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黑天鹅》中画面语言的运用

2018-10-29 04:39白鹤孙湘云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色彩运用黑天鹅

白鹤?孙湘云

【摘 要】 文章从画面语言的视角对电影《黑天鹅》进行多元分析解读,围绕色彩运用、象征符号和镜头运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影片的艺术内涵和价值意义。认为,在整部影片的设置和建构中,通过对色彩对比、镜头语言的恰当而巧妙的运用和处理,使得整部影片无论从结构上还是整体的剧情与人物心理揭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乎理想的效果,这部电影极具艺术感,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关键词】 影片《黑天鹅》;画面语言;色彩运用;象征符号

一、引言

美国电影电影《黑天鹅》是一部关于挖掘自我,人性解放的电影,全片运用大量的色彩对比、象征符号、人物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主角妮娜。剧中的白天鹅代表美丽、懦弱、娇柔;黑天鹅代表着黑暗、欲望、强大。当白天鹅和黑天鹅两者混为一体,则转化为人格健全的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黑天鹅》并不是一部以叙事为重点的电影,在荒诞不经的剧情下探讨的却是一个沉重的主题——自我。

二、影片的色彩运用分析

影片从一开始就预示着主人公妮娜的释放与统一,片头字幕采用的是黑底白字,但是字的内容却是“BLACK SWAN”黑天鹅,寓意着黑与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片尾显示字幕时却是白底黑字,回归了纯白的安宁达成了真正的统一,也实现了妮娜口中的“完美”。

全片在妮娜的服装上有着鲜明的对比,并和人物心理的发展有着莫大的联系。第一个阶段,妮娜穿的粉色外套与白色绒毛围巾代表着处子的纯洁,在她跳白天鹅时粉色的裙子飞舞,一派天真浪漫与压抑自律,舞团艺术总监托马斯对她的白天鹅非常赞赏。

新《天鹅湖》编排的出现,让故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白天鹅和黑天鹅需要同一个人来饰演,不仅要演绎出白天鹅的纯洁与柔和,同时更要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和力量,这对于自幼在母亲管理和期待下长大的妮娜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另一个世界,这时她趴在母亲身上哭泣,开始关注身边身上有黑色的人,并开始模仿。

在电影的第三阶段,妮娜的坎肩从白色到灰色,妮娜的内心随着她的衣服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开片16分钟时妮娜在长廊里看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在打电话身着黑色外套、裤子,披着头发的成熟女性,妮娜自己暗暗观察,走到近处才发现那个人就是自己,此时这个黑衣女性就是自己内心想要释放的另一面的萌芽,与妮娜那唯一一件粉红色的大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妮娜既羡慕又憎恶这黑天鹅的黑。

而影片的第四阶段,不仅服饰变化了,而且发红的眼神也频繁出现,暗示着黑天鹅已经完全的破壳而出,在影片的最后,妮娜终于完成了黑天鹅,她不仅攻克了她自己,同样征服了托马斯,也征服了全场的观众。

三、影片的象征符号分析

1、身体

影片中有大量的符号象征。每一次出现的象征都预示着出生的天鹅伴随着各种创伤一次次打破保护自己的蛋壳破茧而出。妮娜也同样是如此,肩甲上的抓痕,在白天鹅的心里伤痕代表着污垢和不洁,自己并不愿意让母亲知道,一味的隐瞒,这个举动把白天鹅的懦弱体现地淋漓尽致,也为后期妮娜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使得妮娜的成长更加的深入人心。在晚会的卫生间中,她剥开自己手指上长长的皮,在水龙头下冲洗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同样妮娜也发现自己的脚趾完好无损,象征着自己此时已经身处幻象之中,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身上的种种特征都预示着妮娜身体里的另一个灵魂要破茧而出打破死板、禁欲、自律、严肃的躯壳。从一个少女变为女人是需要经历过一段痛并伴随着流血的仪式,妮娜的黑天鹅在一步步的觉醒,妮娜并不是一个处子,但是在托马斯问她“你喜欢做爱吗?”时,妮娜表现的并不是对于性爱的渴望和害羞,而是像看到了什么腌臜的东西充满了排斥的心理,此时的她全无吸引力,她从来都没有品尝过欢爱的美好,所以在心理层面上她仍然是一个处子,谈“性”色变。

她在浴缸中自慰时看到了自己的脸惊恐万分,浮出水面才发现是自己用来自慰的手沾着血污,妮娜抚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性欲更是自己心中想要破茧而出的黑天鹅。在影片的后半段中妮娜和一老者坐在地铁中,老人对她做着猥琐下流的动作,妮娜旁边有许多的空座位,但是她没有换座位,也没有露出厌恶的表情,反而她对自己的吸引力有些沾沾自喜。

2、镜子

镜子在心理学上是映射,映射人的多面性。在全片中多次出现镜子。在舞团艺术总监托马斯宣布这次舞蹈的主人公要一人分饰两角时,在他身后的镜子中反射出两个托马斯,更体现出一个人会具备白天鹅和黑天鹅两种特性,那会是两个人格的统一。

对着地铁的窗户抹口红,只为自己显得更加的有诱惑更有吸引力,从前的妮娜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此时镜子中的她和妮娜做着同样的事,然而在在影片的后半段妮娜独自一人在练习室练舞,镜子中的人和妮娜做着不同的动作,此时心中的黑天鹅已经打破界限,妮娜被一遍又一遍的说没有激情,随着妮娜的压力越来越大她的幻觉也越来越严重。在妮娜获得角色在厕所告知了母亲这个好消息后,出门的鏡子上写着“荡妇”,妮娜并不喜欢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表演的资格,她内心唾弃着自己。

影片播到半个小时的时候,妮娜和莉莉在卫生间相遇,当莉莉坐到洗手台上身后的镜子反射出后背的纹身,像是一对黑色的翅膀。在练习室和莉莉相遇时莉莉和镜中的自己正好形成了一个黑色蝴蝶的形状,黑色的翅膀想要展翅高飞,但是妮娜一直拒绝并排斥着,所以不得不按捺下欲望。在量身材时两面相向着的镜子反射出无数个妮娜,她怀疑镜子中有另一个人。

镜子能够完美的表现出事物的多面性,尤其在人物性格方面,在表现妮娜慌乱、恐惧的心理时多用镜子,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镜子中的小人必定会和自己做着相同的动作,当有一天,镜中人有了自己的意识,那么将是极其恐怖的,在《黑天鹅》中镜子的运用恰到好处,突出并不突兀,恰如其分的表达着妮娜的内心。

3、母亲

母亲自始至终贯穿全片,永远是一身黑衣,一副禁欲自律的长者面孔,同样是舞者的她在舞蹈团仍然拥有一定的人脉,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女儿的动向,这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可以从她的画室中看出她极其怀念年轻时的自己,因为一时纵欲而断送了自己的舞蹈生涯,所以她对自己生命的延续妮娜严格要求,但同时也体现出母亲对妮娜深刻的爱。母亲的一生其实就是妮娜的另外一个结局,如果妮娜没有释放自我,那么在若干年后,母亲的那张脸就会变成妮娜的。

四、影片的镜头运用分析

全片有大量的跟摄镜头,跟摄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移动中的动作和表情,以妮娜的视角更直接的描绘她眼中的世界。在舞蹈中非常明显,镜头在用多个拍摄手法轮番以妮娜为中心不停地拍摄,不仅能看到妮娜的表情和眼神,同样也能看到美妙的舞姿和柔弱的身躯。

在步行去舞蹈团时用的是跟摄,透过妮娜的后脑勺可以看到剧院大概的样子,看起来冷冰冰的建筑,像是藏着魔鬼,同时她也能看到贝丝的海报,我们完全不用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就能明白她的内心十分的羡慕。

独自一人练舞时,灯光暗了下来,妮娜想要去找工作人员打开灯时,运用了一组跟摄镜头,妮娜穿过重重黑暗,光影在她的脸上斑驳,能看到她的眼神里的光忽明忽暗,她的内心更是害怕、担忧;在看到莉莉和托马斯欢好,莉莉转过头看向自己,而托马斯变成了黑魔王,不禁崩溃,吓得哭了出来。

在妮娜傍晚离开剧院时满面泪光,周围暗淡的背景唯独只有妮娜脸上这一点动人的色彩,她慌张离开,唯恐后面有人或者什么东西追上来。在《黑天鹅》中没有绝对的黑或白,善或恶,美或丑,只有一个女子内心的救赎,这世间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五、结语

电影《黑天鹅》作为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摄的心理悬疑惊悚类电影。其剧情内容和心理刻画上极其出色,在上映后获得广泛好评,娜塔莉·波特曼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金球奖和金像奖的双料影后。《黑天鹅》在整部影片的设置和建构中,通过对色彩对比、镜头语言的恰当而巧妙的运用和处理,使得整部影片无论从结构上还是整体的剧情与人物心理揭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乎理想的效果,这部电影极具艺术感,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為妮娜忧而忧,喜而喜。

整部影片的时间线是女主角自我蜕变和走向成熟的过程。性上的极度压抑,对母亲强权控制的拍拖摆脱和偷窃的不道德贯穿了故事,而最后主角因为崩溃而把镜子插向自己,彻底使自己觉醒,接受自己生命中的欲望。当舞台上的灯光越来越明亮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观众席认可自己的母亲,也感受到了自己真正的蜕变。

【参考文献】

[1] 文一茗.身份与符号自我:《黑天鹅》关于身份的命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0).

[2] 董蕾.电影《黑天鹅》的多重主题隐喻[J].电影文学,2012(1).

[3] 徐晔,王轶文.《黑天鹅》中的虚幻与现实[J].电影文学,2011(14).

【作者简介】

白 鹤,男,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孙湘云,女,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新媒体实务.

猜你喜欢
色彩运用黑天鹅
黑天鹅
市场突遇黑天鹅机构 继续减仓
黑天鹅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丁当黑天鹅华丽变身双面女神
色彩运用在大班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玩转小学美术课中的色彩教学
应用题
黑天鹅养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