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体 德高体健

2018-10-30 09:36彭海宾
考试周刊 2018年87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初中体育德育教育

摘 要: 在课改教育不断深入,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成长已经成为新时期的教育基本目标。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改造学生思想状态与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初中教育有必要站在课改教育的目标出发,分析社会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求。体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动商、情商、道德素养的重要学科,体育教师更是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水平,我国才能得以迎来更好的发展。现本文结合当前初中体育的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础技能、技巧,同时还要获得综合能力的成长,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德育素养。德育素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体现。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掌握德育与体育的关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德育思想保障,发挥德育教育价值。

一、 德育思想在初中体育中的渗透原则

在实现德育思想和体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守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

(一) 主体性

新课改明确的要求,素质教育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动性价值。即教师应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便利。新时期的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和点拨者,而不是过去的一言堂式的知识唯一讲解者。德育教育更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技巧的过程中,积极努力地配合教师完成德育思想的学习。

(二) 全面性

体育中的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包括部分学生,教师应于公平性、全面性的原则基础上,实现全体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并非单一性的教育问题,而是包括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展开活动时,必须要实现体育活动和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需要合作的体育项目,如接力赛跑、多人跳绳等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所有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关心他人的态度。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如学生出现思想偏差,须及时指正。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黑暗的心理阴霾。为学生树立榜样,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三) 系统性

德育的渗透必须关注阶段性、系统化。在系统化的渗透过程中,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德育教育的模式、目标、内容必须有合理的规划。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目标零零散散,那么不仅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当前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也弄不清教师要做什么,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道德素养问题。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科学的教育计划。在系统化的渗透过程中,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扎实的文化基础

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到德育文化学习。过去有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师就是教体育的,不需要具备文化知识。然而实践证明,体育教育作为一门与德育存有密切关联的学科,如果教师缺乏文化理论的补充,那么教师就无法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本功,这样才能夠满足所有学生的德育文化学习需求。

(二) 较强的专业技能

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是成为体育教师的必备要求。只有教师具备了过硬的素质水平与专业技能,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技能指导,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更需注意的是,教师也要结合实践经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教师才能够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三、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 利用体育发展史鼓舞学生

体育项目之所以受很多人的喜欢,是因为体育其本身的文化和体育的激情会鼓舞人。所以在进行德育思想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不妨以中国健将为例,为学生讲解我国体育项目的发展和崛起史。使学生了解到我国过去的体育水平较为落后,老一辈的体育运动员为了为国争光,刻苦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用体育发展史鼓舞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二) 在体育锻炼中磨炼学生意志

很多体育活动都是比较辛苦的,体育是锻炼学生耐力和意志力的最佳途径。现如今大部分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初中生都存在娇生惯养的问题。教师不妨用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与耐力。如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增加长跑项目,通过长跑项目磨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此外也可以通过体育比赛,锻炼学生敢于拼搏、刻苦练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三) 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心态

当今时代如果一个人缺少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是很难生存的,可以说团结合作已经成为成功的取胜法宝。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学生了解到没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队伍就无法获得成功。在放弃个人眼前利益的同时,才能够实现集体活动的成功。教师要在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学生相信队友、相信他人,这也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

德育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体育教师必须有远见地意识到德育教育的方向和基础目的。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与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创新的教育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思想的有效渗透。在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基础上,完成初中体育教学。这是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当重视的教育工作,也是每一名体育教师在新时期教育的工作使命。

参考文献:

[1]杨秀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知识[J].中华少年,2018(09):124.

[2]赵云鸿.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8(01):52.

[3]陈彩华.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8(08):117.

作者简介:

彭海宾,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王浩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初中体育德育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