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化引导”路径探究

2018-10-29 04:39黄郁健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国内高校实践育人与思政教育现状,叙述了“分类引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探索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分类引导个体参与;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个性实践项目;细化推进实践项目,实现特色品牌实践。

【关键词】 实践育人;高校思政教育;分类化引导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可见,做好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国内高校实践育人与思政教育现状

美国是较早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国家,已经形成了政府引导、高校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认可、企业资助、家长重视的社会支持体系。国内各类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尤其是寒暑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培养的作用,开展了形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借鉴了国外大学生实践社会支持体系的有效经验,就社会实践立法机制的构建和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社会实践激励政策的制定、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能力的提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讨论。[2]

实践育人能有助于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育的不足,然而在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师资力量缺乏。因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行政职务过多以及高校所配备的经费不足,难于找到合适的教师带队,影响了教师们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2)学生参与面窄。高校所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与资源有限,实践队伍的组建必然要进行甄选,不可避免地形成“精英实践”的模式,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时间需求,导致学生参与面较窄。(3)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组织、保障、激励制度,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且多数高校社会实践多集中在暑期、军训及毕业实习等短时间内,没有形成常態化,且不太讲求活动的延伸和巩固。[3]

目前,国内高校的实践育人与思想教育均采用“大局”、“整体”的概念,无法使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对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挖掘不够,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结合实际。(2)实践教育的手段过于单一、传统,没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方式。(3)社会实践的执行思路有待改进和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提倡由“宏观把控”转向“分类引导”,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实践育人的“动力源”,让学生发生“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认知改变,使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延续。

二、“分类引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差异性无处不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一个微小举动,经过长期积累,可引起社会共鸣、给周边人群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带来经济效益;让学生体会实践,清晰地看到坚持的重要,明白改变的迫切。从而由行动变化促进思想变化,由实际体验推动思想升华。

“分类助力整体”的布局,能细化实践育人的设置,通过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挖掘共性、找出共通点,助力高校整体的实践育人工作,找到“互联网+”时代下适合国内高校现行体制的可操作的实践育人常态化体系,为更好地做好实践育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经验、做好可行性方案设计。

依托研究人员前期在高校大学生实践育人常态化建设和实践品牌项目建设方面的研究基础,探究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化引导的路径,形成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挥力、持久力、战斗力、影响力”,为高校各项育人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三、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本论文探究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化引导”的路径,倡导“宏观把控”转向“分类引导”,借助“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与自主相结合”、“体验与调查相结合”、“寻访与总结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细化研究过程,将社会热点问题、党政时事问题、道德成长问题、理想信念问题等问题植入高校内部各级各类活动与实践,通过“点、线、面、多维度”的层层递进,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1、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分类引导个体参与

对于“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而言,都是有明显标签的个体,他们认为“做感兴趣的事”、“交谈得来的朋友”,才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如此,我们提倡“线上线下调研”,努力挖掘学生个性,根据学生个性,合理分类组合,让组合成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因人实践,做到尊重个性,引导思维,才能形成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挥力”。

2、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个性实践项目

面对共青团改革和学生工作大思政的格局,依托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生组织,比如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选取贴近热点时政的契机,围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处理方式,结合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新兴形式,采取一周一次、双周一次、每月一次的频次,开展相关活动,做到实践的细致化、长期化,形成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持久力”。

3、细化推进实践项目,实现特色品牌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品牌亦来源于实践。首先,传统的实践品牌局限于一定时期、一定层面,没有长久规划,显得形单影只,宣传效果与影响力都很一般。其次,过往的思政教育,对于理论学习强调较多,尽管形式多样,仍无法激起大的浪花,难以得到所有学生的充分接纳。我们主张结合高校暑期实践、公益创业赛等契机,孵化公益项目,成型特色实践品牌;依靠媒介宣传、参与各类比赛,获取外部支持,提升知名度,用成绩导向巩固品牌效应,让学生做有所得、思有所获、想有所行,形成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战斗力”。

4、发挥自我认知力量,凸显思政教育效果

自我的力量是巨大的,激发出大学生对于事物认知的自我觉醒,方能释放大学生潜在的青春能量。实践模式品牌化之后,经由日常宣讲,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诱发自身需求。推动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在适合自己的实践中提升自我认知,用自我实践带动他人实践,用自身实践的所得影响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自我认知改变,直接决定实践成效的威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践育人的每个环节,才能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黄郁健.品牌公益在大学生实践育人中的作用[J].新西部, 2017(12)138.

[2] 张绪忠.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5(12)118-123.

[3] 黄郁健.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构建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6(11)67-68.

【作者简介】

黄郁健(1984—),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管理、实践育人、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