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王才林为米痴情

2018-10-29 11:07吴忞忞
莫愁·时代人物 2018年8期
关键词:宏志水稻日本

吴忞忞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培育高品质的粮食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他为提升全省水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振兴乡村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繁南育,忘我的质朴和单调

“土地也是有生命的,需要精心养护,才能种出好的东西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方能对土地抱有敬畏之心。王才林出生于江苏无锡望亭河畔,自幼瘦小体弱,1975年高中毕业时体重仅35公斤。父亲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17岁不到的王才林,扛起了家里所有的活儿,插秧、罱河泥、割草养兔、养猪挑粪……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1977年和1978年,王才林分别考出了总分351分和391分的成绩,但因“富农”成分,政审不合格,两次都没被录取。

1979年11月,江苏省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在江苏八地设大专班,录取部分落榜生,为农业发展培养人才。就这样,20岁的王才林跨进了大学校门,并遇到了科研启蒙老师——班主任郭二男。

郭二男在学生中建立了科研兴趣小组,王才林担任组长。种小麦、水稻,做现场调查……在那个“一个遗传力数据要我们小组十个人算两节课”的年代,每一个调查数据都来之不易。1年后,师生合作的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发表,王才林手捧散发油墨香的杂志,看着白纸黑字上自己的名字,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激发了他立志科研的热情。

1983年,王才林考取江苏省农科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农学家汤玉庚。汤玉庚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科学研究领域50余年,他头戴草帽、肩背帆布包的农民形象,朴实、认真的作风,一直深深印刻在王才林心底。

王才林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农科院工作,专门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一干就是30多年。

加速育种进程从杂交到新品种育成推广,往往需要经过10个世代的时间,因而加速育种进程很有必要。采用异地加代,进行北繁南育,可以缩短育种时间。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原因,水稻生长更快,成熟周期更短,可以大大节约科研时间,因此成为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王才林研究生毕业前夕,由于研究小组的一位老师暴晒过度而病倒,院领导立刻指派已完成硕士论文的王才林去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接替那位老师的工作。

育种基地靠近陵水机场,生活非常困难,租用的是部队的房子和农场土地。打药、施肥……所有事情都由研究人员自己动手,成千上万个品种,几十亩地,每一个品种每一株都要记得清清楚楚。“实验一定要自己去做,哪怕自己做不了,也一定要在场,指导他们怎么做。”王才林说,事必躬亲是科研路上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陵水做实验的日子,枯燥而单调。当地部队每周组织看一次露天电影,是唯一的娱乐活动。这样的生活反而让王才林喜欢,在这里,他可以一心一意做科研,静下心读书,写东西。

从那以后,每年11月初到次年5月,王才林都要在海南待半年。有一次,王才林直接从海南回无锡老家。在乡卫生院大门口,他看到当护士的妻子徐素芳抱着女儿出来,便迎上去,没想到妻子竟与他面对面擦肩而过。王才林赶忙叫住她,徐素芳这才反应过来,笑着说:“我心想哪里来的小老头,我都不敢认了。”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论是在海南,还是在江苏,亦或是在留学的日本,王才林的科研一直如此。

吃饭和科研,都是一样的态度

1988年,我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直接介入经济领域。那是一个全民经商的年代,粮食研究所楼里的每一个办公室都在卖东西,有的卖种子,有的甚至卖皮大衣。当时,农科院副院长邹江石正和日本合作研究“稻的起源”,他对王才林说:“日本有一种研究稻作起源的新方法,你去学习吧!”

准备了两年,1991年4月10日,王才林终于走出国门,自费公派到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

到日本第一天,王才林人生地不熟,老师藤原宏志把他接到家里吃晚饭。王才林硬着头皮吃生鱼片,出于礼貌说好吃。一个月后,藤原宏志带王才林参加学术会议,中午在一家小餐馆给他买了生鱼片套餐,王才林却怎么也吃不下。藤原宏志说:“你怎么不吃?上次在我家你不是说很好吃吗?”王才林这才道出原委。藤原宏志批评说:“一定要说实话。做人做事跟搞科研一样,要严谨。明明错的,你说对,能行吗?”简简单单一段话,让王才林终生难忘。

那顿午餐同样让王才林念念不忘的,还有一碗米饭。他问老师:“这是什么米?怎么这么好吃?”“这是‘越光,日本最好吃的大米。”从那以后,王才林跑进各个超市,调研日本大米,“越光”“日本晴”“一见钟情”“秋田小町”……很快,王才林对日本大米的口味、品种、产地、价格等了然于心。

王才林跟藤原宏志学习“稻的起源”的研究方法——植物硅酸体分析法,就是通过研究水稻化石硅酸体的形状,再提取我国土壤里的硅酸体进行对比,来分析那些地方当时是不是水稻田。其间,王才林在日本的《考古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了不少论文。

1993年年底,王才林受藤原导师邀请再度赴日读博,继续研究水稻的起源。他们合作挖掘了苏州草鞋山遗址,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被17家媒体头版头条报道。1997年3月,王才林再次前往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业结束后,他拒绝了导师的一再挽留,放弃了日本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

研究证实了中国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田,但为什么日本的大米却比中国的大米好吃?王才林脑海中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他决定用一生追寻一个目标:培育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大米品种,让国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

“米痴”,培育最好吃大米

1999年回國后,王才林一头扎进研究中,“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肯定能做到。他们才2000多年历史,就能培育出好吃的米,我们为什么培育不出来?”朴素的情感,推动着王才林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培育适合江苏种植的“半糯米”品种。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王才林拥有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

从“一把尺子一杆秤”的老办法到分子标记育种,王才林的研究与时俱进,不变的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作风。每年4月底5月初,他从海南回来就要立刻准备秧田,10 月份得选种,五一、十一假期从没休息过;早上8点下田,直到天黑;为了挑选出最好的食味,每次品尝从10月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从成千上万个品种中挑选出最好的,再把对应的种子种下去……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王才林最爱做的事就是到田地里转悠,一天不下地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常常流连、沉浸到忘记吃饭。妻子因此称他为“米痴”,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另一个是水稻。“每次去稻田,看到满地稻禾随风摇曳,我仿佛就感觉到它们在说‘看,爸爸来了。”王才林动情地说。

10年耕耘换来回报,王才林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核,可以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2016年,在中日优质粳稻育种技术评比中,王才林带着“南粳46”获得最优秀奖。

农民纷纷打电话咨询,想要种“最好吃的大米”,其中很多电话来自苏中和苏北地区。这深深触动了王才林,“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品种,一定要推出适合更多地区种植的品种。”2013年,王才林和同事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和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今年,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南粳505”和“南粳2728”通过审定,从此整个江苏从南到北都能种植出口感绝佳的大米。

王才林这个农民之子,脚踏泥土,用毕生精力和执著,一步步迈向心中理想。每一粒优质大米背后,隐藏了王才林多少汗水,便蕴涵了他对土地的多少深情。

猜你喜欢
宏志水稻日本
探寻日本
叹世艰
水稻种子
争当排雷兵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日本神社
Special Classes in Chenghe Middle School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