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银行业发展方向

2018-10-30 10:23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科技

7月11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行业内外嘉宾共计三百余人参加此次发布会。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认为,2018年,银行业监管态势依然严峻,防控金融风险仍将是银行业的重点工作。此种背景下,银行业发展将进入变革的关键时期,银行业整体经营业绩有望继续改善。

发布会上,原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指出,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二是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供给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转变为需求的多元化与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对金融正在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肖远企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顺势而为,继续作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必须真正转变发展思路。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高增长时代所建立起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需求,银行业必须重新审视和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风险偏好、业务流程、风控体系,才不会迷失方向。第二,必须立足比较优势,精准定位。银行业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特点和禀赋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准自身的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做精做细,长期坚持,保持定力。第三,必须积极主动拥抱科技。历史上重大科技革命都能推动金融业的进步与发展,但任何科技革命并没有改变金融业的本质和规律。银行业必须积极应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第四,必须做到“有身体、有骨骼、有灵魂”。银行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就必须做到“有身体、有骨骼、有灵魂”的三位一体。所谓“有身体”就是具有较为合理的资产负债表,所谓“有骨骼”就是指具有良好的治理机制,所谓“有灵魂”就是指具有内化于银行的文化和价值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想行稳致远,不仅要健身,要修心,更要铸魂,做到三者辩证统一,融为一体。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认为,探索银行业未来发展一定要明确问题、预判方向,加强问题导向研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敏感性,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深入思考:一是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科学评价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风险状况,支持企业合理需求,更多关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有效增强实體经济信贷支持,还要稳妥处理风险,稳定市场预期。二是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认真思考通过引入多样化投资主体、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夯实公司治理基础,牢固树立合规就是底线、越线就是风险的理念,并将党建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三是高度重视对外部环境的研判。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外部环境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和不确定性,银行业应高度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引发市场风险的防范。四是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创新推进银行转型发展。要高度关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利用技术进步为银行业转型创新提供支持,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增强产品研发和金融服务能力,做好前瞻预判。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猜你喜欢
银行业金融科技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