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探讨

2018-10-31 10:31贺秀萍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贺秀萍

摘 要: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不断完善,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进一步提升了高水肥地复种指数,同时扩大了晚播小麦的种植面积。为实现晚播小麦高产、稳产,必须重视晚播小麦栽培途径,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小麦种植品质及产量。为此,本文在充分掌握晚播小麦生育特点的基础上,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生育特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A

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与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息息相关。于小麦粒重、产量而言,播期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推迟播期,小麦籽粒产量也会随之降低,在同一生态区品种相同的小麦,因播期不同,伴随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也会随之减少,但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种机械化生产及生物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可全面提升小麦产量。

1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

于小麦生长而言,小麦晚播作用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抗灾害方面。我省处于中原地区,秋季温度较高,小麦过早种植,受气温影响小麦生长速度加快,但到越冬阶段,因小麦早播加快植株生长速度或出现冬前拔节现象,此时当气温骤降,极易冻坏或冻死麦苗,由此可见,晚播小麦可起到防冻害的功效。除此之外,晚播小麦还可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当温度较低情况下,某些病虫害不易产生。相比其他播期小麦,晚播小麦可错开病虫害集中发生期,有利于麦苗生长。在分析晚播小麦优点后,为保证小麦高产、稳产,必须充分了解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具体如下:

(1)冬前苗小、苗弱。由播种至主茎有5叶1心或6叶1心形成,小麦壮苗所需积温较高,范围为570℃~645℃。晚播小麦由播种到越冬前,其积温在420℃以下。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晚播小麦由播种至越冬期,仅有3叶1心或4叶1心,因此,冬季前小麦具有苗小、苗弱的特点。

(2)春季生育速度快、时间短。根据相关调查可见,在适期播种、晚播时选用相同品种的小麦,相比适期播种小麦,晚播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晚、时间短,且具有较快生育速度。由此可见,小麦播种时间推迟,穗分化时间则会减短。

(3)春季分蘖成穗率高。冬前因晚播小麦具有较少积温情况,主茎叶片数不多,因此分蘖现象几乎不存在。春季到来,气温快速回升,分蘖增长迅速,与适期播种小麦相比,其成穗率较高。

2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及技术的应用

2.1 合理选用品种

针对晚播小麦,过去一直选用大穗型春性品种,中、小穗型春性品种则不被重视,以避免穗粒降低过多。经长期实践证明,大、中及小穗型品种,在推迟播种期后,都会出现穗粒数减少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幼穗分化时间减短,小穗数降低。通过调查表明,与中小穗型品种相比,大穗型品种的千粒重降低更多,粒籽饱满度更差,产量更低。为此,针对品种选择,可选用中、小穗型品种。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晚播小麦可选取半冬偏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豫农949等。此类品种具有较快生育进程,营养生长时间不长,可有效提升灌浆强度,可达到穗大、粒籽饱满、早熟高产的效果。

2.2 增加种植密度

于适期播种小麦来讲,可通过“低群体、状个体”的方式达到高产的目的。而晚播小麦因其具有较短分蘖时间,单株分蘖不多、成穗小,尤其是播种时间在11月后期,其分蘖成穗难度较大,即便是播种时间在11月上半月,地块苗少的情况下,单株成穗也仅有1.15个。为此,为提高成穗数,必须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的方式进行播种。据调查研究表明,伴随基本苗的不断增多,成穗数也随之增加。在小麦密植过程中,不能只追求麦穗增加,而忽视稀疏的重要性。要做到合理、科学地种植,才能保证密植效果。在小麦种植密度方面,应合理控制其间隔空隙。通常来讲,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种,增加种植密度的作用主要包括3点,第一,最大限度利用水肥,避免浪费水肥。在小麦播种时,如具有较大种植密度,则会影响植株养分吸收,进而导致植株矮小,穗小且质量较低;第二,单位面积内合理密植可提高小麦产量;第三,合理密植可降低病虫害传播性。

2.3 做好施肥工作

(1)早施提苗肥。晚播小麦出苗之后,由于温度较低,必须及时进行速效提苗肥的施加。冬前晚播小麦主茎仅有3片~4片,其营养生长在4片叶以下,冬前大部分麦苗无法分蘖,此时进行提苗肥的施加,可对麦苗生育起到促进作用。冬季温度较低情况下,碳铵具有较快释放速度,必须及时供肥,此时需根据麦苗实际情况,每亩进行7.5kg追肥。也可施加4kg~5kg尿素。冷浸田等为提升其抗寒性,可适当施加10 kg~15kg的磷酸钙。

(2)追施腊肥。晚播小麦具有较差抗寒能力,极易出现冻害情况。通过追施腊肥能够达到保温防冻的作用。或施加8kg~10 kg尿素,不仅能够为冬季麦苗生长提供养分,还能达到冬施春用的目的,以此对春发分蘖起到促进作用。

(3)巧施返青肥。与适期播种小麦相比,晚播小麦分蘖可推迟15天~30天,适量施加返青肥后,对早春分蘖成穗极为有利。为此,针对晚播麦田分蘖不足的情况,返青肥可在2月末~3月初施加。一般可施加3kg~5kg尿素或10kg~15kg碳铵。如麦田土壤肥沃或底肥充足,在高气温情况下,针对晚播小麦,春后必须对其追肥情况加以控制,避免后期产生倒伏现象。

(4)重施拔节孕穗肥。由拔節至剑叶露尖阶段施用的肥料被称为小麦拔节孕穗肥。如晚播小麦拔节阶段底肥、腊肥不足,则应做好重施肥的准备,要充分结合肥水,可施加6kg~8kg尿素。拔节孕穗阶段不仅要进行氮肥施加,还应进行钾肥施加,以此起到充实茎秆、促进幼穗分化发育的积极作用。

(5)增施叶面肥。为保证晚播小麦成穗率高,提升千粒重,可选用0.1kg~0.15kg磷酸二氢钾加上50kg水喷洒到小麦抽穗到乳熟期,以此实现粒籽数增多、提高产量的目的。

2.4 有效防治病虫害

按照田间杂草类型等,在冬前合理选用药剂进行消除,以此对杂草危害加以严控。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如白粉病、条锈病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最大限度提升防治效果,保证晚播小麦高产、稳产。

结语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农业发展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是国家战略计划制定的重点项目,特别是我国晚播小麦生产,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在充分了解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策略,如合理选用品种、增加种植密度、做好施肥工作及有效防治病虫害,这对晚播小麦产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锋,孙本普,孙雪梅,等.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1(11):58.

[2] 庾跃东,李必忠.淮安市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89-90.

[3] 凌正国,朱平义,仲玉祥,等.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1(5):127.

[4]王汝利,张菊芳,谢成林.里下河地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1(4):108.

[5]左端荣,李安将,汪明,等.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3):219.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