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研究

2018-10-31 09:00王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电疗头针康复治疗

王峰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单纯头针组(40例)与联合功能训练组(4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单纯头针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头针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功能训练组患者采取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联合功能训练组与单纯头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以及HDRS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头针;电疗;功能训练;脑梗死;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脑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中医上将该类疾病列入“卒中”的范畴,该疾病一般发病较急,且致残率以及致死率极高,给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一般采取康复治疗,主要的方法便是功能训练,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采取頭针联合电疗配合治疗,可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1]。本文研究与分析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单纯头针组(40例)与联合功能训练组(40例)。在单纯头针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3-76岁,平均年龄为(61.26±2.62)岁;在联合功能训练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有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1.31±2.6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职业以及学历等资料经过我院医师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联合功能训练组:我院医师对联合功能训练组患者采取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①头针加电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针刺,选取患者的患侧对患者侧头部的足运感区、感觉区以及运动区等进行针刺,如果患者合并语言障碍,则需要添加语言一区以及二区,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则需要添加血管舒缩区。首先医师需要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随后取用26-28号1.5-2.0寸不锈钢毫针使用夹持法来与针刺区呈15°快速刺入,需要刺至帽状腱膜层,随后与DG-1型治疗仪进行相连,仪器的两极连接至医师的针柄之上。注意设置的电量要与患者的忍耐力相一致,1次/d,15次/疗程,需要连续治疗1-3个疗程。②功能训练:提倡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于四肢瘫痪的患者需要给予被动训练,使得患者的四肢活动到功能位,对于偏袒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协助患肢活动到功能位,以此来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现关节强直及粘连的情况。对于全身瘫痪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翻身,1次/2h,并且在患者的臀部、髋部、枕部以及脚跟部放上海棉垫或气圈,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相关部位放置医疗褥疮垫,以此来有效地防止患者产生褥疮的情况。所有患者均需要医务人员对其感觉区以及运动区进行按摩,用手掌进行揉擦按摩,300下/d,2次/d,需要连续治疗1-3个疗程。

单纯头针组:我院医师对单纯头针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头针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同联合功能训练组完全一致。

1.3 评判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以及HDRS抑郁量表评分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科学处理

我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以及HDRS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进行科学处理。

2 结果

联合功能训练组与单纯头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以及HDRS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十分复杂,高脂血症以及高粘血症均是该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患者机体内的血黏度出现增加的情况便会导致患者的血流缓慢不畅,对于机体内的脏器血压灌流较少,进而促进了机体血栓的形成。而头针配合电疗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以对相关区域进行刺激,对人体功能进行调整,增加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纠正患者机体血液的粘、凝、聚等状态,最终达到运行气血、疏通经络以及气至病所的目的[3]。

本文研究与分析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功能训练组与单纯头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以及HDRS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头针加电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陶玉东,王东雁,周文江,等.针灸穴位注射与康复训练三级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5):532-535.

周益凡,刘述梅,姜迎萍.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4(3):288-292.

杨玲,郭耀光.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3):305-308.

猜你喜欢
电疗头针康复治疗
连续波中频电疗对伊犁马1 200 m速度赛后血气指标的影响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电疗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