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病人

2018-10-29 11:20赵纯
足球俱乐部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世界杯教练非洲

赵纯

俄罗斯世界杯上,被外界给予厚望的5支非洲球队全部在小组赛阶段就打道回府。非洲球队似乎每次都会陷入怪圈,赛前气势汹汹,赛后狼狈不堪,比起亚洲代表日本队和韩国队在面对强敌时表现出的惊人实力来,非洲球队似乎只是看起来很美的泡沫罢了。

家家有本难念经

在世界杯历史上还从未有一支来自非洲的球队进入半决赛,本届比赛之前,有3支球队曾打进过世界杯8强,看起来这已经是非洲足球的极限了。在传统意义上的“足球第三世界”中,非洲比之亚洲、中北美诸队,完全是更具天赋与激情的存在。来自非洲的球星,充斥着主流联赛的各支球队,然而就是到了“见真章”的时候,非洲人却自觉地退到了后面,俄罗斯世界杯也不例外。从历史战绩不难发现,每届世界杯最少有一支非洲球队能进入淘汰赛阶段,有些更成为了“黑马”,可惜的是,本届赛事的淘汰赛阶段没有非洲球队的身影,而且5支非洲球队只取得了3胜2平10负的糟糕成绩。

说起来,埃及队或许算是“非战之罪”,头号球星萨拉赫缺席了赛前的所有备战和首场比赛。没有萨拉赫的埃及如同断了翅膀的飞鸟,本就不算强的实力大打折扣。就算萨拉赫带伤出场,但状态仍与巅峰差距太大,最终导致“法老”早早出局。摩洛哥则是赢了过程,输了结果。3场小组赛他们都采取主动出击、控制主导权的方式,攻势一波接一波,让人看起来确实相当过瘾。奈何球队进攻中把握机会的能力差到令人发指,空有优势却不能转化为进球,不单赛前备受瞩目的齐耶什显得格格不入,经验最丰富的中后卫贝纳蒂亚也成了浪费机会的急先锋,作为队长,他的急躁感染了整个球队。

突尼斯的出局绝对是水平问题,首战英格兰一度让人们产生了错误的印象,随后便被比利时人通通打碎了。就算是最后一战面对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公认鱼腩巴拿马,竟然也先失一球,随后经过拼尽全力的反扑,方才逆转了这支全队只有一人在五大联赛(B队)效力的弱旅,也算是反映出突尼斯的真实水准了。

比较之下,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两队的实力在各自小组中并不算差,他们直到最后时刻也仍有进入淘汰赛的可能。队中有18名球员首次参加世界杯,尼日利亚与淘汰赛只有4分钟距离,论表现可称合格。首战负于克罗地亚后,德国籍老帅罗尔把防线由四后卫改变成三中卫,加强防守的同时,利用边路快速突进,弥补进攻端的创造力不足,收效不错。对阿根廷的生死战,“非洲雄鹰”也长时间掌控着节奏,倘若不是罗霍终场前神奇绝杀,外加本方点球漏判,尼日利亚人恐怕就要去踢法国了。令人欣慰的是,尼日利亚队这次表现出了极强的团队意识,重整体多于个人,相信随着年轻球员的成长,“非洲雄鹰”的前景将会更光明。

塞内加尔的出局,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多了几张黄牌,实际上“特兰加雄狮”的表现却不能让人满意。坐拥马内、凯塔·巴尔德和马马杜·迪乌夫等众多早就在五大联赛证明过自己的攻击手,塞内加尔的进攻却显得乏善可陈,前场球员不善于把握机会是不争的事实。马内没能把在利物浦的上佳表现带回国家队,令球队攻击力削弱;中场太多工兵型球员,也不能有效地组织攻势,支援前方队友;库利巴利领衔的后防线虽然在大多数时间里显得相当稳固,但还是由于不应有的漏人、走神而丢了几个关键球。尽管最后的结果由黄牌数量决定,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出现在思想方面。塞内加尔队主帅,曾在2002年作为队长带队闯入世界杯8强的阿利乌·西塞颇有些无奈地表示,他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让球员們在场上的动作“文明一些”。乍听上去,这只是一位教练的抱怨。殊不知非洲球队全军覆没的真相,恰恰就在这句话里:过于散漫的作风,让天赋不俗的非洲球队前赴后继地搭上了回家的航班。

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梅西、C罗,拿到球总要带上两脚,秀秀技术,遭遇对方整齐的包夹丢球后,心情愈发急躁的他们开始各种失误、犯规,甚至因为冲动吃牌。至于其他非洲球队的做法,也都大同小异。比如摩洛哥对葡萄牙的比赛,所有前场球员都得带几步球再传,殊不知他们在秀脚法之余,也延误了最佳的进攻时机。小组赛阶段,非洲球队完全可以凭借身体天赋抢到足够的晋级分数,特别是面对亚洲球队时,可以发挥黑又硬的碾压优势,然而还没等他们使上力气,就输给了散漫作风。

本土教练不可少

除了一贯的纪律性不足之外,非洲球队在技战术比拼中完全处于下风,更多的原因还在于教练因素。“足球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肤色并不重要。在欧洲不少豪门俱乐部中,我们都能看到很多黑人球员在踢球,但是现在非洲大陆需要更多的黑人教练站出来,带领球员去踢我们的足球。”西塞作为本届世界杯唯一的黑人主教练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看到了本土教练过于稀缺的现状,希望自己能成为黑人教练和非洲教练的先驱。

自从1998年世界杯扩大到32支球队以来,只有7名黑人教练曾在世界杯上执教,8年前世界杯第一次在非洲举行时,也没有黑人教练。巴西依靠贝利、加林查、罗马里奥和罗纳尔迪尼奥们总共5次捧起了世界杯,但至今没有出过一名黑人主教练,而巴西的混血人口超过了50%,其中47%是黑人。

在俄罗斯世界杯前,非洲球队参与的44场世界杯比赛中,有30场的主教练不是非洲人。俄罗斯之夏过后,这一数字又变得更触目惊心。喀麦隆,这支曾7次参加世界杯、被看做是非洲最成功的球队,7次参加世界杯的主教练有4次是法国人、两次是德国人,还有一位来自俄罗斯。而在本届世界杯上,埃及、摩洛哥以及尼日利亚分别由阿根廷人、法国人和德国人担任主教练。

多年来,非洲国家教练员成长渠道的不健全终于酿成苦果,前加纳球星埃辛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非洲国家在青少年培养体系和教练员培训方面做得很少,尽管这一情况在近些年有所改善,但与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曾经带领科特迪瓦参加过南非世界杯的瑞典名帅埃里克松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会在预选赛上任命本土教练,而如果成功突围,往往会在大赛开始前一两个月任命一位来自欧洲或者南美的大牌教练。我认为他们需要确保一位能在国家队主帅位置上干满4年的人选,这样会更好一些,球队也会因此更团结。”

对于足球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聘请高水平外教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埃及国内显然找不出任何人,可以比肩两次闯入欧冠决赛的库珀。但另一方面,在14支参赛的欧洲球队中,有12支球队都是由本国教练执教,剩余两支球队中,瑞士的波黑籍主帅佩特科维奇球员时代就在“军刀之国”效力超过10年,几乎所有执教经历都是在瑞士俱乐部,只有比利时的西班牙籍主帅马丁内斯是一个特例。

而换句话说,14支欧洲球队的教练全是欧洲人。南美洲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哥伦比亚的佩克尔曼和秘鲁的加雷卡都是阿根廷人,而巴西和乌拉圭则都是本土教练担当,这也就意味着,在所有参加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的5支南美球队中,主教练都来自南美国家。无论是欧洲还是南美,球队在选择主教练时,最先考虑的始终是语言和文化,坚定不移地信任本大洲、本国教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实际上,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中,短期成功都远远不如长期繁荣,或许选用那些水平相对较低的本土教练,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长远来看却是利大于弊的。

混乱管理结恶果

“非洲当然正在努力,但如果仅用世界杯上的两张黄牌来掩盖问题就太轻松也太危险了。VAR也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非洲球队在世界杯上的失败,让我们停止寻找借口。非洲必须明白你无法每4年都在尝试之后去相信一切都在变得更好,这不是奇迹。我们会换掉教练,然后相信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是长久以来非洲足球的自欺欺人。我们更喜欢责怪某一个人,而不是体系与组织。”

尽管没能进军世界杯,但科特迪瓦球星亚雅·杜尔仍然密切关注着非洲球队的一切,在他看来,非洲足球的问题并不是显示出来那样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责任感的缺失。“各个国家的足协都只在做表面功夫,而没有为足球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做法有些井底之蛙了。我们应该看看那些成功的球队是怎么做的,比如法国和巴西。我们不是要去寻找新的内马尔,而是需要一个坚实的体系。在非洲,人们嘴上说得很多,但没有人真正付诸行动。每一次都会有很好的承诺,但在确定了思想方向之后却没有行动跟进,这真的很不好。”

1998年世界杯上,法国队靠着一群非洲后裔捧起了队史上第一座大力神杯,这也让不少非洲足协感慨颇深,于是他们想到从那些拥有完备青训培养体系的欧洲国家,挖掘与本国移民有着血缘关系的年轻球员。上届世界杯黑马阿尔及利亚,23名球员中竟然有多达20人出生在法国,其中超过半数都有法国各年龄段国青队的出场经历。考虑到两国历史渊源颇深,阿尔及利亚靠“法国制造”迅速提升足球水平也算是一条捷径。

摩洛哥也有學有样,出征俄罗斯的23人中,包括队长贝纳蒂亚在内的8名球员在法国出生、成长,进攻核心齐耶什等5人则出自荷兰足球培养体系,另外还有来自西班牙、德国、比利时和加拿大等国的移民后裔,是名副其实的“八国联军”。相应的是,球队中仅有6人出生在国内,而其中还有两人从小就跟随父母移民海外。如此复杂的文化背景与成长经历,必然会对球队凝聚力产生动摇。

除此之外,非洲各国足协的贪得无厌也名声在外。1998年的法兰西之夏,身陷死亡之组的尼日利亚备战阶段接连大比分输球,连神奇主帅米卢蒂诺维奇都无计可施,但当足协承诺将给小组出线的球队予以重奖时,精神抖擞的“绿鹰”接连赢下了西班牙和保加利亚。但出尔反尔的足协随后又宣布奖金无法及时到位,球员们马上恢复了最初的状态,以两场惨败结束了世界杯征程。

2002年,当塞内加尔队的法迪加在韩国大邱街头偷东西,人们纷纷猜测,他到底穷到什么份上了。2010年,在奖金无法保障时,只能由不差钱的埃托奥自掏腰包给队友们解燃眉之急。4年后,埃托奥的身份就变成了“讨薪大队长”,由于对足协开出的分配方案不满,他和队友们一度拒绝登上飞往巴西的航班。

尼日利亚也不遑多让,球员们甚至拒绝参加那一届的16强赛,最后不得不逼着总统出来作保,让体育部长带着钱现场发放。同一时间,加纳球员因为领不到事先说好的奖金而罢训,自知理亏的足协不得不包机空运300万美元飞赴巴西,媒体随后拍下了加纳队员博耶“领奖”后,激动亲吻现金的镜头。尽管在俄罗斯世界杯上,并没有出现“欠薪闹剧”,甚至还有尼日利亚足协早在半年多前就预支世界杯奖金,给球员们打到账户上的“优秀事例”,但非洲足球管理者几十年来的“作恶”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肃清影响。更何况,就在尼日利亚球员收到奖金的同时,足协高官便被曝出挪用了国际足联用作基础设施项目的80万美元拨款的消息。

说起难塑辉煌的非洲足球,似乎永远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青训体系的匮乏,本土教头的稀缺、人才流失的无奈、作战纪律的松垮……无疑是早已被专业人士反复指出的问题所在了,但有些现实情况却是根植于贫瘠的非洲大陆土壤之中的,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基础和人类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体育和足球的上层建筑,这是个无奈的事实。

摘要

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中,短期成功都远远不如长期繁荣,或许选用那些水平相对较低的本土教练,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长远来看却是利大于弊的。

猜你喜欢
世界杯教练非洲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贪玩教练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加油
世界杯搞笑来袭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