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

2018-10-26 11:00于庆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小老师语文课

于庆林

摘 要:正攀登语文学习实验的一个理念就是,教师要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学生的学伴,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小助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如何培养语文课堂上的”小老师”。

关键词:语文课 小老师 引发

一天的语文课堂上,我退居“二线”了,几位小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带领同学们学习,效果竟然比我亲临讲台还要好得多。早上第一节课,我想给学生讲评昨天考的试卷,总结测试情况,公布试卷分数时学生还个个生龙活虎,可是开始讲评试卷就都像蔫黄瓜一样没了精神。考的不好的自然怕老师批评,怕答错题,不敢抬头;考得好的又不屑一顾,不愿再听老师的絮叨,东张西望,摇头晃脑。最可气的是调皮大王小廷,竟趴到了桌子上和小旭交头接耳。平时他的成绩还不错,可就爱耍小聪明,调皮捣蛋少不了他,这回我得抓他当典型,杀鸡儆猴。于是,我厉声喝道:“小廷!你觉着自己考得怎么样?”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还行吧。”“那老师讲的你都会了吗?”他想了想,说:“会了。”这个自高自大的家伙!我使出了绝招:“那你就到这儿来讲给同学听听吧,也好让老师歇会儿!”说着我就退到了讲台一边,心想:知趣的还不主动低头认错!可没想到他在座位上扭捏了几下,竟真的走上了讲台!我只好退了下来,站在旁边静观其变,心想:等你讲不好再说!

奇怪的是,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挺直了腰,抬起了头,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眼睛里有惊讶,有新奇,有期待,还有……台上的小廷呢?虽有些胆怯,却毫无悔过之意,竟有模有样的开口讲起了刚才我没有讲完的改病句题。只听他一会儿介绍自己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一会儿讲做题时容易出的错误,一会儿又请做错的同学说说应该怎么改正,甚至还有个别学生站起来向他提出疑问,这在我的课堂上是少有的。刚才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了起来,成绩优秀的同学频繁举手,大声回答,好让老师看看自己不比小廷差;成绩一般的同学羡慕的眼神里流露出不服气,不甘示弱的表现自己;成绩较差的同学认真倾听,努力思索,不想让小廷提问自己时闹笑话。在他的讲解下,大家很快的明白了这道出错率很高的改病句题错因是什么,应该怎么改,还掌握了同类型的题应该怎么做,连平时怎么教也不会的差生也不例外。这对我真是个极大的讽刺。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而学生的能力能否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学生是否参与是很好的检验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组织得法,让有能力 “小老师”上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養,而且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理解与和谐相处,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选择和培养课堂“小老师”,活跃课堂气氛的点点滴滴,

一、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争当小老师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探究新知识。教师在课堂40分钟内,应尽量做到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去想,其中适量适时地设计一些实践操作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然后小组交流,争当小老师,在视频展示台上边演示边讲给同学听,由此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就使学生觉得老师没有讲自己也能学会,从而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在故意出错中,诱发学生争当小老师

平铺直叙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兴趣,并导致他们对知识作深一步探究的轻视和忽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障碍,不仅学生对这一知识具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效果,更能通过争当小老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我在教学 “小数加减法”时,就注意让学生从矛盾中掌握新知。先由教师在黑板上讲题,在其过程中,故意示出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忘记小数点对齐或忘记点小数点或把不同数位的小数的末尾数对齐相加减,让学生都当小老师给老师检查正误。有的学生抢先举手了,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有的学生脸上对老师充满了信心,还有的……见此情景,他们表现的机会来了,探求其中奥秘的欲望油然而生。接着我让学生经过观察争当小老师,先让对老师充满信心的小慧回答。她说:“老师不会出错的。”接着同学们大眼瞪小眼,感到很惊奇。有的学生沉不住气了,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要表现自己。我马上把小潘叫起来。“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好!就让你当一次小老师。”他快步走上讲台,当起了小老师,很快指出了老师出错的地方,及出错的原因。他讲得让每个同学口服心服,明白了算理,最后还告诫同学们:“以后做题要认真仔细,不要再出这样的错误。”我说:“谁还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又有同学积极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小航说:“我想告诉同学们,以后要自信,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敢于承认,改了还是一个好学生。”听了“小老师”的精彩回答,我满意地鼓起了掌,同学们也高兴地鼓起了掌。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思维障碍,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寻找规律中,激励学生争当小老师

著名数学家曾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教学不应该压制学习中的萌芽……”这里的“猜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 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推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归纳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我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上的列式,根据所列等式特点,写几个类似的式子,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写的式子,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自己总结出规律。最后让天缘和小莹这两位“小老师”讲给同学们听,小老师一本正经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把题目讲完了,并问:“谁还有不明白的吗?请举手!”然后再不厌其烦地讲给不懂的同学听,直到讲得每个同学都听明白了为止,他们才像完成了一项历史使命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谁能根据上面的规律来创造出括号里的得数?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了简算的规律。这样的练习就是一种创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规律,既减轻了学习负担、获得了新知,又学会了研究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创造思维。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争当“小老师”,比以前单纯的给学生灌输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思维空间被最大地打开,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小老师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在语文课堂中让“小老师”“动起来”
“小老师”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放开那本语文课本
湖南保靖县:“小老师”派下去农村校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