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018-10-30 08:14陈勇李志妮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陈勇 李志妮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使我国中学教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先行才能使这种变化落到实处,离开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改善,任何教育改革都只会沦为一场概念游戏。本论文以重庆市彭水县第一中学的教师为调查对象,旨在厘清彭水县第一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为该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统计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原因

一、问卷的设计意图和调查基本情况

彭水第一中学校是一所位于武陵山区的完全中学,该校于2009年建校,校龄十分年轻。在学生人数近万的要求下该校配备了教师530余人,教师基本上为2010年以后招聘,教师平均年龄为30岁。在这样一所体量大、教师年轻化十分明显的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了充分了解彭水县第一中学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专业成长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从实践角度,围绕“彭水县第一中学教师核心素养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为调查切入口,拟定调查问卷,对彭水县第一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有250位教师参与了问卷调查,涵盖了所有高考考试科目的学科教师。设计调查问卷共34题,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专业发展意向、教师专业发展反馈、教师专业研究等方面。问卷共发放了2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48份,回收率达到99.2%,信度较高。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被调查教师的角色认知情况

在整个调查中,对教师这个职业满意的占80.63%,不太满意的占到19.37%。对教师的收入不满的人多达到176人,其次是对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满意占88人,而对学校的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满意的达到了194人,这说明了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制约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学校的人际关系的营造是制约教师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被调查教师在职业选择上主要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但也不能忽视的是占四分之一的人因为就读师范专业迫于无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说明新教师的职业选择虽然大部分(占66.12%)是钟情于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少部分(占24.19%)是无奈下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即大部分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个人的成长在心理上是拥护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迫于无奈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会对教师专业化并不特别感兴趣,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

(二)彭水县第一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1.新教师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在教学中,65%的新教师主要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参来设计教学,23%的教师靠与学生的交流来设计教学,靠教学经验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来设计教学也占到了20%和18%。这说明我们的教师大部分还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教学设计按照教科书,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创新比较少。在教学行为上,80%的新教师能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多媒体只能作为基本的知识展示。课堂实质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2.新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根据问卷得知,教学方法和技术知识(57%)、教师个人实践经验(57%)、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5%)以及一般科学文化知识(35%)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增进都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占82.17%的新教师表示不能有意识地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应用教学实践中去,这限制了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

3.学校对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导还需要加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最需要的方式中,新教师认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师专业化的最需要的方式,占到了全部人数的36%,其次,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资源(20%)以及专家的指导(20%)来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这说明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看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首要要依靠自己,其次还需要外部的因素的保障和引导。

4.新教师科研能力不足。针对科研状况的调查显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的仅18人,在县级论文比赛中获奖的仅59人,大部分教师没有论文的原因是不知论文怎么写(72人)、没有研究课题和方向(58人)、其他原因(36人),甚至在调查问卷中还显示有5人认为科研对教学的用处不大。这说明,新教师的科研能力严重不足,甚至还有极少数教师对科研对教育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够。

三、原因分析

1.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制度规范性引导。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自身的专业技术性特征与相关的管理制度相结合的结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是不能实现的。在新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用制度促进教师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并且同其他教师共同分享自己专业成长的经验。

2.传统教育方式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传统教育方式决定了教师不需要太多的主观能动性,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传统教育方式也不符合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亟待改变。

3.学校对教师评价的趋利性抑制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评价的趋利性一般是评价操作方对教师的照顾性考虑,比如有的教师本身并不是很合格,但是为了学校的声誉或者是教师的尊严,导致评价并不能真实反映该教师不合格的现状。但是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来看,这种趋利性评价评价不能真实反映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和谐、有序的教师业务竞争心理机制,导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欲望被抑制。

4.较为封闭的个体生存环境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学工作虽可以在孤立的状态中独自完成,而长期的教学生活又形成自己的教學方式,但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不断追求教学优秀和卓越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还需要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习和借鉴。长期的孤立、封闭状态会导致教师专业的停滞和退缩,甚至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04-08.

[2]刘丽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