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10-31 10:46蒲小琴何燕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蒲小琴 何燕

【摘 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4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测定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并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简表评分(WHOQOL-BREF)。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呼气高峰流速(PEF)及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治疗中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posit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d the patients pulmonary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HOQOL - B. Results: the level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maximum mean flow velocity (MMEF), peak expiratory flow velocity (PEF)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以气流受阻为主要病理特征,具有较高发病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發病群[1]。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该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复发,会减弱患者的活动耐力,对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为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同时还需重视和加强护理干预工作。本文主要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治的94例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情况进行研究,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治的94例COPD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均通过临床症状、血生化、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COPD;(2)年龄在18岁以上;(3)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研究知情并同意;(4)患者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能配合护理。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心脏病、恶性肿瘤、意识障碍及其他呼吸道病症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25:22;62~80岁,平均(71.1±3.2)岁;病程3~11年,平均(5.7±1.4)年;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6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26:21;61~82岁,平均(71.7±3.5)岁;病程4~10年,平均(5.6±1.2)年;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8例。2组基本资料、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抗炎、止咳、吸氧、营养支持等治疗,合并症患者进行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护理等。观察组同时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

心理干预:因COPD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预后不佳,同时伴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使得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疗效和预后。基于此,要求科室护士应用自身专业知识多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向患者讲解COPD病因病机、症状、危害及防治方法,并说明康復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认知。同时,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并通过心理暗示、疏导等方式有效干预患者不良情绪,解决其顾虑、不安等心理,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合适体位,包括坐位、卧位,或立位。通常采取卧位,在膝下垫上软垫,半屈双膝,引导患者尽量让腹肌放松,然后将双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缓吸气,使膈肌全面放松,置于腹部的手要有上抬感,置于胸部的手不动。在呼吸时,做到鼻吸气、口呼气,均匀而缓慢,在吸气时能清楚看到上腹部隆起,呼气时凹陷,胸廓不动,缓缓延长呼气时间,吸、呼气时间比控制在1:3~1:2。②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紧闭嘴后用鼻吸气,让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再呼气,并收腹,使胸部稍微往前倾,缓缓呼气,吸、呼气时间比控制在1:2,以确保呼气的流量,以可使距唇15cm左右处的蜡烛火不能吹熄为准。③呼吸功能练习,一是长呼吸,直立身体使让全身肌肉充分放松,鼻吸气之后自口呼出。先进行深长呼吸训练,在气呼尽之后自然吸气,吸、呼气时间比控制在3:1,频率16次/min,以不感到头晕为宜;二是抱胸呼吸,直立位,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紧压,身体前倾呼气,再缓缓上举上手,扩张胸部,进行吸气;三是弯腰呼吸,取站立位,双手放于腹前交叉往前弯腰呼气,再还原上身,双手往两侧分开时吸气;四是行走呼吸,每行走2步呼吸1次,再5步呼吸1次。循序渐进,每阶段的呼吸时间控制在30s,依照患者病情确定训练方案。

氧疗护理:氧疗是COPD重要内容,对患者在肺功能康复有重要作用。在治疗中,指导患者正确应用呼吸机和制氧机,并告知注意事项,每日吸氧一次,持续时间应15~18h,氧浓度设定在1~2L/min,在运动、进食前以及休息时吸氧。

1.3 观察指标

测定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FEV1、MMEF、PEF及FVC等指标。应用WHOQOL-BREF量表评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3],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活力等维度,共20项,每项1~5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佳。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经(X±S)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经[n(%)]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若数据结果有差异性,则P<0.05;若数据结果无差异性则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FEV1为(1.77±0.32)L、MMEF为(1.80±0.34)L/s、PEF为(4.86±0.57)L/s、FVC为(2.93±0.26)L;对照组分别为(1.25±0.40)、(1.14±0.27)L/s、(4.31±0.62)L/s、(2.03±0.28)L,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相比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和慢性支气管肺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病症有关。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受患者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患者个体方面主要是遗传、气道反应性等,环境方面主要是粉尘、化学物质、吸烟等。促进肺功能恢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的关键,所以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加强康复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观察组者在临床治疗和基础护理同时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目的在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增强其依从性。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呼吸功能体操,循序渐进。其中,早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主要是转变辅助呼吸肌参与浅速呼吸,以便改善气体的合理分布,提升潮气容积,减少无效腔,改善和强化肺泡的通气量,缓解呼吸困难等情况,减少呼吸的功耗[3];同时,进行缩唇呼吸能有效减小呼气压,提升气道内压,以免胸内压升高引起气道压迫,延长小气道的闭合时间,促使肺内残气最大限度排出,提升吸入量,达到改善缺氧问题。呼吸功能训练操则是全身性行为,可持续有效的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从结果看,观察组护理后FEV1为(1.77±0.32)L、MMEF为(1.80±0.34)L/s、PEF为(4.86±0.57)L/s、FVC为(2.93±0.26)L,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与吴小红等人的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邹继云,魏景东,魏影.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248-249.

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5.

范立华.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10):133-133.

吴小红,陶金兰,李海燕.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干预模式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86-89.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