。

一、课题《几何印纹陶》

二、适合年龄段:10—12周岁

三、学习人数:35人小班为佳

四、学习要点:

1.简单了解我国古代印纹陶,了解印纹陶的存在价值,并尝试学习在泥片上制作印纹。

2.探究学习不同印纹陶的纹饰美,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几何纹理的表现创作能力。

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五、教学工具准备:

淘宝沙盘、手套、刷子、印纹陶陶罐、印纹陶陶瓷碎片、陶泥、各种有肌理的器具、课件、展板、画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导课,说说自己来自哪里?说说自己家乡的悠久历史。

西周几何印纹硬陶双耳罐

(一)出示陶片,趣味导课

师:老师利用春节假期,回到家乡走亲访友,并从家乡带来了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同学们想看吗?

师:这是什么?(陶片)

师: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猜猜陶片上的纹理,像什么?有可能是怎么制作的?)

教师小结归纳:这虽然是一块陶器碎片,但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这种表面压印几何纹作装饰的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代在我国南方特别流行,我的家乡萧山在战国时期就有30多处烧制印纹陶的窑址。我们的古人利用拍、压、戳、印等方法在陶器上制作美丽的陶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研究《几何印纹陶》吧!(出示课题)

【环节目标】通过趣味导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对古陶片产生初步的兴趣,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欣赏,研究印纹

1.师:印纹硬陶产生于什么时期?它有什么特点?盛产于哪个区域?会有哪些器皿造型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印纹硬陶的世界。(视频)

引导学生说说观后的感想。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印纹陶残片,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印纹?

师:同学们,想近距离的欣赏这些珍贵的陶片吗?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请同学们一定要戴上手套,轻拿轻放。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样的印纹?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欣赏讨论,教师小结归纳印纹陶的纹饰名称。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印纹陶探究学习之旅。

师:同学们,你还想了解印纹陶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师:老师也想了解这些方面的内容,我把它整理成了问题阄,想请同学们一起探究解决,请每组同学上来抓取一个。完成挑战的小组有机会赢得奖品。

小组探究学习:

(1)印纹陶片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归纳:硬陶以含铁量较高的黏土为原料,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呈赭褐色、深黄色、深灰色。

(2)古人为什么要在陶器上面制作这些印纹?

学生了解印纹陶的制作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归纳:印纹陶上面的印纹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

(3)印纹陶上面的印纹是怎么制作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归纳:印纹陶上面的印纹运用了拍、按、压、戳、印、刻等不同的技法。

(4)印纹陶上面的印纹可以反映器皿的大小吗?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归纳:一般纹饰细小的装饰在较小的陶器上,纹饰较大,粗犷地装饰在较大的陶器上。

(5)古人在陶器上拍印的陶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尝试在器皿上设计水纹。

学生讨论,将设计的水纹展示于展板上。教师小结归纳: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几何印纹陶,其纹饰更是人类情感的符号与表现形式。例如水波纹、旋涡纹、浪花纹、圈点纹等等,似乎来源于南方居民对水的心理感受,对水的亲近、喜爱和惊恐兼具的感情。南方的原始先民朝夕如斯与水相伴,或傍水农牧,或水滨采集,他们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因此对水天然有一种亲近喜爱之情。但是当洪水泛滥、波涛汹涌的时候,当置身急流旋涡之中或者当急流漩涡无情卷走他们的生命财产的时候,他们对水又充满了惊恐之情。他们对水的心理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自然就通过陶器纹饰来表现水,通过不同的线条、形态符号表达对水的种种感受和感情。

(6)印纹陶上面的印纹有什么规律吗?请用几何装饰纹样设计器皿上的纹饰。学生讨论,将绘制的纹饰装饰到展板上,教师小结归纳印纹陶纹饰特点:有韵律感,多种图案组合,有规律的变化。

【环节目标】通过对印纹陶纹饰的研究、设计,提高学生对几何纹理的表现创作能力。

4.欣赏印纹陶珍品,触摸历史。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件2700年前西周时期的印纹陶珍品,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吗?(引导学生欣赏印纹陶作品。)

师:这件作品上面的陶纹带给你怎样独特的感觉?学生交流,我们来听听收藏家是如何欣赏这件作品的。

印纹陶拍打的工具和效果

印纹陶上精美的纹样

视频欣赏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制作印纹陶的视频吧。原始陶制作视频

【环节目标】通过欣赏、触摸西周印纹陶器皿,增进学生对古陶的热爱,并能够简单了解印纹陶的制作工艺。

(三)教师示范

师:老师也很想在泥片上设计印纹,我找到了这样一件物品,老师生活在运河边,非常喜欢水,我用物品的这一面刻印出喜悦的水纹,用戳的方式设计出有规律的小点,用不同的力度按压出凹凸有序的线条,完成后将它粘贴到展板上,作品就完成了,同学们要不要也来试一下?展板有限,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才有机会展出哦。

【环节目标】通过教师示范,加深对印纹陶纹饰的理解,并能够启发孩子创作出丰富的印纹陶纹饰作品。

(四)学生制作,巡回指导

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制作印纹纹饰,教师将孩子们的作品粘贴到印纹陶器皿模板上进行展示,进一步加深对印纹陶的理解。

(五)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师:今天谁是最佳设计师呢?老师有三片非常珍贵的印纹陶珍品要奖励给他们。

邀请三个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小结点评。

(六)拓展欣赏、课堂小结

师:由于制陶技术的发展和瓷器的使用,越来越少用拍印了,印纹陶虽然随着历史的前进失去了自己的辉煌,但它对于后世却有着永久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印纹图饰在现代生活的应用与装饰!(视频)

【环节目标】印纹陶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它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通过拓展欣赏,让孩子们感受到几何纹饰在现在生活中的独有魅力,进一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学生作品

西周印纹陶大罐、春秋印纹陶、战国布纹小罐

感悟印纹陶的源于生活的美妙

学生作品

猜你喜欢
陶器纹饰同学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