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10-26 11:00程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摘 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迅速,且为推动新课改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否有效获取知识的首要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水平,是学好知识的关键。然而,就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状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阔以及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此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进本的工作就是教学生认读文字,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总结,这时,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语文无处不在,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与知识的敏感度,進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

二、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现状的分析

1.学生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客体位置,依然对学生实行“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不仅使教学停留在老旧的教学模式上,也使学生继续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生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看到课文就会感到头痛,更不要提理解课本知识。

2.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专注于课本知识的教学,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教学具有局限性,使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无法将学生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学生就会墨守成规,与此同时,学生在面对新的阅读知识时,也会感到难以接受与理解,这是由于学生被书本上的知识所辖制,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无法透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来说,不只是一种辖制,更是对学生思想创新的一种阻碍。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1.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语文阅读教学被顺利开展,帮助学习找到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学习动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其中,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充沛的知识储备,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潜移默化的送到学生的思想里,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会认真的听下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情境教学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进不同情节,教师要在教学之前提出问题,辅助引导学生理性思考[2]。

2.教师应充分发挥引路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引路者角色,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文章、读熟文章、读懂文章,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理,将一些生疏的词汇进行积累,并查阅字典,教师还要在其它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将学生引到主体位置上,使学生知道,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还应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将阅读素材不仅仅局限于阅读课本,例如报刊,广告词等。教师指导学生去写读后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素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有效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奠基石。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把学生积极带到阅读学习中的基础上,应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阅读要求,例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疑虑的地方,做好标记;教师也应在学生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的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遇到生字时要学会积累。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来自于长期的坚持,因此,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进行阅读,使学生彻底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推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3]。

结语

本文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重要性的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面展开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现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且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阔。未来,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引路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07):39-40.

[2]王云.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语文学刊,2016,32(20):134-135.

[3]逯宝和,汤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6,12(09):63-64.

作者简介

程成(1986.01),女,满族,籍贯:辽宁省大连市,职称: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