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初探

2018-10-30 09:36白雪
考试周刊 2018年87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摘 要: 在新的教育时代下,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是建设班级、管理学生,还需要实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想。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德育教育并未收到明显效果,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文从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入手,对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 引言

德育教育的开展是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过去,班主任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班集体的管理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不足。如今,班主任不仅需要转变对德育工作的态度,更须不断探索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真正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效用。

二、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在他们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样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孩童时代养成的习惯、树立的观念是很难在后期转变的。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但如今的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却面临许多困难。

(一) 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影响较大

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学生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是远远超过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如今,许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宠溺,养成了骄纵、自私、懒惰等性格和不良习惯。在学校中,不愿团结同学,不愿为班集体做贡献,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也难以生效。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或不和睦的家庭中,父母没有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惯用武力解决问题等。这也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很难通过个人的努力扭转学生的心态。

(二) 学生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大

网络社会下,小学生获得网络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成了他们的“玩具”,这也导致网络中的许多不良风气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如,当今的网络流行歌曲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爱情、社会生活甚至性暗示的元素,前不久被全网封杀的说唱歌曲中甚至有关于毒品的暗示。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如今网络上也掀起了一股小视频的拍摄热潮,许多低俗的、无营养的内容也成了孩子们的课下娱乐,严重毒害了祖国新一代的思想。

三、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 打破传统模式,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德育工作也要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的颁布要求班主任要构建一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学习环境,用以满足班主任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新时期班主任传授知识的模式不可以再像以前传统僵硬的学习模式,要向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引导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发展。班主任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感动中国》这一节目的视频。《感动中国》里面讲述的就是一些道德模范代表的事迹,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和标杆,使他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此外,还可利用国学经典来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教育。如《论语》中的“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是教育学生的典型素材。还可丰富形式,将国学经典内容改编为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深化理解,促进他们情感和价值观的生成。

(二) 在生活中树立榜样

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特别要注意典型的选择,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义,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学生接受。选择正确和恰当的榜样对于进行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榜样时就需要更加慎重。

(三)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等,班主任还须多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平台,体现德育的作用。

(四) 德育教学形式需乐学乐教

小学德育教学要改变单一的教育方式。一味居高臨下的说教是德育教学的大忌,只会使德育学苍白无力,起不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德育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符合孩子理解能力的培养活动非常重要。首先,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感化,充分发挥文艺的特殊功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为德育服务,把德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熏陶和感化幼小的心灵。其次,精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活动是形式,教育是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周密部署多种德育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德育教学是基础教育,它需要相对稳定,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需要从实际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因材施教,反对空洞说教,拒绝“成人化”。实际工作要把握三点:①小,即主题集中,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孩子易理解明白一件事情;②近,即要贴近孩子生活,不要说太远的事情,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不要讲一些绝对成人化的东西;③实,即实实在在,可信、可学、可用。

四、 结语

总之,德育是学校各育之首,在学校教学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小学生正处在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开始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教会学生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宣.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6(1):13.

[2]宋丽杰.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艺术管理[J].读写算,2013(28).

[3]田润爱.如何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J].学友文摘,2013(7).

[4]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白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小学。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